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要求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理解课文内容 ,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同学们 ,准备好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葡萄沟。(板书 :葡萄沟)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就快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吧!学生自读课文感悟 :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教师相机板书 :是个好地方。三、细读课文 ,指导朗读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请你们细细地读读课文第一段。1 学习第一段。(1)学生读第一段 ,边读边悟 :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葡萄…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语文教学很难将课文里的诗情画意完美地表达出来,这时的现代教育手段就成为首选的教辅手段。新编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学生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要求通过“音乐美、图画美、意境美”的熏陶来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才能让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进行课改实验半年来,笔者感触颇深,老教材能否体现出新理念?带着这样的想法,笔者执教了几节“老课”,效果不错。下面试以《葡萄沟》一课为例为进行解读。教学准备:1.学生到水果市场观察葡萄,有条件的买一些尝一尝。2.课前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些葡萄干,学生观察后品尝。教学过程:一、进入学习情境1.猜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结着水晶铃。2.你吃过葡萄吗?说说它的样子、颜色、味道。3.用“新疆———吐鲁番———葡萄沟”说一句话介绍葡萄沟的葡萄。二、整体感知1.(看地图,明确吐鲁番的位置。)现在,我国正在进行…  相似文献   

4.
课堂回眸 《葡萄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文中有一句相当优美的语句:“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葡萄颜色的多而美。我曾听过两位教师执教这一课,她们都对这句话进行了重点分析。请看第一位教师对这句话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学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从关系性角度对师生关系给予新的理解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葡萄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水果之乡——葡萄沟盛产葡萄的情况以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课文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从四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课文第一段先介绍葡萄沟的地理位置和葡萄沟出产水果;接着第二段对葡萄沟的葡萄进行了特写——葡萄颜色多、品种多、结得也多,点出这里不仅景色美,人也热情好客;第三段接着写了正是因为葡萄沟的葡萄又大又甜,又使用凉房把它制成葡萄干,所以葡萄干的颜色鲜,味道甜;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是对全文的概括:"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抒发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要求教者,要紧扣主题,把握重点,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7.
诗歌解读,无外乎通过诵读找意象,而后分析意境。学生要弄清楚意象所包含的感情才能读懂诗歌。文章分析了《登高》的教学设计与具体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8.
聆听了谢老师和张老师分别执教的《葡萄沟》,我的感触很深,现将这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何明敏 《广西教育》2014,(21):76-76
一、教材简析人教版语文第三册课文《赠汪伦》是一首流传千古的送别诗,诗中描述的"李白""汪伦""桃花潭水""踏歌声""将欲行""送我情"等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形有情的写意画:桃花盛开,潭水轻漾;轻舟欲行,踏歌声起。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2.能凭借课件和小组合作读懂古诗,体会古诗蕴涵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0.
11.
教学设想:1.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得纯数学的概念、性质具体化、形象化。2.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学习、探索和研究,增强学习的内驱力。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奇数和偶数2.探索并掌握数加减的奇偶性,并能运用它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获得较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2.
《蜘蛛织网》是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一年级的一篇新课文。课文用童稚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写了蜘蛛织网的经过.展示了蜘蛛织网的有趣场面,告诉了学生蜘蛛猎食的方法,并配有三幅妙趣横生的插图,以夸张的蜘蛛面部特写,将学生引入到了童话宫殿。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 <井>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第22课.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象具体地描写了我家后院菜园里那口水井的古老,以及井水清、甜、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古井的喜爱和对掘井人的赞美之情,告诉我们正是前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  相似文献   

14.
陆敏 《广西教育》2012,(29):51-52
《天鹅的故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笔者先后两次执教了这课。两次的教学设计不大相同,收到了大不一样的效果。以下分别是两次教学课文第五自然段的片段。  相似文献   

15.
16.
一、教材简述 《葡萄沟》一文向我们介绍了我国的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文章语言优美,富有少数民族的情趣。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能唤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对维吾尔族老乡的热爱,对味道甜美的葡萄的喜爱。  相似文献   

17.
18.
19.
周楠 《小学语文》2014,(10):35-37
【教学目标】 1.能自主给三个小故事加上小标题,正确辨析生字“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