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学生进行课外小练笔,是快速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非常有效的方式。课外小练笔具有灵活性强、文体自由、篇幅短小、用时短等特点,它为学生的作文练习开辟了另一个阵地,因此深受广大语文教师的喜爱。然而在进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片面追求量的训练,忽视质的提高 【具体表现】课外小练笔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写作,学生可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生活感触,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却时常提出数量和字数的要求,如规定学生每天必须写一篇日记,每篇的字数必须达到多少,等等。这种强制性课外小练笔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练笔自由,而且容易让他们觉得这是每天额外的任务,从而失去写作的兴趣。实际上,部分学生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只能胡编乱造,甚至抄袭作文书上的作文,一边写一边数字数,不管质量,凑够字数为止。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不爱作文主要源于“作文太难了”,“我从没写好过”而产生的恐惧心理。有了这种心理,他们不仅没有创作的灵感,就连动笔的勇气也消失了,为了消除写作中的心理障碍,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正>在小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们厌烦写作文。如何消除学生对写作文的恐惧心理,提高写作水平,使他们愿意写、乐于写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一、激发作文兴趣,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  相似文献   

5.
贺俊霞 《考试周刊》2013,(88):60-60
文章认为,在小学阶段,要为作文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加强学生作文想象力的培养;精心设计作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写作;欣赏地评价他们的作文,消除他们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学生呢?他们要么就是不知从哪里下笔,要么就是满纸空话,言之无物,还有的就是写流水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们对自己周围的人或事缺乏观察与注意,又极少去参与实践活动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随文练笔是一种非常好的写作方法,它是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选取内容精短、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进行练笔,把写的训练有机地融合于阅读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这种练笔方法从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材料,让学生下笔时较有话可写,因此能够消除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使他们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让他们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指出标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写.乐写。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注重作文评改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小学高段是习作学习的重要阶段,作文的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对作文有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通过读写结合,在课堂中进行小练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展学生的写作技能。多样形式的小练笔,更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从仿写、扩写、缩写、改写、续写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多样形式的课堂小练笔,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吴巧妙 《考试周刊》2013,(41):51-51
<正>在小语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一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就唉声叹气。尤其是在农村,学生感到作文之难难以上青天,往往对作文既怕又恨、不爱写、不会写也不想写。究竟难在哪里呢?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消除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  相似文献   

11.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种恐惧心理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全面发展。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想方设法地消除它。那么如何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呢?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常发现一些学生只要谈到作文就会害怕,不愿意写,更不会写,这不仅影响了作文课的顺利进展,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实现高质量的作文教学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新修订的“九义”小语大纲指出 ,小学作文要淡化文体 ,其性质是练笔。那么 ,如何指导学生练笔呢 ?在教学中 ,我尝试把“小练笔”引入阅读课 ,捕捉课文的练笔点 ,通过“授法→体悟→模仿→创造”这一学习过程 ,让学生从读学写 ,读写结合 ,实现了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 ,又切实加强了练笔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做法。一、品味课文句群 ,扩写。以课文的某些句群为内容 ,教师激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把课文描写的情景写具体 ,写生动。如《鸟的天堂》中写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时这样写道 :“到处都是鸟声 ,到处都是鸟影。有的站在树…  相似文献   

14.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长期以来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和学生,教师们为学生的作文过于简单和缺少文采而烦恼,学生为胸中无物和笔下无言而苦恼。究其原因,归根到底主要是学生对所要写的东西知之甚少,不知该写什么,或者对所写的内容不感兴趣等,学生的畏难情绪更是作文提高缓慢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给学生写作方法的基础上,鼓励他们通过建立自己的“文集”,自由练笔,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和兴趣点,从而使学生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5.
重视小练笔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头疼的恐怕就是作文了。不是提起笔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就是写起来语言组织零散,内容空洞、干涩。如果平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小练笔训练,这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并使你在作文教学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如何进行平时的小练笔训练呢?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使学生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一个学期单凭课本上每单元规定的那六七篇作文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常进行一些小练笔。这些小练笔以课文为凭借,以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下面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小练笔的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要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培养习作兴趣,引导学生愿写、乐写、会写,提高习作水平。近年来,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严秋良 《教学随笔》2014,(10):20215+215
课文与小作文的成龙配套,从课文写作特点中"抓"出一种写法,叫学生运用这种写法,写小作文,作为"小练笔"。小作文与大作文的成龙配套,生活与作文的成龙配套,要求学生或带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生活,向群众学习,了解社会,体验生活,然后进行作文。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的成龙配套,课内作文为课外作文服务,课外作文丰富并深化课内作文,"下水"作文与学生作文的成龙配套,教师做学生示范。  相似文献   

19.
经常听到同行说这样的话:学生的随笔或小练笔写得不错,但课堂作文写得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这是作文教学中的“自由”与“规矩”造成的。随笔、小练笔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没有造作的成分,文中主人公的嬉笑怒骂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对作文的思想负担很重。往往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痛,这些学生拿起笔来,总是望眼欲穿,咬烂笔杆,绞尽脑汁,就是写不出几行字来。即使勉强完成,要么是空话、套话,没有真情实感;要么是东拼西凑,前后不连贯。这种种问题的出现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深思的。那么如何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去做比较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