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泛函分析是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分析类课程,因为课程中的概念较为理论、抽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透彻理解与准确把握.运用逻辑科学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论,对泛函分析课程中出现的重要概念进行深度剖析,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逻辑学中关于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定义,比照具体的数学概念,我们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思考与展望,并可依照相关安排设计来开展教学课程实践,以提升课堂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吸收课程中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日益深入,国际社会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众多机遇与挑战,需要借助相关国际组织从宏观层面对其进行治理。经合组织作为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参与该层级教育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治理内涵也实现了从“外延式”向“内涵式”的整体性跨越,具体表现在从“数量的增长”到“质量的保障”、从“强调社会再分配”到“聚焦生产性权利”、从“凯恩斯式人力投资”到“包容性自由主义”三个方面。为实现内涵式治理目标,经合组织综合运用了“项目运行”机制、“认知规范”机制、“弹性说服”机制、“灵活模仿”机制四大治理机制,在推动成员国高等院校结构与形式的深刻改革,提升成员国多元化经费来源的筹资意识,追求质量、公平与效率“三管齐下”的发展理念等维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红”是现代汉语中典型的表事物颜色属性的单音节形容词,而且是单音节形容词中很重要且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类。在传统词汇语义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逻辑语义学理论,以“红”为个案,考察“红+N”二字组合的语义结构关系,能初步建立汉语单音节形容词和后现名词性成分组合的逻辑语义模型及理解模式,为进一步形式化提供语义信息和知识,从而为中文信息处理的词义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师:在一块平坦的草坪上,一根木桩上拴着的一只羊在吃草(大屏幕上呈现羊吃草动画).那么,请大家想想看,小羊吃草的范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  相似文献   

