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与死亡     
“死得其所”是德国哲学家尼采送给人类的一个忠告。尼采认为文明的演进必须以死亡为代价,只有不断地死亡才会有  相似文献   

2.
生物地理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认为,从先前生物居群分化出的物种将沿着自身的进化轨迹演化。大陆漂移促成了这种分化机制。也许,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的独特动植物群对此提供了最引人注目的说明;大约9000万年前马达加斯加岛与南方超级大陆——冈瓦纳——分离开来,山脉隆起与河流形成都可以促成生物居群发生分化。而一项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使生物居群发生分化的障碍并不必定是有形的。  相似文献   

3.
尼采,一个在宗教面前敢于直接抨击神的人。他说:上帝死了!他有宣判上帝死刑的力量!他说“:我的灵魂平静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可是他们认为,我冷酷,是开着可怕玩笑的嘲讽者。”人们惧畏他就像惧畏魔鬼,同时,人们敬仰他甚于上帝。作为思想家的尼采是充满矛盾的复杂人物,有过一  相似文献   

4.
王伟 《科教文汇》2008,(33):225-225
尼采是十九世纪末德国唯意志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强力意志,对应的世界的存在方式就是一种“永恒轮回”。世界历史只是强力意志的永恒循环,是强力意志的象征,整个世界、整个生活自我创造、自我毁灭的永恒流转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万物的轮回是一成不变的,是一种不断的反复和重演。这实际是尼采作为资产阶级哲学家的历史局限性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全球变暖,环境持续向热转化已经是严酷现实。面对环境的变化,所有栖息于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都需要适应和应对,否则就会影响到它们的生存。而生物应对环境变暖也许有两种大的结果。一是难以适应,从而导致种群的灭绝;另一种则是适应全球变暖的环境,改变生活方式,或在新环境下产生新的物种。  相似文献   

6.
植物的面积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就在于它能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比如说一株活着的植物,它需要不断从外界吸进日光能、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等物质,同时还不断放出热能、水、二氧化碳和氧气。这种物质交换一旦终止,生命就死亡,而生物  相似文献   

7.
难逃噩运的地球你能告诉我,在世界最寒冷的北欧拉普兰地区,没有银装素裹的圣诞节会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吗?这可不是凭空想象,未来地球真的会有这么热的一天。地球变热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而是因为太阳。太阳作为一颗恒星,会有其死亡的一天。现在的太阳已到中年了,正一天一天步入死亡。太阳在死亡的过程中,由于核反应加剧,自身温度会不断上升,地球大气层温度也会不断上升,以致最后失去平衡。科学家们认为,大约在10亿年后,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将难以逃脱高温烤炙和灭绝的厄运,而在30亿年后,海洋中的液态水也将被蒸…  相似文献   

8.
受人类贸易活动、旅行和气候变化影响,某些真菌或类真菌生物近年来导致数量空前的动植物死亡、甚至灭绝,而这些都尚未引起普罗大众的警觉。最近有科学家认为,由真菌引起的粮食作物病害已成全球性粮食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蚂蚁的世界     
人们对蚂蚁都不在意,因为它们太小了,而且又不碍事。但是,蚂蚁却是迄今为止,地球上所演化出来的最成功的生物之一。不!甚至连这个“之一”也可以不要,它们就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有人也许会问:难道蚂蚁比人类还要成功吗?这得看你如何去分析。当然,蚂蚁没有用上电视和计算机,它们也没有飞机、大炮、原子弹。但是,也许正因如此,它们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大约有1亿年了,人类却只有短短的几百万年。那么,人类能在地球上生存1亿年吗?这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地球就像是一个大舞台,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想在上面表演一番,新的生物不断地产生,旧的生物不断…  相似文献   

