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2000年,我校就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参加了柳州市申报的广西“十五”规划A类课题《西部地区城市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已进行了两轮,目前正进行第三轮实验(一个学年为一周期)。现将前两轮实验的部分优秀成果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以此就教于各位专家与同行。  相似文献   

2.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规定,研究性学习为必修课,每周3课时。 面对教育部这一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我们进行了积极的学习与思考。我们走访前期开展试验的学校,求教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广泛收集国内外的有关书面资料和网上信息,结合我校近几年的教改实际,领导班子内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商艳芝 《教育探索》2003,(10):19-20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和改革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要重视教师观念及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研究性学习要避免形式化,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课程领域,首次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可谓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的出现,使课程设置呈现多元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它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课程观念的形成。它给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方式等带来新的变革。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对推进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一、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理念、一种学习方式渗透到各个学科课程教学、各种学习活动中才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和价值。基于这种认识来理解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理解学科课程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融合,以学科课程教学为基础,结合各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研究性学习,并通过不同途径实现学科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探讨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有独到见解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可以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疑并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精神和能力是新一代人才所需要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性学习是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己探究发现、自己搜集处理信息,直接体验研究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自主性”是这种学习方式的两个基本特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建构,也有利于促使他们在获取基础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学习,能够创新、能够实践。这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  相似文献   

8.
也许有人会问:中学作教学中该不该、能不能渗透研究性学习方式呢?这是不是一种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一味迎合潮流的形式主义呢?笔认为:研究性学习方式完全可以,也应当被渗透到中学作教学领域中来。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作教学完全走入了一种模式化的训练路子:教师讲授写作方法——教师提供参考例——学生机械模仿。这样的作训练仅仅为了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必修内容 ,开设综合性实践活动课 ,发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进行调查研究 ,从而提高综合素质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举措。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多于实践的今天 ,进行一些探索性的实践显得更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提出:“阅读教学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进行阅读,以获取知识,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提高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优化语文综合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笔者一直以此为指导,努力将“研究性阅读”这种学习方式带入课堂。  相似文献   

11.
李革 《广西教育》2004,(7B):83-85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整理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的一种学习活动。与接受式学习相比较具有开放、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等特征,其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把学习方式的转变视为重要内容,我国相对而言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实践探索都较少:我认为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13.
14.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总要求的重要内容。《决定》指出:“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研究性学习方式中得到了综合的、充分的、有普遍意义的体现。因此,掌握研究性学习有关理论和操作常识,是对所有中小学幼儿教师未来教学工作的普遍要求。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同志都赞成这样的观点。有的认为,教育部只规定小学三年级到高三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为…  相似文献   

15.
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深远的意义,已作为一门课程在普通高中开设了几年时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高中学生还是授课教师普遍缺乏有关课题研究的经验与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应该加强指导。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国家教育部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列入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上海市中小学第二期课程改革则设置了“研究(探究)型课程”。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力地推动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教育界以及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此同时,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也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上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于1998年夏组建课题组,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开展了研究,并于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旨在进行开放的、自主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存,加大实践活动的权重,促使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有益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然而,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实践,又必须以丰富的知识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世界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开始对本国的学校教育作重大改革,以应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就基础教育而言,各国改革的基本点都集中在21世纪所需的“关键能力”,诸如用新技术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主动探索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要培养这些能力,传统的学科教学和原有的学习方式难以胜任,必须寻找和创造新的课程形态和新的学习方式,于是研究性学习应运而生。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第一次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  相似文献   

19.
20.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在掌握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教学则是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按照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主动发展、培养个性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研究为主导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