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将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据悉,我国有关部门计划3年完成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总投资预计将达到3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家拨款0.6亿元,地方配套2.4亿元,企业自筹27亿元。项目实施后,将大幅度提高应用企业和示范区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按照1比30的倍增效益,推广应用企业新增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示范企业群新产品贡献率达到30%;促进80家软件及技术服务公司的产业化发展,年产值达到10亿元;培训50万名各种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形势下,中央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2002年初,科技部为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围绕制造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九五”CAD/CINS应用工程的基础上,启动了“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工程”(简称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并于2002年2月正式印发了《“十五”期间地方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指导意见》,为地方更好地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起了很好…  相似文献   

3.
9月9~10日,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27个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试点省、47个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的政府领导和部分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该会议的召开,可以认为是我国造业信息化工程走向纵深的一个标志。同时也可以认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将在信息化方面掀起新一轮的建设高潮,这  相似文献   

4.
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加快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今年年初,科技部决定在“九五”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基础上,拿出8亿元拨款作为引导资金,与国务院信息办、原国家经贸委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等联合组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一些行业全面推开,正在向纵深方向发展,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经过50余年的奋斗,现在我国制造业的总体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仅次…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一是要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二是要建立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的示范企业和示范区域,并通过辐射和扩散效应,提升整个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培育一批制造业信息化软件企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公司,四是要培养锻炼一批人才,形成一支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的基本队伍。通俗的讲,就是突出抓好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集成创新,形成一批数字化企业。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向纵深发展,我国的很多制造业企业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今年6月发布的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表明,企业平均利润已由2001年的1847374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2525174万元,增长3669%。新产品开发周期由2001年的22180天,缩短到2002年的20919天,信息化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被调查的10家大型制造企业均已走过信息化初级阶段,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如何汲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加大信息化应用深度和广度,提升管理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将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和工业化的原动力,我国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GDP的42.5%。为保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顺利实施,科技部目前已联合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成立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地方也将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据悉,我国有关部门计划3年完成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项目总投资预计将达到30所元人民币,其中国家拨款0.6亿元,地方配套2.4亿元,企业自筹27亿元。项目实施后,将大幅度提高应用企业和示范区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按照1比30的倍增效益,推广应用企业新增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示范企业群新产品贡献率达到30%;促进80家软件及技术服务公司的产业化发展,年产值达到10亿元;培训50万名各种层次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0.
由于涉及业务流程重组和部门利益协调等诸多问题,制造企业CIO们在二次信息化变革中不仅身负着最新IT技术的布道职责,更肩扛着企业流程重组和管理变革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制造业在信息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信息化建设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实施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清晰的思路, 完整的解决方案和优秀的人才。本文探讨了构建信息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对部分信息系统的重要构成分系统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电子出版》2005,(1):40-41
2004年,中国制造行业信息化仍处于非成熟阶段,整体应用水平偏低,仅1%的企业信息化趋于成熟,国有大型企业仍是信息化主力。  相似文献   

13.
《信息系统工程》2003,(2):60-61
我国制造行业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早,在1980年之前,某些制造行业企业就开始建设信息系统,尽管这些企业所占企业总数的比例不足0.03%,但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实践为国内制造以及其它行业的企业信息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我国将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 ,到2010年底 ,90 %的国有大中型制造企业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 ,基本实现制造业信息化。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CAD/CIMS应用工作会议上 ,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的有关部门明确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实现信息化的“时间表”。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制造业的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手段。我国目前已有一大批企业和行业采用了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在内的信息化技术。…  相似文献   

15.
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6月18日联合召开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李健宣布:2002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指数增长18%,结果比较令人满意。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为落实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加快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使我国由一个“制造大国”转变为一个“制造强国”,2001年以来…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信息化与区域知识创新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强化区域知识创新是新经济形势下提高区域竞争能力的关键。本文以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为背景 ,在分析竞争导向下的区域知识创新需求和战略定位的基础上 ,探讨制造业信息化的功能结构与三种区域知识创新促进机制 ,分析三种促进机制对区域知识创新战略实施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由北大CIO班教务办公室主办的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高峰论坛4月26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150多名政府领导、企业CIO、媒体界朋友参加了此次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发表了重要演讲。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计量法,在比较分析50篇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指标入选相应文献的频次,提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考虑到单纯运用主观或客观赋权法都难以做到准确和全面,提出基于组合赋权的信息化水平指数模型;以东北地区10家制造业企业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依据,应用测度体系,对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测度,以验证测度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围绕着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创新能力的竞争,一场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全球化制造业革命正在波澜壮阔地展开。制造业信息化有力地推动了这场革命的迅猛发展,企业资源计划——— ERP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的典型代表是制造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ER P 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R P 产品,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我国ERP 产品和市场发展需要我们共同的培育和开拓,中国制造业信息化ERP 产业技术联盟的宗旨是通过联合,加强国内ERP厂商、用户、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早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经过50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基础牢固、实力雄厚,成套设计制造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但传统的经营方式影响了区域经济链竞争能力的提高,面临有限的资源,日益增长的环境安全、制造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消费观念多样化与制造模式变革、技术变革和成果扩散速度加快等来自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制造业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