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和平  胡军  曾理 《职教论坛》2012,(16):40-42
构建职教集团的目的主要在于共享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如何实现职教集团内部的中高职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关键.文章从构建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集团的诉求与可能出发,提出了构建职教集团的思路与尝试,并阐述了集团化下在三峡库区进行中高职衔接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尽管中高职衔接的模式有多种,但课程衔接始终是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实践证明:模块化课程 比较适用于中高职的课程衔接.即由中职、高职和企业相关专家共同开发、设计,适用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贯通模块系统.其中,中职和高职模块均可层层分级,形成不同的子模块.各模决相对独立,又可避免重复和遗漏,组成中高职交互和递进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系统.只有从理念和做法上进行模块化课程贯通的系统性改革,才能真正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高职衔接”是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联合实施职业培训的办学模式.在其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其办学模式的特点,遵循实用性,宽基础个性化,综合化等原则,不仅要考虑学生就业的针对性,还要更多注意给学生进入社会后的应变能力乃至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等3所高职院校和万州职教中心及12所中职学校在2010年初签署协议,成立库区职教集团,积极从内涵上探索中高职衔接的合作办学模式.就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中专业建设的现状、思路和已经开展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课程方面做到有序衔接,保证中职到高职的顺利过渡,是实施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自2013年在电子工艺与管理专业,开展了中职信息技术二类专业对口单独招生、并组建中职生源班方式的人才培养。针对中高职衔接背景以及基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教学团队经过深入研究和改革,探索出了课程改革和实施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章  杜绍奎 《职教论坛》2012,(18):26-29
通过对三峡库区中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的梳理分析认为,应加大中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考评队伍、实训鉴定设备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做到将职业标准全面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实训资源,积极参与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等工作,以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鉴定水平,从而达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当前职业教育主要有中职与高职两大形式,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为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以中高职计算机课程为切入点,针对中高职计算机课程衔接的创新及实践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中高职课程衔接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于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高职公共课程改革首先应关注中高职有机衔接。本文明确了中高职衔接的公共课程改革目标,分析了中高职衔接的高职公共课程改革面临的包括人才培养方案难以体现公共课程的有机衔接、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不统一和中高职院校沟通不畅等现实问题,并提出了明确中高职教育目标、加强中高职深度对话、沟通及联合办学、采用分班分层教学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应对职业教育外部改革与内在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而课程衔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课程链"的建构是对课程衔接实践理念指导的初步探索。以德、美两国为代表的国际背景为基础,从"课程链"的内涵、意义、建构的具体要求以及保障等四个方面来阐释,强调课程衔接要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突出衔接的灵活性、人本性与规律性等特征,在国家政策、优质师资队伍以及评价机制等保障体系下,以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杨和平  胡军  曾理 《职教论坛》2012,(17):21-23
构建职教集团的目的主要在于共享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如何实现职教集团内部的中高职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关键。从构建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集团的诉求与可能出发,提出了构建职教集团的思路与尝试,并阐述了集团化下在三峡库区进行中高职衔接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高职衔接正式被提上工作日程起源于上个世纪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和文件的指向下,各个地方积极展开了形式多样中高职衔接探索研究,随着理论和实践程度的不断纵向发展,业内对中高职衔接的认知程度也实现了由表面理解到深刻领会、由敷衍形式到关注内涵的巨大跨越过程。学界有关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的理论成果也越来越多,其中课程衔接是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的核心要求,是顺利进行中高职衔接的突破口已经被广大学者、院校普遍接受。模块化课程凭借其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实用性强且操作方便、易于推广等优势。为学员在学习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学习内容,而被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大力采用,本文通过对模块化课程贯通在中高职衔接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分析,试图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培琴 《成人教育》2013,33(2):46-49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对国内外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天津职业大学与天津第一商业学校"制冷专业"中高职对接的实例,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推动中高职教育实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高职教育教学相衔接的基本问题是课程衔接,它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本文从中高职教育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衔接为切入点,探索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4.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要环节,影响课程衔接的因素包括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评价制度等方面。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衔接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重复、课程评价方法缺乏有效衔接。优化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衔接途径有:优化课程设置的结构;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避免重复;突出职业能力,改革中高职英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中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过渡和衔接。  相似文献   

15.
中高职衔接问题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其核心是课程的衔接。在实践过程中,不同形式的中高职衔接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对课程整体优化,探索不同的优化路径。我校积极探索的三种中高职衔接,其课程衔接也各具特点。在"岗位导向,双证融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职课程(中职校)→高职基础辅修课程(中职校)→高职专业课程(高职校)"的课程融通以及"对接国外职业能力标准"的五年一贯制课程设计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相似文献   

16.
江文  唐俊 《教育教学论坛》2014,(32):183-185
随着我国人才需求层次不断提高,这使得中高职教育衔接、协调发展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课题,而课程体系衔接又是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模块式课程体系,是一种以职业活动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将职业岗位分析归纳出的知识、技能点分别加以组合从而形成课程体系。本文针对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中存在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问题,探索采用模块式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实现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明确了中等和高等职、Ik衔接发展,为中高职自考衔接指明了方向。对中职学校而言,中高职自考课程体系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在学习中使其心灵与情感得到升华。中高职自考衔接教育的真正目的应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和自学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明了中高职衔接和课程衔接的涵义,分析了我国高职英语的教学现状,论述了课程衔接对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中高职衔接视角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以黑龙汀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内中职学校和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对接招生的涉农专业贯通试点为基础,以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课程衔接原则和对策等问题为研究内容,对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与分析,力求反映当前我国涉农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总体状况,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设计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衔接,基于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实问题,提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衔接理念,建立课程衔接设计框架,并就中高职课程衔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