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执导过《凯旋在子夜》、100集情感大戏《京都纪事》和60集《欲望》的尤小刚,本是情感戏的高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时下很多人把情感剧定义为煽情的代名词,因此拍一些情感剧、苦情戏,但有些作品往往忽略了最本质的人文角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一味地去描写人间的丑恶、撕裂和扭曲。  相似文献   

2.
不止于煽情     
煽情即鼓动人,鼓动人的情感。有人认为煽情是一种激发学生对文章语言文字的感知的"催化剂"。创设一种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也有人认为煽情是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强迫,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禁止。那么,究竟应该何去何从呢?笔者以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的实践体会,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笔者执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时,遭遇到了尴尬。  相似文献   

3.
王莽秉政时期是从元寿二年(前1年)始,至地皇四年(23年)止。在社会转型视角下对扬雄的《剧秦美新》进行阐释后发现:从文体类别看,《剧秦美新》是一篇歌颂王莽功绩的奏议文;从情感意蕴看,《剧秦美新》对王莽及新朝的称颂与赞美之情自然地流露出来,具有坚实而丰富的情感内蕴;从思想观念看,扬雄崇古乐道的儒士思想与王莽托古改制的复古思想相契合,是《剧秦美新》之所以为谀文的思想内核。以上这三重维度的全面阐释,确证了《剧秦美新》是一篇称颂王莽、谄媚新朝的谀文。从社会转型视角阐释《剧秦美新》,对于进一步挖掘扬雄的文学思想,体察扬雄在复杂险恶的社会情势下的创作心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莎剧《裘力斯·凯撒》中安东尼的演讲为例分析掌控听众心理的演讲策略。安东尼在哀悼凯撒的葬礼演讲中,就事论理,声情并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理利并举、借境煽情等策略,剖析安东尼掌控听众心理的高超艺术。  相似文献   

5.
《音乐世界》2012,(16):149-149
《嫁给谁都幸福?》其实无关爱情 上海满艺文化的小剧场新作温情喜剧《嫁给谁都幸福?》8月7日起献演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娩剧沙龙,这是沪上当红青年编剧王庐璐自口日光励志剧《好好先生》、黑色幽默剧《绝代双“熊”》、骗术揭露剧《不骗你骗谁》系列后,酋度回归到都市青年情感题材。  相似文献   

6.
《广西教育》2010,(16):28-28
毕泗建在2009年第20期的《当代教育科学》上撰文指出,很多教师对文本顶礼膜拜,极尽煽情,用过度的解释换取幼稚的感动,而在这种所谓的“感动”中,失去的则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对“真”的追求。如果教师的解释把儿童引向一种规范化的理解,如果教师的表演、煽情对儿童形成一种温和的情感控制,  相似文献   

7.
舞台剧《杏花雨》是一部廉政剧、是一部通过戏剧讲故事的廉政剧、是一部讲着故事渗透情感的廉政剧、是一部洗礼过后引人深思的廉政剧。情节的推动使剧的意旨不断明朗,情感的渗入使剧的内涵逐步深刻。情感作为隐形的密码联结始终,使整部剧更具人性的光辉,舞蹈穿插于其中,让整个故事浮生留白,动容动情动心,站在了艺术的高度解读人性的弱点和人生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据王季思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我国的十大古典悲剧是: 元代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 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 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 元代高明的南戏《琵琶记》; 明代冯梦龙的南戏《精忠旗》; 明代孟称舜的传奇《娇红记》; 清代李玉的传奇<精忠谱》; 清代洪异的传奇《长生殿》; 清代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 清代方成培的传奇《雷峰塔》。我国的十大古典喜剧是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元代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元代康进之的杂剧(李速负荆》元代郑廷玉的杂剧(看钱奴补元代施君美…  相似文献   

9.
MBC 创社47周年特别企划剧《伊甸之东》(《East OfEdan》)于三月投入拍摄,原定在9月1日推出的该剧,因为接档李东健和金善雅的《每当夜晚来临》,提前于8月25日首播。长度为50集的《伊甸之东》,是制作过《朱蒙》和《无法阻挡的Highkick》等剧的Chorokbaem Media 在2008的年度大戏,通过讲述跨越两代人、两个家族之间的恩恩怨怨,上演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  相似文献   

10.
教育知止     
曾经观摩一位教师上《长城》一课,原本普通的课文被教得高潮迭起,尤其是关于造长城艰难的一段配乐对话,将情感渲染到极致,学生泪流满面。全场观众掌声雷动,叹为观止,可是点评时,一位年长的特级教师不紧不慢地说:“语文课是在学语文,不是播放悲情剧,让学生通过语言去想象画面,感悟造长城的不易即可,何必要煽情到哭呢!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才是正道。”一语惊人,教育原来并不是无节制地创想发挥,须适度、适合,知而止之。  相似文献   

11.
阮大铖戏曲中“集唐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大铖,明末诗人和戏曲家,尤善词曲。其戏曲作品《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牟尼合》合称《阮大铖戏曲四种》,在明末剧坛甚至政坛产生过较大影响。在"不以人废言"的学术思想中从阮剧中的集唐诗入手,对集唐诗进行归类整理,加以艺术分析,从而提升了阮剧的思想和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2.
黄梅戏《雾里青传奇》是近年来黄梅戏舞台上难得的一出优秀剧目,该戏在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着自己显著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雾》剧对主要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节奏以及剧中情节推进节奏把握得颇为准确;《雾》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又一个特色,是始终坚持从"事件"出发,抓住"事件"下功夫;《雾》剧在形象塑造上的第三个特色,是剧中人物在情感起伏变化上拿捏的比较准确,人物心里逻辑线和贯串动作线索清楚。  相似文献   

