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是科学和艺术的统一,这是翻译的本质所决定的。翻译的本质在于翻译的常规性、可授性、创造性、灵活性、艰难性,以及翻译才能的天赋性。之所以人们对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争论不休,是因为人们在考察和研究翻译的时候,割裂了科学和艺术的统一,只注意到了翻译的一方面,而忽视了翻译的另一方面。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只运用科学或只运用艺术都无法完成翻译的全过程,起码不会是一个完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语言翻译规模的不断扩大,翻译数量与翻译类别逐渐增加,译者工作量剧增。提出了基于Web的协作翻译系统设计思路,以协作翻译系统为平台,运用协作理念,设计在线协作翻译模式,重点描述了译者每个环节的任务。针对译者协作和译文校对设计相关模块,基本满足了翻译工作要求,实现了在线协作翻译网络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科技和跨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阐述了翻译理论的基础和翻译实践的前提——可译性,详述了翻译困难和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翻译失败,以便翻译工作者能够更顺利、有效地进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4.
关于英文汉译的技巧,人们做了很多探索和研究。从翻译的质量标准、翻译中出现的问题、翻译中的汉译技巧进行了探讨。我们在翻译中要遵循翻译的质量标准,确保翻译的质量,注意翻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学习并尽可能多地掌握翻译技巧,使译文生动贴切、通达流畅。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发展与现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翻译作为一个新兴的翻译研究领域,目前在翻译学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而相对于影视作品对于社会的巨大影响,影视翻译的相关研究可以说是十分的不足。近年来我国大量引进外国影视作品,影视翻译实践却缺乏相关理论指导。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在影视翻译研究领域起步较早,理论相对成熟和成体系。本文分析了影视翻译研究不足的部分原因,回顾了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介绍了中国影视翻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希望通过对比与学习,引起学界重视,通过与西方学者的交流与学习,早日形成中国影视翻译理论研究的体系和规模。  相似文献   

6.
张淑霞 《池州师专学报》2007,21(2):92-93,101
多元翻译标准的确立促进了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除了文学翻译标准和非文学翻译标准,本文从原文、译者、读者和委托人等方面探讨了多元翻译标准的确立。  相似文献   

7.
知名翻译家江枫翻译了大量著作,他翻译的英语诗歌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世纪也流传颇广。江枫关心中国翻译学科建设,推崇“忠实”和“形神兼备”的翻译观,对当代学界的一些翻译观与翻译实践提出质疑,与诸多知名翻译学者展开论辩。通过梳理江枫的翻译实践历程,分析其翻译理论以及介绍他与其他翻译家的争辩,全面展现这位功勋卓著的翻译家。  相似文献   

8.
鲁迅对翻译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的精湛论述,它几乎涉及了翻译问题的各个层面,这些译论对我国翻译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翻译思想主要表现在内篇和外篇两个层面上。内篇方面的译论包括翻译之难、翻译的标准、翻译的方法及翻译的文体等,外篇方面的论述包括翻译的目的、翻译的功能及翻译批评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对英语成语的理解和翻译。从影响英语成语理解和翻译的上下文语境因素和文化语境因素阐述了如何对英语成语进行辨认,解析,和翻译,并且就其翻译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中国翻译》2000-2004年的论文发文量、学术栏目、作者情况和参考文献等4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表明该刊在翻译理论研究、翻译实践指导、翻译教学方法探索、翻译研究人才培养、翻译研究信息传递等各个方面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我国翻译研究的成果,对我国翻译研究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是国内翻译研究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性非常强的一份权威性刊物,在我国翻译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贺鑫  张怡然 《海外英语》2023,(15):19-21
中华文明的发展离不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是翻译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第三次翻译高潮。这一时期在一些积极分子带领下涌现出众多翻译著作和教科书,成果颇多,涉及多个领域,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对现代翻译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学习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创式翻译教学将西方写作教学的过程教学法的理念和研究创作的行为过程扩展到翻译教学,它增加了翻译课的人本主义成分,丰富了翻译课的内容,促进学生对翻译基础知识更有效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水平和理论水平,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使翻译课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同时,读、写、译、听、说等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和学生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等素质培养的有机融合,实现了教学大纲关于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对纽马克《翻译方法》一书中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在纽马克看来,翻译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最终指导实践。一个翻译理论不应只强调动态对等一个原则,必须考虑到不同的本类型和相应的翻译标准。一般来说,在学翻译中,应特别关照原中的各种形式因素,甚至包括可能时的声音效果。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兴起。但机器翻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译后编辑成为完善机器翻译必不可少的手段。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作为纽马克最著名的翻译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文本的翻译。本文以深海采矿英语为例,探讨如何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指导下进行译后编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从美学角度阐述了电影翻译的美学意义,提出了电影篇名的翻译原则及其与美学的结合,分析了电影篇名与美学结合中用词的选择。最后,本文结合电影篇名的翻译原则和翻译中用词的选择阐明了电影篇名翻译中的美学体现,即精确美、简约美、整体美和幽默美。  相似文献   

16.
模糊语言引起翻译研究中的是是非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艺术再创造,翻译是复制,翻译标准是信、达、雅等命题中的科学、艺术、创造、复制、信、达、雅等都是模糊词,这些模糊词已经引起了翻译研究中的众多是是非非。认识模糊词的模糊特性,限制模糊词可能引起的歧义,用同一种语言说话和理解他人的观点,翻译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翻译的性质和标准,都可以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7.
中西译学理论起源于宗教翻译,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实践分别为中西译学理论提供了理论思想,是其演进、发展的原动力。然而,由于佛经翻译和圣经翻译具有一些根本性的差异,从而使中西译论具有截然不同的特征。中西译论因此有了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之所以古老,是因为翻译的历史,从各地的原始人类以不同的语言作为工具而进行交流的那一天就开始了。之所以年轻,是因为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使翻译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使翻译的研究不断出现新问题,新现象,出现新发展。正因如此,有关翻译讨论,探索的文章书籍才可能源源涌现。说起翻译,未涉足的学者不以为然,以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外语,借助词典,是很容易翻译的,殊不知,这恰好应验了翻译中的一句话,望文生义。因为英语有些词组、成语和习惯说法,表面上似与汉语不谋而合,实际上…  相似文献   

19.
多元、动态、模糊--解构主义翻译观与翻译标准的厘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和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传统的翻译标准过分强调忠实原文和忠实原文作者,忽视甚至是否定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译语的接受环境,流于点评式和随感式的散论,缺乏系统性。解构主义翻译观质疑原文中心意义的存在,肯定了读者的创造性,为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动态性和模糊性提供了审视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三谈     
翻译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译界大都集中讨论归化翻译法,但过分强调归化法而忽视异化法有失偏颇。事实上,异化翻译法不仅创造了许多成功的译例,而且对文化交流贡献良多;在信息时代,其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翻译批评应是阐释性的,不应是规定性的。寻章摘句,吹毛求疵不是真正的翻译批评。翻译标准作为对翻译实践的提炼和总结,必然是抽象和概括性的,不可能是具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