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足球改革推行“双轨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也许并不适用于中国足球。中国足球不知在严冬里滞留了多少岁月,明媚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2008年全国足球代表大会即将召开,我们又仿佛听到了足球改革的春天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2.
都说中国足球任,怪就怪在它一天一个样,今儿个还是这哥们在台上,转眼就换成那哥们儿在微笑着说谎了──你用情太深,却看不清方向。 你看你看太阳神的脸。俱乐部领导、教练班子、主力球员、外教……可能还有主场变得都让你发晕。 在1998年“太阳神赌球风波”中的几大主角人物新近又重新出击。据说,将肯定有人会在2000赛季代表太阳神队出场。这世道都怎么了,你能不发晕么? 从武汉红桃K队转来太阳神队的余捷这样解释他来广州的原因:“武汉队认为我不能踢球了,我就是要踢给他们看,我要在广州做得比武汉更好,人就是为了一口…  相似文献   

3.
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来评价1995年度的中国足球,也许应当是恰如其分的。 这个曾经令中国体育官员们最头疼、困惑、棘手、难办的项目,现在竟然又成了其它许多体育项目惊讶、羡慕、议论甚至于仿效的“样板”。  相似文献   

4.
中超SOS     
“假球、黑哨、大盘”——中超元年被焰下了不光彩印记。国安退出,金融大鳄张海下课、球员发不出工资……十年甲A积聚的矛盾终于在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第十一个年头——“中超元年”爆发了。1991年在北京饭店贵宾楼,李铁映同志在听完年维泗关于足球改革汇报后,指出职业化要一步到位。但十年了,中国足球职业化尚未到位。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正在经历着一个大关,第二次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时下,中国足坛的一系列改革,正成为广大球迷谈论的热门话题。诸如聘请外籍教练、改革国内联赛办法,成立足球俱乐部……一时沸沸扬扬,众说纷纭。诚然,这些改革措施也许能给处于低潮的中国足球注入一线生机,也许能在短期内  相似文献   

6.
足球,作为当今中国最“火”的运动项目,得到千百万人的喜爱。足球运动步入市场的改革,赢得了社会和球迷们的认同。有人说,足球已不再只属于体育圈内的事,它属于全社会。 足球改革,使一度消沉的中国足坛发生了巨大变化。舆论界和企业界的支持,使中国足球较快地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虽然还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尽管这个市场还有待规范,但它毕竟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就像社会各行业改革一样,足球的改革需要继续得到舆论界的支持。没有舆论支持改革难以成功,当然,如果  相似文献   

7.
也许在两年前,有人对我说:“你知道吗?足球是世上最美妙的东西!”My head一定会摇得像拨浪鼓 1998年世界杯前,就在班主任下达禁令“男生不准看世界杯”时,出于好奇和叛逆的我不经意地瞥了几眼那片绿茵…… 一切都来得太快,以至于连我自己都来不及反应。我竟然爱上了足球!要知道全家人没有半点带“球”的细胞,要知道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怎么会喜欢狂热奔放的足球?(我至今都不明白) 足球改变了我。我的性格已由内向转为内外兼备,并开始向“外”发展;我的生活也不再只有单调的课本,多了许多五颜六色的书。在“成长”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足球改革三年,中国的球迷不断有新词新事入耳。近两年来说得最多、炒得最热的一个词便是“商业比赛”。 然而,商业比赛似乎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赚钱,关心足球改革的人们有些疑问和困惑,他们问“足协到底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哪儿?是在出风头赚大钱上,还是在提高水平、走向世界上?”甚至有人视足协为“不务正业”。因而,给商业比赛算帐就显得格外的沉重和复杂。 为什么要搞商业比赛 “中国足球协会自1993年实行足球改革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形势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中国足协副秘书长张吉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足球改革不仅是面上的,也在向纵深发展,改革的最主要目的是提高足球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苏东坡有一首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喜欢看足球,但还算不上一个球迷,仅仅是在学习、工作之余,对足球稍加留意而已,大概仅仅算一个局外人吧。也许正因为是个局外人,才能对中国足球的发展现状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而中国足球奋斗多年,几度易帅,几次冲击世界杯,均未能成功,留下了多少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和无奈,虽然近年来推出了体能测试、俱乐部制等改革措施,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一线生机,但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观众未看到“岭”,也未见到“峰”;尽管我们也曾学习外国,请进来或派出去,但都没有  相似文献   

10.
也许多年之后,一提丰田杯,有人会认为是正在东亚三国中日韩之间进行的一个什么围棋赛。中韩,或者中日争霸,赞助商是丰田公司,名字就叫丰田杯。但是对于上世纪80年代一直到上世纪末、一段整整二十年间全世界的球迷来说,丰田杯是一段宝贵的记忆,丰田杯是欧洲南美两大世界足球板块间一年一度的对抗,是两种绝然不同足球风格的碰撞,是每年一次世界最新足球技术展示的橱窗,是全世界球迷“每年一度的节日”……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足球,似乎一下子成了“腐败”的代名词:假球、黑哨、黑箱操作与贿赂……真这样,是不是腐败?是!是,自然该揭该打。说中国足球存在很多问题,有的很严重,都对。但一提我们的足球就是腐败,就是黑暗,就是万恶的旧社会,不大对了。相对来说,谁最透明?足球。如此多的媒体全方位立体的关注,连一个球员几点几分出房间都有人报道,你  相似文献   