13.
杜菁婧 《文教资料》2011,(28):11-13
马致远和白朴是元代早期著名的剧作家,被后人并列为元剧"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梧桐雨》和《汉宫秋》分别是以唐明皇和杨贵妃、汉元帝和王昭君的爱情故事改编而成的。这两部作品在创作上可谓是同中有异,异中见同。本文从题材、角色安排和情感表达、悲剧构思等方面来比较两剧的异同,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帝王和妃子的爱情悲剧及其根源。  相似文献   

14.
任冬青 《文教资料》2013,(29):37-41
历来文人集唐的热情很高,明传奇将唐诗以集句的方式嵌入作品,汤显祖则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牡丹亭》是一部优秀的“诗剧”,它的“剧诗”是构成“诗剧”的重要因素。我们研究《牡丹亭》集唐诗与剧情的关系,不能脱离它在剧本中的具体语境。下场诗中《惊梦》集唐诗主要担当了叙事状物的功能,《寻梦》集唐诗的议论抒情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写真》集唐诗是刻画人物的传神之笔。上场诗主要用来介绍人物,剧中诗往往能表现人物内心。我们可以把集唐诗的作用总结为概括和预示作用。才子佳人传奇集唐诗,较成功的有《玉合记》、《长生殿》和《紫钗记》,它们的集唐诗与《牡丹亭》集唐诗同中有鼻一  相似文献   

15.
内容空洞,缺乏情感,是学生作文的顽疾。为什么学生的习作空泛,缺少真情实感呢?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一是习作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没有生活积累和切身的感受。二是作文教学程式化,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了学生人云亦云、无病呻吟的状况。一位教育家曾说:“倘若一件事没有真正触及孩子们的心灵,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真实的情感倾诉于笔尖。”因此,我把“情”字贯穿作文教学的始终,用情感这把钥匙开启学生一心灵的大门,唤起学生写作的欲望。“无事不提笔,无情不抒发。”为了让孩子们写出情真意切的作文,我尝试把亲情主题板块注入作文教学,探索出“亲情作文三步走”策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一步:“煽情”—轻叩学生情感的大门 新课标指出,生活是作文的根基,而家庭生活则是每一个孩子快乐成长的摇篮,父母的一句赞美、一次抚摸、一个亲吻,都会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爱。这样的情感最真挚,这样的故事最感人,此时此刻让学生拿起笔,记录亲情的故事,作文必然会情真意切。“煽情”是调动学生情感,做好习作准备的第一步。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表明,习作之前的“煽情”很重要,老师“煽情”到位,学生就会打开情感的大门,作文就会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倘若“煽情”不够,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写作状态,作文就会断断续续,无病呻吟。例如,在指导作文《请原谅我吧,妈妈》时,我是这样“煽情”的:“在女儿幼小的时候,为了教女儿喊一声‘妈妈’,您把女儿抱在怀里,耐心地教女儿,一遍、两遍、三遍……不知教了多少遍,女儿总算发出了‘妈—妈’。那一刻,您激动地亲吻着女儿的脸颊,把女儿搂在怀里。如今女儿长?  相似文献   

16.
孔尚任在创作《桃花扇》时,仔细研读过侯方域的《壮悔堂集》。《桃花扇》中诸多情节就直接源自《壮悔堂集》,依据《壮悔堂集》剧作家进行了加工点染和艺术创造;《壮悔堂集》还在思想倾向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影响了《桃花扇》的创作。  相似文献   

17.
<正>在美国,有些电视剧播放时间超长,一集又一集,一季又一季,能够播出几十年,像美国老牌长寿剧《只此一生》总共200集,持续播出了25年;《老友记》共播出了10季236集,持续了10年;《摩登家庭》在2009年开播,到现在还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18.
大型纪实电艰剧《震撼世界的七日》成为“5.12”汶川大地震后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一部剧作,这是纪实性电视剧独特的魅力使然。在历史意义、纪实性与艺术性、情感层次的释放方面,它拥有自己的美学追求。从我国电视剧萌芽初期的《党救活了他》,到今天的《震撼世界的七日》,纪实剧就像是一棵常青树,长久地焕发着活力。  相似文献   

19.
陈嘉庚先生一生所建伟业颇多,尤以创建厦门大学及集美学村而更为人所赞颂。8集电视连续剧《侨魂》,就是表现陈嘉庚先生倾家兴学的感人故事。在厦门、集美采景时,面对宏伟的厦门大学,面对集美大片学村,不知身边是谁说了这样一句话:“这老人家真是一片爱心对孩子。”这句话对我进行拍摄总体构思有很大的启示。着重颂扬陈嘉庚先生对孩子、对人民、对中华民族的一片爱心,不正是《侨魂》的魂吗?洋溢着浓郁的爱的情感,不就是这部剧的特点吗? 全剧用了近2集戏的篇幅来描写陈嘉庚少年时期  相似文献   

20.
焦循被阮元誉为"扬州通儒",在经、史、子、集等研究方面均有建树,其《剧说》、《花部农谭》等曲学论述,是清代戏曲评论的力作。对焦循戏曲理论主张和价值的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国古典戏曲,尤其是花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