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论语文阅读中的解疑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刘淼学贵有疑,但质疑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探求疑难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通过质疑的方式,达到解疑的目的,不仅能使阅读不断深入,真正读通、读懂,而且能够培养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打下坚...  相似文献   

2.
学贵有疑,但质疑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探求疑难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通过质疑的方式,达到解疑的目的,不仅能使阅读不断深入,真正读通、读懂,而且能够培养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具体的解疑方法很多,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的解疑方法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学生才敢质疑,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有了“疑难”就要想方设法解决,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释疑。只要教师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便指日可待,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质疑型学习理念主要源于西方的苏格拉底。他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越求进步疑难越多,疑难越多进步越大。在苏格拉底看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具有选择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充满活力的质疑创新过程。本文从苏格拉底的质疑型学习观入手,以高职高专学生的调查为例探索质疑型学习观的发展途径,从而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营造氛围和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叶圣陶先生早在《自力二十二韵》一文中写到"……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独行将若何?诸般咸自办: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高精能自探",这集中体现了叶老"教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了达到最终不需要教"的教育主张。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质疑问难是"疑难自决"的开端,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怎样抓好质疑环节呢?我认为应抓好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1.抓空白点质疑;2.抓疑难点质疑;3.抓矛盾点质疑。  相似文献   

7.
小学科学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营造激励质疑环境和采取分层质疑形式”,让学生有疑必质;引导学生“从所学课题上质疑、从疑难关键处质疑、从实验现象中质疑”,掌握质疑方法;采取“生疑、导疑、追疑、乐疑”方式,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8.
一、围绕疑难点质疑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识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就是课文中的难点,也是学生难以理解之处。我们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紧扣这些疑难点质疑,就可使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进行探究,从而浅化难点,平缓坡度,进入自我求通的境界。如教学《赤壁之战》,当学生大致了解了历史背景、事件结果,而对其结果迷惑不解时,就可顺势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周瑜、黄盖竟能以三万大军战胜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呢?其奥妙到底是什么?这样一来,就能较好地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促其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文。经过一番分析、推理,便能弄清原因在于周瑜他们善于抓住曹操的弱点,巧设圈套,引其中计。这样,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文章中心,也可从中受到课文层次的思维训练。二、围绕关键点质疑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有的一看题目就见“题眼”,有的一读课文就见“文眼”。这些都是课文的关键点,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围绕这些关键点质疑解疑,必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功效。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就可紧扣题目中“飞夺”一词质疑;教学《一夜的工作》就可紧扣文中的“劳苦”、“简朴”质疑,从而可达到迅速抓住课文要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三、围绕矛盾点质疑...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后的质疑,课中进行深入性的质疑,课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解疑,从而在质疑、解疑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后的质疑,课中进行深入性的质疑,课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解疑,从而在质疑、解疑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52):39-40
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从"正确认识学生的质疑,创设民主课堂;调动积极性,鼓励质疑;教给学生方法,质疑有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从设问性质疑、推敲性质疑和疑难性质疑三个层次提出具体质疑策略。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提出:疑难是创造之师,是学生追求真理、创造的内驱力.文章以由散到聚,引导学生聚焦重点问题;由浅入深,进行问题层级的划分;由问到答,将质疑与解惑结合,提出实现质疑价值的三条路径,提升质疑品质,让质疑成为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成为学生受益终身的习惯与品质.  相似文献   

13.
随便提问题不是质疑,质疑是充分关照文本分析后提出的疑难。学生这种在学习过程中生疑、发现问题的本领,不可能是先天具有的,也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只能是由教师慢慢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会引导,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拿着这把金钥匙,更快更好地开启智慧之门。那么,就一篇文章而言该如何质疑呢?  相似文献   

14.
1多给学生质疑、释疑的机会1.1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和机会。如新课之前,让学生谈预习中遇到的疑难及自己的初步感受;在课堂中多问一些如"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谁还  相似文献   

15.
一、质疑———促进主动发展的启动器读中生疑既是阅读思维的过程 ,也是阅读思维的成果 ,读中质疑是阅读过程中个体的一种心理需求 ,也是阅读过程中群体的一种交际需要 ,所以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质疑是面向全体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参与的必然要求。差不多每一个学生都有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 ,在阅读这种特殊的认知活动中 ,从接触教材开始 ,学生就一定会有各种疑难出现 ,在不同的阅读阶段引导他们把疑难主动提出 ,顺应了他们的心理特点 ,会激起他们更浓的阅读兴趣 ,促进阅读理解的深入。儿童特别关注自己及其同伴提出的问题 ,在质疑和听…  相似文献   

16.
课堂质疑一般特指学生就个体所发现、所感觉、所关注的疑难,向教师(也包括班集体)提出问题。质疑行为中的教师与传统的问答行为中的教师,在行动角色的位序上恰好相反:质疑是生→师(生)→生的顺序。而传统问答是师→生→师(生)的顺序。  相似文献   

17.
庄秀吉 《考试周刊》2013,(20):40-41
读书贵在质疑。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作者从"打开心门,使学生主动质疑;巧授方法,引导学生科学质疑;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持久质疑"这三个方面下工夫,以期达到在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答疑式”教学,是教师解答学生疑难,学生互相解答疑难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特点是:教师直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增强授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的做法是: 一、印发“答疑式”教学卡。“答疑式”教学卡由教师精心设计,力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主要栏目有自读心得、质疑、答疑、答疑方式等。卡片设计好后,按每篇课文一张计,印成单页,在授课之前一星期发给每个学生,过二、三天全部收上。收发卡片要准时,既要给学生填写质疑卡的准备时间,也要给教师分析和准备解难释疑的时间。二、指导学生填写“答疑  相似文献   

19.
古代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贵在课堂质疑。所谓课堂质疑,就是教师依据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巧妙的设置疑难,适时提出疑问,师生共同释疑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必须遵循两点:其一,问题的设置要巧妙、精练,力求做到有趣,要充分体现该课教学目的要求。其二,释疑要在学生经过思考而渴望知端底时进行,释疑时教师不宜直接给出结论,通过点其问题的症结,逐步让学生知道结论。实践证明,课堂质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用质疑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疑法包括质疑和解疑两个方面,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在不断的质疑和求解中,养成不盲从旧说,不迷信权威的品质,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