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墨梅》这首题画诗,将诗与画融为一体。如何让学生品足味,悟足情,达到诗与景、情与文的交融?这就必须关注到文本解读的多维视角。古诗教学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因其离儿童生活的时代较为遥远,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其文化的视角,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广阔、多维对话,寻语文的情调与性灵,更要从儿童的视角把握文本的精髓,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带领学生进行精神的穿越,方能在教学中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相似文献   

2.
王汐悦 《海外英语》2022,(23):30-32
在阅读文学翻译作品时,由于文学作品中的角色频繁转换,外来文化的大量输入,译入语读者会存在信息滞后甚至是文化盲区现象。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前做好文学文本解读,并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文本角色、源语文化、译语文化的影响,结合对话的文学意义观,适当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多维视角转换,即文化转换、文本角色转换与角色视角转换,使译本更具可读性。  相似文献   

3.
古诗虽然离学生所处的时代较远,但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独特的文学性,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只有把握住了古诗的原生价值,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诗歌之美。本文从古诗原生价值角度出发,立足传统文化,从精神视角、儿童视角、语用视角三方面入手,初探在古诗教学中关注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中国古诗英译的视角选择问题,认为鉴于英汉诗歌在语言特征、格律规律、审美倾向和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可以不拘泥于原诗的形式,而根据译诗的意境来灵活选择视角。提出了采用局中人视角,将原诗的旁叙译为自叙,采用第二人称、将原诗的旁叙译为对叙;增译第二人称、将原诗的自叙译为对语等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计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而对教学系统进行的整体规划。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为教学活动制订蓝图的过程,它反映了设计者(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管理及反思。学情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重中之重,更应关注其视角。学情分析包括内外两个视角:外部视角——学情分析与教学内容相联系;内部视角——学情分析与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相结合,强调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将学情分析各要素融合在这两个视角中考虑,是进行学情分析的一个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对于《山水画的意境》这篇课文,初中学生理解起来会存在不少的挑战,而如果能在文化视角下进行解读,那学生就更容易探究到文本的意境。在文化视角下解读该课文,要认识到所谓意境,实际上就是客体与主体的结合,是情与景的结合;要认识到探究《山水画的意境》的文化内涵,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充分调动情感,并秉持理性的态度,即在解读文艺味道十足的课文时,不能将解读的重点放在艺术本身,而应遵循作者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认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同时,去重点解读课文是如何阐述“写景就是写情”的,去深入理解如何做到通过写景来写情,并将这种认知迁移到自己语文学习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7.
姚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58-60,82
《呼兰河传》的魅力来自萧红对叙述视角的自觉选取,多方叙述视角的选择与变换,使得文本超越了自我故事的讲述层面,上升为对人类生存本真状态的文化关注。本文拟通过解读《呼兰河传》叙述视角的途径,探寻文本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8.
英语语言学研究是当今语言文化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现今的英语语言学研究主要运用的是多维视角,不同以往的单一视角。多维视角下的英语语言学研究结合了哲学、文化、政治学领域的知识。充分运用哲学、文化学、政治学的思想知识来促进对英语语言学的理解研究。对英语语言学进行多维视角研究的意义十分突出,不仅增强了学习个体对英语语言学的再认识,也促进了英语语言学整体研究领域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古代战争诗有各种不同的叙事视角,《诗经》二《雅》中的战争诗多从正面歌颂天子的文治武功,是一种朝廷政治视角;《楚辞·九歌·国殇》为祭祀为国死难的将士而作,蕴含着一种巫文化的视角;汉乐府诗歌的战争诗反映了民间视角;杜甫的战争类诗篇是一种忧国忧民的士人视角,也是战争诗的高峰。  相似文献   

10.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20世纪的中国乡土小说一直未正。面多视角地对“祠堂”进行过深层文化透视。以各个时期有关“祠堂”的经典文本,清理和剥离出20世纪乡土作家对乡村看取视角的几种基本模式:即20年代以鲁迅为先河的文化批判视角,30年代社会问题剖析小说的社会政治经济视角,40年代到十七年文学的政治意识形态视角,80年代的多维文化视角。探讨制约着看取“祠堂”视线的诸多文学因素与非文学因素,借此获得对20世纪我国乡村认知与言说历史的某种程度上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1.
地理学的视角是地理学独立性的基础和地理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理新课改和学生身心发展三方面分析了多维地理视角培养的背景;挖掘了多维地理视角培养的内涵:用三维空间视角把握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特点,用动态发展视角把握地理事物空间运动与空间变化,用综合统一视角把握地理因素的相互依赖性;论述了多维地理视角培养的切入点: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和在生活中发现与探究地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梁海波 《职业技术》2007,(2):109-109
本文拟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古诗英译过程中文本与译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古诗英译既要关注译者与原作、译文读者与译作之间的双向互动,又要处理好译者与原作者、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译者的创造性和自由度是辨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池上》《小儿垂钓》时体验诗中的情趣,感受古诗传达的蕴藉、清新之美,是教学的重难点。只要循着童真情趣,从儿童的视角入手,行走在儿童的世界里,就能将儿童的心探个究竟,也能让儿童对文本理解得更透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批评视角的转换从“五四”到新中国建立,再到新时期,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由社会政治视角到人性人情视角,再到审美视角,其后到文化视角的单维向多维的转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批评视角的转换提供了内在动力机制,“全球化”、“多元化”的视域和语境为批评视角转换提供了外部动力机制。文化批评的多维视角构成了批评转型和发展的基础,具有理论建设和实践运作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从接受美学视角探讨古诗英译过程中文本与译者(读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古诗英译既要关注译者与原作、译文读者与译作之间的双向互动,又要处理好译者与原作者、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译者的创造性和自由度是辨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6.
唐诗语篇视角的模糊性及其翻译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诗语篇视角的模糊酿造了诗之三昧,在英译时,可视情将省略的主语转译为第一人称参与者、第一人称目击者或第三人称。  相似文献   

17.
王新 《学周刊C版》2011,(2):143-144
古诗是我国悠久诗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懂情懂意,并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主要关注教师是怎么讲的。新课程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这就要求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具体实施中必须关注三维目标的确定与达成,关注"以学评教",关注动静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关注文本教材与开发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视角转换。  相似文献   

19.
唐诗语篇视角的模糊酿造了诗之三昧,在英译时,可视情将省略的主语转译为第一人称参与者、第一人称目击者或第三人称.  相似文献   

20.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诸如阅历、素质修养、文化积淀等等。当我们以成人的视角去解读某一类文本时,可能是轻而易举的,而它之于学生却有可能是困难的,甚至是费解的。就好比现在的孩子哪一个不会操作电脑,可相比之下的许多成人,尤其是年长者却视为畏途。对于文本学生与成人因视角之不同,可能在理解方面会存在天壤之别。鉴于此,本文探讨一下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