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探究音乐心理剧对青少年阈下抑郁状态的干预效果,选取61名阈下抑郁青少年被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8次音乐心理剧团体辅导,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健康教育课。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一周、干预后一周对两组被试进行评估。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干预前两组被试的抑郁自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自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音乐心理剧团体辅导能显著改善青少年阈下抑郁状态。研究为探索疗程短且有效的调节青少年阈下抑郁状态的干预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了解青少年抑郁的现状,探索累积生态风险及自尊与青少年抑郁之间的关系.采用累积生态风险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及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对700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青少年抑郁与自尊及累积生态风险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累积生态风险对青少年抑郁的直接效应显著;累积生态风险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对青少年抑郁的间接效应显著,其95%的置信区间为[0.094,0.188].结论:自尊和累积生态风险与青少年抑郁密切相关,自尊部分中介累积生态风险和青少年抑郁.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梳理青少年抑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比较有影响的选择性和全员性干预方案,并对这些研究进行了评价。提出在未来研究中应该进一步提高干预的效率和效果以及研究设计的水平。应该立足于高素质干预队伍的建设,加强各干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和干预资源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4.
抑郁青少年人际心理疗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青少年人际心理疗法(IFT-A)是建立在人际心理疗法基础之上用以治疗青少年抑郁的心理疗法.经过10多年的发展,IPT-A在适用标准、治疗过程、治疗问题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IPT-A的疗效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成为治疗青少年抑郁的一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儿童青少年抑郁发展的状况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情绪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青少年抑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是情绪研究的重要领域。自70年代末以来,国外学者对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Weissman等人的研究表明,大约有近1/4的人一生中曾发生过抑郁;Albert和Beck报道约有33%的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经历。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对儿童抑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刘贤臣等人应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高中生进行了抑郁情绪调查,结果发现其抑郁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6.
抑郁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抑郁的产生是由于积极因素缺乏的观点,并开发和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青少年抑郁预防干预计划。文章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对抑郁的阐释,展示了积极心理治疗对抑郁预防和治疗效果,并指出积极心理治疗与传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并不相悖,而是对传统认知行为治疗的完善与补充,二者的有机整合将是青少年抑郁预防干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于洁 《福建教育》2023,(26):9-11
<正>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与发展中心对近3万名10~19岁的青少年开展了一次心理健康素养调查研究。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患病率为24.6%,这个数字意味着每4个青少年中,就有1个青少年在经受抑郁困扰。而青少年抑郁患病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提高,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10.0%,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为30%,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为40.0%。以上数据来自2021年公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比较网络成瘾者与一般青少年的心理特征的异同。方法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问卷、人际关系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在校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进行测试。结果网络成瘾者心理问题表现为人际关系不良、低自尊、生活压力大或抑郁感等,这些心理特征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有较高的相关。结论社会,学校,家庭要积极开展科学的网络心理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抑郁不仅会增加儿童青少年痛苦的心理体验,影响个体的认知方式、正常的学习和人际交往,而且与自杀、吸烟和攻击等不良的行为紧密联系。随着抑郁在儿童青少年这一人群中的流行率越来越高,分析和探讨抑郁症状的有效干预方法已成为儿童青少年心理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积极心理干预的角度论述了培养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对治疗抑郁的原理及有效性,以便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更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青少年抑郁。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江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需要的调查,发现江门市青少年在抑郁、人际关系、偏执、敌对四个维度上均低于成人常模,但焦虑、强迫症状明显高于成人常模。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地域、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扶困助学"学生有显著的强迫症状。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青少年在心理服务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文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紧迫性,据此提出了加强青少年心理服务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父母冲突和青少年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关系,以及父母低头行为和抑郁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对婚姻冲突的感知量表(CPIC)、短视频过度使用量表、父母低头行为量表、健康抑郁问卷(PHQ-9)对113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冲突正向预测问题性短视频使用;(2)父母低头行为和抑郁在父母冲突和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关系中发挥单独的中介作用;(3)父母低头行为和抑郁在父母冲突和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问题性短视频使用的关系及中介作用机制,为引导青少年科学地、健康地使用短视频应用程序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情绪调节效能感量表》和《抑郁量表》对1108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青少年自尊对抑郁症状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效能感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①自尊、情绪调节效能感与抑郁三者相关非常显著:②自尊、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可显著预测青少年的抑郁症状;③自尊对抑郁的影响部分是通过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和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发挥作用的。结论:自尊不仅可以直接缓解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还会间接通过情绪调节效能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神经质人格特质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影响,采用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中学生心理韧性问卷、流调中心抑郁量表、青少年自杀意念问卷,对816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神经质人格特质可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自杀意念;心理韧性在神经质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抑郁是心理韧性调节神经质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关系中的中介变量.基于研究发现,学校和教师应对青少年进行高神经质人格特质与抑郁的筛查,并对其进行干预,缓解负性心理特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应着力提升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水平,提高他们应对负性事件和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周刊C版》2015,(31):60-61
<正>课题研究中采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国心理健康量表CMHI》(青少年版适用于10-18岁)。调查分析学生自评抑郁情绪、问题行为、同伴问题行为、生活事件几个因子,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一、学生自评问卷测评因子得分解释及划界分(一)学生自评抑郁情绪抑郁得分,得分高于17.12则说明该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很严重,低于17.12分但高于3.65则说明这部分青少年可能会不时地出现抑郁情绪,需要及时引导。(二)学生自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5.
抑郁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而自尊是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二者都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内隐自尊的发现,对自尊的研究又成为了热点。本文通过对抑郁和自尊概念及相关理论的介绍,阐述了抑郁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理想心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想是激励一个人为未来的人生目标而奋斗的倾向。从对青少年理想的分类、理想的内容、理想形成的原因、理想发展的趋势以及理想的培养及研究方法等几个角度,回顾了20多年来有关青少年理想心理问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青少年理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在新的条件下青少年理想心理研究的意义及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对策等方面。特点研究,理论界和实际管理部门存在差异,研究者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也存在差异。原因研究主要表现为常规性犯罪因素的研究.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研究。对策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青少年犯罪搞好预防,依法对青少年犯罪予以刑事制裁,以及做好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青少年的学业压力、同伴支持与抑郁的关系,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调查了1297名初中生.结果发现:农村初中生的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初中生;学业压力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抑郁,同伴支持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的抑郁;同伴支持能够调节学业压力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讲,对于同伴支持水平较高的青少年来讲,学业压力对于抑郁的正向预测力较弱,而对于同伴支持水平较低的青少年来讲,学业压力对于抑郁的正向预测力较强.  相似文献   

19.
自我概念是人格研究的核心问题,长久以来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研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基于此,从自我概念的内涵及构成、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青少年自我概念的一般特点、自我概念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及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等方面阐述关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研究发展的状况,以期能对青少年自我概念进一步研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考察2769名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异质性及其人口学特征,分析不同抑郁情绪类别青少年的人际信任差异。结果发现:青少年可分为高抑郁情绪、中抑郁情绪与低抑郁情绪3种潜在类别,占比分别为6.68%、22.03%、71.29%;乡村,小学、初中、不在学,学业成绩在班级后25%等特征的青少年在中抑郁情绪型与高抑郁情绪型中所占比例更高;青少年人际信任表现为熟人信任与陌生人信任的差序结构,3类抑郁情绪类别青少年的熟人信任均处于中上水平,且低抑郁情绪型的信任水平最高、中抑郁情绪型次之、高抑郁情绪型最低,陌生人信任在3类青少年中不存在差异,均为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