5.
模糊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逻辑和语义学应该如何处理模糊语词和概念,但是模糊语义的逻辑解决方案却给自身造成了难以解答的逻辑困难。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研究方法的转变的分析,即从逻辑分析转向语法考察,文章指出模糊语义研究应摆脱对逻辑化的诉求,回归到我们现有的日常语言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走过70年的光辉历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正是这70年成长历程的生动写照。从这一视角来分析新中国70年发展的历史逻辑,既方便我们认识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更有利于我们深刻把握新中国70年顺利发展的历史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同时,通过总结新中国70年发展的成功经验还可进一步凸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走过70年的光辉历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正是这70年成长历程的生动写照。从这一视角来分析新中国70年发展的历史逻辑,既方便我们认识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更有利于我们深刻把握新中国70年顺利发展的历史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同时,通过总结新中国70年发展的成功经验还可进一步凸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进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博弈论构建制度生成与演变的解释框架,分析从重点大学到“双一流”建设的历程,探讨“双一流”战略如何打破身份桎梏、重构开放竞争背后的动力机制及创新路径,厘清战略演变的制度逻辑,发现:中央政府战略目标转变等外生环境变化提供了增量资源与资源再分配的机会,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动力源;引入地方政府、地方大学作为主要博弈参与者克服了计划资源分配弊端,形成多方参与博弈的开放竞争新格局。在新博弈规则的驱动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等院校逐渐改变其主观博弈模式,集中增量资源大力发展优势学科,为进入“双一流”行列提供内生动力。“双一流”战略取得了较好成效,营造了开放、竞争、动态的制度环境,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模式。未来将面临处理好外部治理与内部博弈之间的关系、一流大学聚集性与高等教育系统均衡性之间的关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双减”是国家教育治理的重要举措,具有明显的“规制性”特征: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实施过程相当严厉、全过程强力监督。实施近两年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给持续推动“双减”形成了较大的阻力。从供需关系视角剖析规制性“双减”遇阻原因主要在于:家庭优质教育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家庭教育需求没有获得积极引导、素质教育需求内生动力缺乏。未来,我们一方面需要继续加大“规制”力度,另一方面需要遵循需求逻辑、干预逻辑和激励逻辑推动“双减”走向“自觉”,并实施结果驱动、资源驱动、理念驱动、方法驱动和制度驱动的五大驱动策略,从而促使“双减”进一步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10.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试图打破传统单位体制中"高校—教师"的"保—报"关系并建立契约式关系。本研究从作为改革阐释者的高校教师的视角出发,透过他们对改革的理解分析聘任制改革的效果。研究以教育学科的教师为对象,基于访谈法搜集数据。研究发现:聘任制改革人残留着单位底色,形式大于实质,"高校—教师"关系发生局部而非全面的改变,绩效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市场营销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首先对大学品牌内涵进行了解析,提出了大学品牌"五层次说"和"标靶"模型,即大学的核心、形式、延伸、期望以及潜在品牌;进而对大学品牌战略构成进行了要素分析,提出了"弓弦箭"模型,包括文化、质量、个性化、整合传播和创新五种战略类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HNC理论的两个重要假设入手,通过“空间”和“概念”的讨论,论述了从语言信息处理理论研究延伸至语言处理研究的意义,阐述了词汇平面的延伸方式,即将HNC概念表达式与“词群-词位变体”理论的词义基元结构式进行对接。并认为这种延伸在工程上表现为面向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语义网建设,在理论上可概括为“概念基元空间到词汇语义基元空间的映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学术系统内部最核心的激励机制,聘任与晋升机制对教师学术活力和大学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深入比较中国“准聘—长聘制度”与美国“终身教职制度”的实践逻辑,可以发现两者在价值预设、“非升即走”的适用范围、筛选机制及配套支持机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缺乏资源支持、名额有限、考核标准频繁变动的情况下,全过程竞争、低留任率和高职业压力成为我国高校教师准聘—长聘制度体系的显著特征。究其根源,我国准聘—长聘制度并非是教师群体基于维护学术自由的共同目的自发生成的,而是基于效率导向的行政逻辑自上而下推行的,不同制度行动者和治理机制之间缺乏适度制衡。在市场竞争不充分、行业协会发育不全、契约观念缺乏的情境下,准聘—长聘制度被异化为高校增强人事管制和提升组织效益的工具,而教师的合法权益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乃至“遮蔽”。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和法律理性,应成为我国高校教师聘用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据此,可从设定合理的留任率、构建公开透明且相对稳定的评价标准和以学术为主导的评审程序、完善针对终身轨教师的培育和支持体系以及退出流转机制等方面着手,重构我国高校教师准聘—长聘制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一个乡镇近30年"钉子户"治理的历史考察发现,以农业税费改革作为大致的分界点,乡村组织在国家推动下逐步从整体支配向协商治理转型。这一转型减少了乡村权力的整体支配运作所带来的权力滥用,以及对农民权利的损害。与此同时,乡村治权的弱化也导致官民难以合作或者通过村民代表协商之后的决议无法付诸实践,陷入"钉子户"无法治理的困境。究其本质来说,协商治理作为一种群众性自治方式,有助于确立新的议事公共规则,保护农民的权利,但是缺乏落实议事公共规则的强制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蒋志明 《上海教育》2010,(10):46-47
2005年,蒲东新区委托成功教育研究所管理当地一所农村初中,开启了委托管理之门。2007年,上海市教委组织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以委托管理方式与郊区农村20所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办学,有效提高了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16.
哲学方法可以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方法,本文从写意方法出发探讨了“代替型”政治与“代表型”政治的权力来源、合法性基础、权力运行机制以及二者与政治宽容的关系,并分析了从“代替型”政治到“代表型”政治转化过程中政治宽容产生的条件以及可能出现的反复。  相似文献   

17.
18.
语文学习长期处于“识记”层面,导致学生“记得住”却“用不出”。扭转此境况,需要从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形成机制与发展过程的视角去探查和检讨当前语文教学。广大语文教师应当从“教材文本”的理解方式入手,用作者与编者的“个体语言经验”来变构和完善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立足“课文语境”,用作者营造的活生生的语义网络和语用实践,去为学生构建活生生的“个体语言经验”;设置“学习情境”,在基于“做事”的语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个体语言经验”。  相似文献   

19.
大学发展中的国家能力指国家运用公共权力建立诸多治理大学发展的制度规范以实现大学发展目标的能力。当把大学发展中的国家能力置于历史背景中考察,就会发现国家通过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的理念和高等教育"后发国家"的实践不断地奠定、积累影响大学发展合法性的根基。从"重点大学"到"双一流"的演进过程勾勒出了一幅"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的大学发展制度的权力上行图,寻构"绩效合法性"成为理解大学发展中国家能力演进路径的重要线索。然而大学发展中的国家能力却使大学发展日益背离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重审大学发展逻辑的回归也许才是"双一流"政策应有的制度思维,或许国家只有在"无所为"的时候才能有效地寻构"绩效合法性",才能真正地达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