12.
任何体育比赛都有冷有热,不管是拿过亚洲冠军还是世界冠军:乒乓球、羽毛球、女排、围棋、“马家军”……,当然他们登上峰巅的时候,人们会掀起一阵狂热的冲击波,时过境迁后便会平静下来。唯独足球是个例外,不管输到何等地步,不管被骂到如何“狗血喷头”,人们永远对它情有独钟。足球输了,会有人为它哭,为它捶胸顿足,为它擂鼓助威。这固然是来源于足球无可比拟的魅力,也在于中国足球留给人们的悲剧美:唯其相见之不易,更觉长别之尤难——那至  相似文献   

13.
萧瑟秋风中,’98中国足球甲级联赛降下帷幕,屈指算来,20世纪也已只剩最后的几百天了。尽管中国足球跻身世界杯的梦想只能留到下个世纪,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足球已成为时下国人物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成为百姓精神生活中难以割舍的寄托。尽管足球改革弯路走得多了些,主观意志强了些、科学决策少了些、急功近利顽固了些,但在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的裹挟之下,中国足球总算迈出了走向世界的一步。中国足球改革伊始,轰轰烈烈,有声有色,短短时间内,职业俱乐部便如雨后春笋,足球市场亦空前火爆,这种“一步到位”的决策,似乎与我国宏观经济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方针不大协调,有点“休克疗法”的味道。它既燃起了  相似文献   

14.
足球无疑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到处都有人在踢足球,还有更多的人看足球。中国人仍然喜爱足球,然而对“中国足球”的兴趣日减。中国足球有时候成为一个贬义词。中国人看外国足球的热情不减,看中国足球队与外国队比赛的激情仍在,中国队也在屡败屡战。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前,当贝利在绿茵场上酣畅淋漓地用桑巴舞诠释着巴西艺术足球的魅力之时,人们称他是巴西乃至世界“空前绝后”的足球天才,有人甚至断言“象贝利这样的球王,也许一百年才出一个”。足球场上没有永放光芒的恒星,当贝利的名字连同他那美仑美奂的技艺以及巴西足球因之而铸就的辉煌一同被写进历史时,几乎每一个人部以一种暗然神伤的心绪接受了这一无奈事实:巴西在本世纪内不会  相似文献   

16.
’96飞利浦中国足协杯6月30日在沈阳拉开战幕。来自东西南北16支绿茵军,各施本领,捉对厮杀。一时间,搅得神州足坛烽烟再起,金戈铁马滚滚来。 赛前有人认为,足协杯既没有升降级之说,又没有任何压力,各参赛队不会真刀真枪去投入,其赛事难以引起各队的兴趣…… 对于这种议论,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足协杯这项赛事在中国实行职业化前曾举办过几届,但在足球实行职业化后才仅仅开展了第二个年头,在其运作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的地方。但其中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它  相似文献   

17.
中国足球,应该向下俯冲 邢小泉,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开发部主任。多年的社会体育工作阅历,使他对中国足球有着独特的见解,他再三表示,这是地个人的看法和观点。 “我认为足球在中国是一个产业化很成功的体育项目,它有雄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足球的产业化,源于国际足球产业化的成功。那么中国足球产业化的成功仅仅体现在吸引了企业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足球这个项目上进行商业动作。足球从业人员的收入高了,而中国足球的水平却没有实质性的提高。企业的投入要得到回报,必然要大炒、特炒足球,让更多的人去关注足球,中国足球就这样被炒起来了。现在,足球已经被炒烂了。”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中国足球是一个江湖,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角色间的变换莫测让人感到茫然而不可信任。有人说,中国职业足球最让人回味不尽的是足球经理人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浓缩着中国足球的变化。历数1994年足球职业化以来的中国足球经理人,他们虽然划着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无不以足球为圆心。"程鹏辉:“误入歧途” 两起两落" 程鹏辉形容自己搞足球是“误入歧途”。1996年,程鹏辉在海南工商行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步入了足球这个行业。五年弹指一挥间。这五年当中,程鹏辉经历了前卫寰岛的缤纷繁华;也经历了辽足的穷困艰难。当然,在他的履历中还写…  相似文献   

19.
《足球》报老总在报上公开征答:“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谁行?”有人作答:“大松博文行。”大松氏精神远播,但人早已离去。又有人期望:“健力宝队行”,我试以回答:“中国足球的‘黄浦军校’行!”  相似文献   

20.
亟待开发 刻不容缓——中国足球市场的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足球正在改革,改革的目标是走向市场,足球的市场需要开发。这是改革的呼声,也是改革面临的严峻问题。面对亟待开发的中国足球市场,我们怎么办?“水迪”同志在实际工作中经过专门、详细的调查研究之后,结合他本人的思考和权威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我们认为对改革中的中国足球极具指导意义。我们不惜版面、特发此文,以飨每一位关心中国足球的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