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因疗法具有“优后原则” “基因美容”伦理不容 癌症、遗传性疾病和神经病是基因疗法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有庄 《百科知识》2007,(7X):45-47
在民国时期,学术界有三个著名的“疯子”:一个是因性格落拓不羁、被黄兴骂为“害了神经病”的章太炎,一个是因经常不修边幅、衣履不整、不洗脸、不理发、活像一个疯子的刘师培,还有一个就是被称作“黄疯子”的黄侃。有意思的是,这三人不仅都是民国时期名重一时的国学大师,而且章太炎、刘师培与黄侃还是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旦某人被界定为“精神病人”或“神经病人”,基本上,他就在社会上失去了正常生活的权利和自由,这是一件既让当事人受侮又使其家人蒙羞的事。正因为如此,社会学家及社会工作者在处理类似的个案时特别谨慎小心,努力避免给正常人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充分体现了社会学家的人文关怀精神和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10个自然数里面,自然数“7”是个很不起眼的奇数,但就是这个小小的“7”,不但在人们生活中运用广泛,而且还常常像谜一样,引人遐思。人类对“7”很痴情我们身边的“7”实在是太多了。人们把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概括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人的情感概括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在生活中,人们还发现,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个年头就会无法控制地会出现一些让人头痛的问题,感情、婚姻、生活、工作都是如此,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七年之痒”。这个现象在婚姻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因此人们把“七年之痒”成了婚姻中…  相似文献   

5.
一、陈述: “三大题”虽然已有“不可能”定论存在,但它仍然是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不可能”与“未解决”之争!由来已久,它们是公元2400多年前古希腊人提出的三个平面几何作图解问题,人们的“可解”与“不可解”认识发展成为“未解决”与“不可能”之争!双方争论的持续时间之久,跨越时代之多,介入人数之众之广都是世间罕见。在国外几乎所有的数学大著中都要重重地加上一笔,认定这是“不可能”问题,因此大多以讨伐,批判,贬辱形式对待“未  相似文献   

6.
逢年过节,人们总爱把“福”字倒贴在自己家的门上,以昭示“福”到之意,无非是想图个吉利,祈求多福好运。说起这倒贴“福”字,还有一段来历。据说清朝时,有一年春节前夕,恭亲王府的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按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在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家丁不认识字,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恭  相似文献   

7.
美丽的夜空     
杨先碧 《科学与文化》2010,(7):F0004-F0004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总是以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一个是在我头顶的星空,一个是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可见,人们历来对夜晚充满敬畏。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和“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两个热点问题。在“公平”的理念下对职业教育进行研究,丰富职业教育理论和教育公平研究,有助于人们改变职业教育观念,制定出更好的职业教育政策,促进职业教育价值的全面实现。本研究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职业教育公平的内涵;二是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分析;三是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人们对地形、地物共同约定的一种语言代号。地名的命名,是在人类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与人类的活动领域、文化风貌和居住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东北地区的“屯”相当于关内各地的“庄”、“村”、“寨”等。这些“屯”作为农民生活的聚落体,现在称为自然村。一般来说,一个自然村规模为数十户,而一个行政村包括几个这样的自然村。东北地区的屯名大多形成于上个世纪末和本  相似文献   

10.
在地球大气平流层中有一层薄薄臭氧层,它是保护地球一切生命的一把巨大天然“保护伞”。过去人们一向认为这大自然恩赐的空中“保护伞”坚不可摧,万万没有想到它已被捅了五个大窟窿,反过来又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 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以它的光和热哺育地球万物生长的。所以人们常常用“万物生长靠太阳”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必将是21世纪的主导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个世纪90年代,一个崭新的名词“新经济”突然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它标志着人们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经济时代,或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又一个划时代开始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经济是以美国90年代100多个月以上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背景提出来的。近来美国经济已经出出了明显的衰退征兆。是新经济失灵了吗?甚  相似文献   