10.
上帝之手     
生物的大小、形态是由什么决定的?关于这个问题,科学界一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遗传决定一切,不论植物、动物和人,决定命运的都是遗传,是基因,有什么基因型就一定会有什么表现型;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基因是抽象的,不可知的,生物的生长发育完全取决于环境,环境决定一切。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07,(9):6-7
近日,美国科学家对宇宙未来的景象进行了预测,他们认为,宇宙死亡和重生的循环是很可能的。当现在的人类文明消失,我们所处的星系死亡,甚至宇宙毁灭的时候,下一个宇宙的诞生和发展也许会重现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或者,当宇宙的真空突然变成某种完全不同的物质时,宇宙可能会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结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科学中国》2007,(9):6-7
近日,美国科学家对宇宙未来的景象进行了预测.他们认为,宇宙死亡和重生的循环是很可能的。当现在的人类文明消失,我们所处的星系死亡、甚至宇宙毁灭的时候,下一个宇宙的诞生和发展也许会重现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或者。当宇宙的真空突然变成某种完全不同的物质时,宇宙可能会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结局。  相似文献   

13.
对于人类和大多数生物来说,清洁干净的环境意味着舒适、健康和长寿。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有时肮脏的环境反而有利于人和生物的健康和抗病。一系列的新研究不断证实了这个假说,而最近的一项研究更是得出明确结论,肮脏优于洁净。此话怎讲,这得从人和生物的免疫机理谈起。最近美国研究人员的两项研究发现,在阴沟和农庄中顽强生存的老鼠与生活在舒适的无菌实验室中无忧无愁的同类相比,前者的免疫系统更健康。而这一点也许对人类也适用,这正应验了中国人的一句老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西方医学界在17年前提出一种“卫生假说”,认为人类过…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 ,尼采和海德格尔关注的中心问题 ,都是欧洲的虚无主义。文章通过对尼采和海德格尔思想的分析 ,阐述了 2 0世纪西方哲学从形上学到本体论转向的实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都有一死,归入尘土。不论是微小的细菌还是巨大的蓝鲸,为什么所有的生物都会衰老,直至死亡?是什么原因,让它们都无法永久地活下去呢?衰老:生物非和自己过不去除非意外死亡,大多数人在死之前,都要经过一段漫长的、白发苍苍、动作迟缓的衰老期。事实  相似文献   

16.
肖宁 《科教文汇》2009,(36):242-242
因果关系是一种为了将世界系统化、简单化而假定的伪造,是一种作为生活条件的必要。对因果观念的批判以及独具特色的因果理论,构成了尼采知识论和本体论的核心部分。尼采是休谟怀疑论后非经验论意义上的因果怀疑论者的代表。他否认因果性反映任何实在,也反对因果观念有传统认识论意义上的不可或缺性。  相似文献   

17.
一切生物都有出生、生长和死亡的过程.而只有依靠生殖繁殖下一代,不断地进行生命的循环,种群才能可持续地繁衍生息,代代不止.生物、不断创新的产品、大到宇宙中的恒星都存在从诞生、成长、成熟到衰亡的生命周期和循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生产企业也必须先投入资金,经过顺序的购买原料、生产和销售成品等三个阶段,接着再投入、再生产和再销售,如此反复不断循环,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企业才能得以可持续地生存.如果在此循环过程中,资金周转一旦中断,企业就会产生各种危机、甚至面临破产.  相似文献   

18.
窃听器是随着上个世纪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并且不断地微型化和精密化。目前,窃听器种类繁多,或体积微小(甚至小于一粒米),或伪装性强,能隐藏在任何物体内,如:电话机、手表、钢笔、领带夹、各种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等等,也许路边的一块石头或树上的一段树枝,就是经过伪装的窃听器。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时代》2006,(4):106-106
最近几年,整合的大潮来势越来越猛。能听MP3的手表、能上网的数码相机、能拍照的手机……整合设备的性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越来越多功能完备而又设计精巧的数码产品在不断带给人们惊喜。下面这款多功能的手机也许在性能方面不是最强的,但是它素雅的外形和独特的创意也许会在这个快捷奏的时代让你眼前为之一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许多孩子,也许受太多饮料广告的影响,也许是对食品营养知识的贫乏,已经分不清该吃什么东西了。每天各种饮料、垃圾食品不断,就是对牛奶不觉兴趣。其实牛奶才是一种近于完美的食品。专家认为,一杯牛奶可以健壮一个民族。2001年,我国人均牛奶饮用量为7.3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