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杜威教育思想的社会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身份在上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历史舞台,扮演了重要的教育思潮的变革和推动角色,也成就了杜威在现代教育阵营中的核心人物地位。在以往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以杜威的教育哲学观、教育过程观以及杜威基本思想解读为主,认为杜威是儿童中心主义的代表,其教育思想属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本文试图再次从杜威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入手,呈现杜威教育观念中基于民主社会构建的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即基于社会有机体解释模式的教育起源论、作为社会进步的系统保障的教育功能观、积极社会建构的教育目的取向、社会本位取向的课程开发。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本位思潮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本位思潮是影响当前教育的重要思潮之一。社会本位思潮所提倡的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利益高于一切、社会是制约教育的惟一因素等思想,导致了教育功能功利化、教育阶级性泛化、公民教育极端化、办学模式单一化、教育内容演绎化、教学过程模式化等现象,这些正是当前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3.
高职“人格本位”教育的“职业人文”路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中国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与价值观的变迁,中国高职教育经历了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由"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的理性转变."人格本位"理念使高职教育摒弃工具性,回归人性,是职业教育现代性本质内涵的体现.高职院校的"人格本位"教育应体现高职特点,即:高职人才应兼备职业技能、道德品性和社会责任."职业人文"路径因其融合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并以职业性和人文性为根本,可以成为实现高职"人格本位"教育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4.
“能力本位”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对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对接与呼应.也是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以能力为本位.英语教学应在大纲“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的指导下,调整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儿童中心论"是杜威为批判传统旧教育而提出的思想,属于一种破旧立新的观念."五四"运动时,其思想进入中国并开始对中国思想界、教育界、文学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儿童中心论"就是要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中心,教师、教科书等都要围绕这个中心而运转.其对中国儿童文学界产生了两方面影响,其一是形成了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观;其二是推动了现代儿童小说的原创进程.特别是"启蒙教育"主题儿童小说初露峥嵘,成为中国儿童小说在现代生成的第一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张其昀以儒学思想为基础,形成了其独特的儿童本位的中小学教育思想。他认为修身为一切教育之根源;倡导德智体美群五育并重之教育理想;主张社会中心教育;提倡公民教育与人才教育应兼顾并重,教育需要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基本取向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在现代变革中凸现的一种文化景观。在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高职教育逐渐构建了较具特点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但仍未摆脱传统教育中那种“功利性实用教育”的影响。本文进一步从能力本位层面上认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从高职课程模式构建、校企合作方面阐述如何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可以概括为素质本位、知识本位、技能本位与能力本位.本文试目从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等不同方面探讨教育的实施原则,提出教育应回归知识本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为理论指导,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实际,对目前高师体育教育田径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性地构建高师体育教育田径课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并对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期为高师体育教育田径课程教学改革探求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本位型的教师教育被认为是芬兰基础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芬兰的教师教育经历了由个人经验型教师培养到研究本位型教师培养的转变,并不断完善研究本位型的教师教育模式。其教师教育在招生上实行“优中择优”的标准,在课程上以研究思维为导向,在实践教学上以行动研究为特色。文章试图探析芬兰的研究本位型教师教育理论及实践,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Many studies have examined whether children’s gender influences their educational attainment. However, there are limited studies on both the impact of parents’ education on children’s educ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gender gap in rural China.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parents’ education on their children’s education from a gender perspective in rural China using comprehensive rural household data. We find that the educational gender gap in rural China has been decreasing over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Moreover, the educational gender gap decreases as parents’ education increases. Parents’ initi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rrowing the educational gender gap.  相似文献   

12.
考察苏霍姆林斯基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所蕴涵的学前教育思想有助于我们全面地理解儿童和儿童教育。他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教师职业信念、以教育爱为核心的职业素养、进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教育生活方式以及基于儿童生活的教育观等诸多方面,对当前中国的幼儿师范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儿童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蔡元培的高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现代大学的理念、"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和教授治校的高等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高等教育都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不应是一段风潮,而是成为教育的常态,这需要教育者不断思考与实践。华德福教育思想以整体的眼光看待儿童的生命、用想象力滋养儿童的生命、将教育与儿童的生命紧密相连等观点,给予生命教育以启示:回归本质,教育本应当是生命的教育;敬畏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宝贵初心;平等意识,是生命教育的永恒主题;生命美育,是生命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STEM教育已经成为国内外K-12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它与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具有内在契合性,是变革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参照。因此,我国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可以在四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以STEAM素养为参照确立科学教育目标体系,克服幼儿园过多关注科学知识掌握而忽略幼儿简单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问题;二是以STEAM教育主题项目为抓手组织教育内容、促进学科融合,从而培养幼儿核心素养;三是以STEAM问题探究为驱动,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调动幼儿探究积极性;四是以STEAM教育生态为纽带开发和利用科学教育资源,促进优势资源积累和整合,提高科学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6.
赵娜  张业茂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06-108
目前我国的特殊教育普遍存在脱离儿童的现象,其结果严重影响了特殊儿童的康复。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从归于自然、顺应天性的教育理论出发,提出了自然教育的思想,强调教育要关注儿童,只有这样才能完成“自然人”的发展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对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分析,从中获得一些启示,使其更好地指导我国特殊教育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消极教育一经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给思想界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也为西方科学教育学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思路。蒙台梭利与卢梭消极教育思想的共同特征是推崇内发论,强调生命的自由生长,要求教育按照自然法则和儿童心理特征进行,强调儿童体验式学习,并认为早期儿童重要的是感觉教育。同时,两位教育家关于消极教育实施观点则不尽一致:在教育环境方面,卢梭强调消极教育的环境是自然环境,蒙台梭利主张要为儿童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在学习内容和形式上,卢梭消极教育的内容是自然学习,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可以进行文化学习,但要采取"工作"方式进行;关于消极教育中教师角色方面,卢梭认为教师应是儿童自然成长的导师,蒙台梭利认为教师要承担好观察者的角色。卢梭和蒙台梭利的消极教育理论对于科学认识儿童、守护童心,推进科学教育学的进一步发展,实施科学的教育工作,特别是科学实施早期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古德莱德是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改革家,他在人们对美国学校教育产生质疑和失望之时,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实践,并提出了独特的教育思想。他把儿童作为教育研究和改革的出发点,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自己的儿童教育观,即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培养儿童的健全心智以及为民主社会做好准备。这些观点对于我国当前的儿童教育改革无疑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杨思信 《教育学报》2012,8(1):113-121
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从教育思想、教育学派、教育制度、教育编纂四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思想方面,该运动提出了“教育为国家主权”、“教育与宗教分离”、“国家主义教育”三大观念.教育学派方面,该运动时期所形成的国家主义教育学派,丰富壮大了中国现代教育流派的队伍.教育制度方面,该运动促使政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教会学校的体制.教育编纂方面,该运动时期提出和形成的“教育侵略”论、“文化侵略”论,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学科研究话语范式.  相似文献   

20.
教育家陶行知极其重视年轻一代的品德教育和修养。他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育人思想仍有现实的借鉴价值和指导作用。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教育儿童,就要根据儿童的需要的力量为转移。"可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是陶行知所倡导的德育教育方法。有需要才会有认识,才会有追求。因此,突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实现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必须以学生的道德需要作为切入点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