12.
“逆”,是个不被人们看好的字眼。因为,一提起“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叛逆”,“大逆不道”等背逆不忠之词。因而,中国人绝大多数都习惯于“顺”与“从”,循规蹈矩,“逆来顺受”,不敢“逆思倒想”,惟恐“叛逆”。结果是俯首听命,丧失个性,囿于陈规,缺乏创新。这体现在思维上便是习惯于“顺思顺想”,面对一切问题仅按事物发展的客观顺序,按常理,按套路去想,而很少从事物的对立面,一反常规地求异逆想。常陷于思维的怪圈,停滞不前,虽百思而仍不得其成,这便是思维定势,意念截流。要突破常规,走出思维之怪圈,必须调整思维方向,来个思维上的“叛…  相似文献   

13.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这是白居易吟颂“冬至”的诗句。在中国民俗中,冬至是个重要的节日,也是一个推算历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今天的人们不应该忘记这个日子。  相似文献   

14.
社科文摘     
正月的由来农历一月,往往被人们称作“正月”。那么,“正月”是从何而来的呢?在我国历朝历代,以哪个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各不相同的。夏朝以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称改正的第一个月为“正月”。一年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七窍,是指头面部的七个孔穴:一双眼睛,两个鼻孔,一张嘴巴和一对耳朵。提起“七窍流血”,人们往往会联想起横遭谋害或中毒身亡的惨状。然而,许多“致命伤”或“索命毒”并非都会发生“七窍流血”。相反,有时只是“一窍流血”,甚至七窍皆无流血之病症,却有夺命之灾。因此,就有必要识别“七窍流血”的惊与险。  相似文献   

16.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住进宾馆后,为了不被打搅会在门口挂上“请勿打扰”牌子,然后挂起电话以便睡个好觉。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人们需要绝对的安全感。在昆虫王国里,昆虫把交尾和传宗接代当作生存的意义,所以它们想方设法,甚至不择手段来行使这些来之不易的权利。安全感意味着不被掠食者偷袭,“罗密欧”有责任保护“朱丽叶”的身体安全。红体蜂蛾在交尾的时候,雄蛾给雌蛾披上一件“婚纱”,只是“衣料”是雄蛾自  相似文献   

17.
《科学生活》2014,(8):24-27
谣言是一面镜子 这个时代有两个看似彼此矛盾的趋向:一方面,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获得消息渠道的极大多元化,人们能对各种传言作出更清醒的理性判断;另一方面,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技术进步也使谣言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往往来不及一一分辨各种信息的真假。在中文里“听信谣言”似乎总是暗示着一种无知和非理性的状态,但正如博尔热所言:“在自身专长之外,不轻信的人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8.
宇宙的含义简单地说,宇宙是由各种形态的天体物质组成,有“有限”和“无限”之说。宇宙有限,依据是一种“宇宙大爆炸”的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所以是有限的;宇宙无限,依据的是一种哲学观,它告诉我们:天外有天,宇宙之大是难以穷尽的。这种哲学观对“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质问常常让人哑口无言——如果宇宙是有限的,那么宇宙之外是什么?由于人们对宇宙认识的局限,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延续了几个世纪,看来还会继续下去。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空间称为“宇”,把时间称为“宙”,即所谓“上下左右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一般来说,我…  相似文献   

19.
史鑫  张长军 《情报杂志》2002,21(8):35-36
军事情报预测实质上是一种大脑思维活动。在军事领域,由于受到军事视野的限制和人们思维方式的束缚,因循守旧等人类思想和行动的“顽疾”表现得更加突出。文章认为,军事情报分析人员常见的思维“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的惯性、思维的“历史情节”和思维的“顿悟”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民国时期,学术界有三个著名的"疯子":一个是因性格落拓不羁、被黄兴骂为"害了神经病"的章太炎,一个是因经常不修边幅、衣履不整、不洗脸、不理发、活像一个疯子的刘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