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战后劳资关系这是研究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其命运问题所要涉及到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各抒己见,总结起他们的观点,其实都始终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在资本主义社会,劳资双方始终处于互相对抗、不可调和的矛盾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就是在这对矛盾的尖锐化中结束了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后,“京派”作家纷纷复员平津地区,北平的“京派”作家集中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校“京派”作家的政治取向不同,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斗争策略亦各有侧重,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导致了战后“京派”作家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94页:“1973年底,中东国家在同西方国家的斗争中,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事实上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发生在1990年至1992年间。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4.
战败后的日本经济面临崩溃,如何使日本摆脱困境是许多有识之士思考的课题。著名经济学家有泽广已逐渐形成了“倾斜生产方式”的构想。此构想是将有限的物资投入煤、铁、钢(以后加上化肥、电力、外贸)部门促使重点产业首先复兴,以带动整个工矿业的恢复,以此启动经济。在“安本”的有力统一指挥之下,至1948年底经济已见回升。这得力于许多条件的保证,通货膨胀的治理,“经济安定本部”聚集了大批有知识、有智谋的经济学家和官员,以及占领军的政治保障、美援的及时注人等因素,是该构想实现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战后由于世界上出现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和其它种种原因,资本主义经济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得到了比战前更为迅速的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称这个时期为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1973年末,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为期二年的、战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从此资本主义的所谓“黄金时代”便被长期停滞所代替,“黄金时代”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6.
金点强  郭隽 《课外阅读》2006,(12):62-63
日情报机构立下大功美有意重新武装日本二战结束后,美国独占日本,并对日本进行严格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造。美占领当局制订的新《日本国宪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在战后的最初两年中,美国对于日本的非军事化改革相当  相似文献   

7.
"问责"与"反思"是二战后德国文学中的两大关键词,但这种自我批判的态度也并不是自然而然地产生,它总是受到时代历史话语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记忆话语"的视角为德国战后文学清理出一条线索并将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这三个阶段重要作家和作品的简要分析勾勒出德国战后文学的图景。  相似文献   

8.
一、为什么要开设该课程 我系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已经在三、四年级时修过美国文学方面的课程,但是由于许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他们所修的课程是文学史与文学选读合一的“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共70学时(所选教材为吴伟仁编《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由于课时少,学生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作品,而且吴伟仁所编的《美国文学史及选读》教材主要收录了美国建国之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左右的主要代表作家的作品。对于这一些作品,学生们几乎可以从任何一本文学史教材或参考书里读到有关的评论文章;因此阅读理解这些作品没有什么很大困难。战后的现代文学作品却没有被包括在这本教材之中,而战后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的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是对德日法西斯侵略战争所犯罪行的正义的审判。但人们不免会产生疑问“发动二战的罪魁祸首是德意日三个轴心国,为什么战后审判法西斯没有意大利?它为什么能逃脱正义的审判?”  相似文献   

10.
作为历史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与手段,史学方法的演进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史学发展及其变革。近代以来,受西方史学的影响,中国史学界的"方法意识"持续高涨,不仅史学界持续地开展史学方法的研究,而且还有各种"史学方法"类的著述出现。台湾光复以降,赴台的大陆史家一方面致力于恢复教学与研究秩序,另一方面也继续从事史学方法问题的探讨和"史学方法"类著述的编纂。这些史学方法类的著述,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一方面反映出当时史学界有关史学方法的研究及其变迁,另一方面也和当时历史教学及课程建制等学术体制或机制息息相关。本文经由对台湾战后以来"史学方法"类著述的考察,借以揭示这类著述因应时代的变化和史学研究实践的推展而采取的书写策略,进而从一个侧面揭示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史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在战前学生运动的传统、盟军总部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及民主化改革、日本共产党成为合法政党并积极开展活动、生活困难且学费不断上升等背景下,战后初期建立大学生组织"全学联"并展开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尽管后来因党派之间的矛盾该组织发生分裂,但仍然领导了包括反对修改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及美军在日基地在内的反体制运动。  相似文献   

12.
13.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山西出现了日俘“残留”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的渊源.整个抗日战争期间,阎锡山是唯一没有离开固有“地盘”的军阀,但在抗战中,龟缩在吉县一带的晋军面临诸多的困难,财政拮据、交通不便.尽管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但收效甚微.此时的共产党却在山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八路军力量不断壮大,敌后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这一切使阎锡山感到极度的恐慌,也促成了阎锡山同日军的合作.抗战期间,阎日双方即有多次接触,达成了一系列协议,但大都停留在了书面阶段.日本投降后,面对共军在山西的咄咄态势,阎锡山“寄存武力于中国”的想法同以城野宏为代表的日军高层不谋而合.双方很快达成协议,三万余名日俘“残留”在了山西,成为阎锡山“剿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黄金时代"期间,美国经济高速蓬勃发展,但第三次农业经济危机却伴随其始终,无法解决。其原因主要在于农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美国政府的不重视。美国政府采用休耕补贴、政府收购和对外倾销的手段应对危机,但效果并不明显。实质上,美国政府并不愿意看到农业经济危机得到解决,保持危机可以获得比解决危机更大的利益。在1972年,此次农业经济危机的解决证明了保持农业生产过剩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井伏鳟二是日本当代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 ,文笔幽默、含蓄、轻松 ,在故作滑稽的谐趣中 ,常常透露出无限的悲怆。他在战后所写的一系列具有反战倾向的作品中 ,揭示了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 ,军国主义思想对人的毒害 ;描述了战争的巨大破坏性 ,以及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造成的严重伤害和恶劣影响 ;反映了人们反对战争 ,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 ,集中体现了日本战后“战争文学”的特点和独树一帜的“井伏文学”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1945年11月改组成立的青年复学就业辅导委员会,其主要职能为协助收复区教育复员而开展对失学失业青年的救济。受经费与人手的限制以及战后各地政治军事局势动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在1947年后,为积极配合国民党发动的内战,青辅会将工作重心转化为对失学失业青年进行军事收容,这种转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后国共两党青年政策的巨大区别。  相似文献   

17.
试析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利国家”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作为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英国 ,也是最早着手构筑“福利国家”制度的国家之一。经过十九世纪的一系列社会立法和本世纪初劳合·乔治自由党政府的全面社会改革 ,英国在二战以前就已经确立了“福利国家”的基本框架。当然 ,“福利国家”作为一种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紧密结合”① 的国家制度确立还是在二战之后 ,其中包含着一个不断调整、完善的进程。它的形成和发展也确实起到了降低贫困人口比重、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等积极作用。但是到七十年代中期以后 ,“…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香港与上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香港电影深深地打上了这一烙印。抗日战争之后,大批上海影人背上了"附逆影人"的罪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选择流亡香港,对重建战后香港电影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张善琨是佼佼者。通过梳理其在香港建立影视帝国的经历,本文试图理解这一沪港纽带在塑造20世纪中国流行文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后,通过分析张善琨监制的《花街》,本文探讨,上海"流亡影人"在探讨战争与占领方面给出了另外一种叙事:一种可以称为反向大众的另类历史叙事。  相似文献   

19.
战后初期,西德面临着一种破碎的经济形势。1976年,美、英、法三个占领区的工业生产仅为战前的1936年产量的33%;仅英、美占领区的住房就有47%遭到毁灭或损坏。要将经济复兴计划建立于这种匮乏的经济之上,不难想象其巨大的困难。然而,正是在这种基础上,从1918年到50年代初的短短数年之间,西德经济出现了所谓“奇迹”。1948——1952年间,其工业生产增长了110%。同一时期内的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67%。重建速度之快,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20.
在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和天津世界当代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战后西方文化史研讨会”上,与会者就战后西方文化发展中的广泛问题展开了讨论。其中几位同志对战后西方文化史的若干方面作了概括性介绍,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现将这些发言介绍给读者,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