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之绝句     
简媜 《新读写》2011,(6):16-16
春天,像一篇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响,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相似文献   

2.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声。有雷声,有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相似文献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夏乃声音的季节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声,有雷声;有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  相似文献   

4.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声,有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绝句该吟该诵,或添几个衬字歌唱一番。蝉是大自然的一队合唱团,以优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吟诵着一首绝句。这绝句不在唐诗选,不  相似文献   

5.
夏之绝句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已有许久,未去关心蝉声。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于是,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突然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  相似文献   

6.
XIANDAIode夏日,临窗捧读,书香入鼻,蝉声盈耳,我喜欢选择这样一种优雅的读书方式。倦了,伏书而眠,那梦里也一定缀满了蝉的歌唱。身居闹市,难闻鸟语,而蝉声似乎多少弥补了这些遗憾。只不过城市天空下的蝉声显得寥落,远不及乡下的壮阔。我的老家在湘西大山的深处,那里,树木蓊郁,一到初夏,蝉———这名乡间歌手,便亮起了它那不倦的嗓子,一路地唱到清秋。在绿阴搭就的舞台上,蝉们或低吟,或浅唱,或引吭高歌,此起彼伏,成就了一曲雄浑、豪迈的大合唱。从天之涯到海之角,凡有树木的地方,就能听到蝉的歌唱。你可以想象得出,每一棵树乃至每一棵树的…  相似文献   

7.
夏之绝句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已有许久,未曾去关心蝉声.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的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 于是,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突然四面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了一跳.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空中,无法飘点眼前这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卷声音!多惊讶!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就像铁沙冲向磁铁那样.但当我屏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又突然,不约而同地全都住了嘴,这蝉,又吓我一跳!就像一条绳子,蝉声把我的心扎捆得紧紧的,突然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松了绑.于是我的一颗心就毫无准备地散了开来,如奋力跃向天空的浪头,不小心跌向沙滩!  相似文献   

8.
【话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清风微拂,绿树轻摇,一只蝉在树上响亮地叫着。有个行人走路热了,来到树下歇息,凉爽之余,赞道:"蝉声如雨,真美啊。"蝉在树上听到了,叫得更加卖力。过了一会儿,树下的行人感到十分刺耳,道:"真聒噪!"遂用石头击树,蝉慌忙飞走了。途中,蝉遇到了正在辛勤采蜜的蜜蜂,就向它抱怨:"为什么我卖力地唱出动听的歌,人们不但不夸我,反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古诗中蝉的意象:一、“与物心无竞,离尘翼最轻”的高洁之蝉;二、“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的羁旅乡思之蝉;三、“人貌非昨日,蝉声似去年”的离别伤时之蝉。同时指出古诗中的蝉实际上是诗人心中的蝉,是“情化”的蝉。  相似文献   

10.
一、看似容易却艰辛蝉是北方极晋通的一种昆虫,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成语中有“蝉联”、“金蝉脱壳”、“噤若寒蝉”等,诗词中有“西陆蝉声唱”(骆宾王)、“临风听暮蝉”(王维)、“初闻征雁已无蝉”(李商隐)、“寒蝉凄切”(柳永)、“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等  相似文献   

11.
我的《荷塘月色》那篇文章里提到蝉声。抗战前几年有一位陈少白先生———陈先生的名字 ,我记忆的也许不准确———写信给我 ,说蝉子夜晚是不叫的。那时我问了好几个人 ,都说陈先生的话不错。我于是写信请教同事的昆虫学家刘崇乐先生。过了些天 ,他抄了一段书交给我 ,只说了一句话 ,“好容易找到这一段儿 !”这一段儿出于什么书 ,作者是谁 ,我都忘了。但是文中记录的 ,确是月夜的蝉声 ;作者说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 ,那一个月夜 ,他却听见它们在叫。当时我总觉得刘先生既然“好容易找到这一段儿” ,而一般人在常识上又都觉得蝉子夜晚不叫 ,那…  相似文献   

12.
夏之绝句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已有许久,未尝去关心蝉声。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于是,夏天什么时候跨了门槛进来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学史课的时候,突然四周楚歌、鸣金击鼓一般,所有的蝉都同时叫了起来,把我吓一跳。我提笔的手势搁浅在半空中,无法评点眼前这看不见、摸不到的一卷声音!多惊讶!把我整个心思都吸了过去,就像铁沙冲向磁铁那样。但当我屏气凝神正听得起劲的时候,又突然,…  相似文献   

13.
蝉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笔下的蝉有的是诗人化身,有的是报秋的精灵,有的则是借蝉鸣衬幽静,有的则渲染了悲凉氛围和满怀愁绪…… 诗人的自况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蝉居高枝鸣叫,饮露水生存,诗人喻其高洁、尊其品行,借以自况,委婉含蓄表达自我情感. "尊其品格"以蝉自况的诗词,虞世南的《蝉》就是著名的一首:"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声远传,诗人却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独特的视角蕴含着独特的寓意: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自能声名远播,这恰恰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相似文献   

14.
专注的力量     
【寓言故事】孔子带学生去楚国采风,路见一位驼背翁正在捕蝉——他捕起蝉来,就像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轻松自如。"老先生捕蝉的技术真高超啊,想必是有什么妙法吧?"孔子恭敬地问。"方法肯定是有的。"捕蝉翁捋捋胡须,认真道:"捕蝉首先  相似文献   

15.
唐代的咏蝉诗很多,其中以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最为出色,被称为“咏蝉三绝”。虞世南的《蝉》更是把蝉清逸的形象与诗人高洁的品格融为一体。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垂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的下垂部分,诗中以此比喻蝉头部伸出的触须。“饮清露”写蝉的生活习性,暗含生性高洁、清雅之意。次句写蝉声因桐“疏”无阻隔而远传。三、四句随次句而下,水到渠成,有“桐”所以“高”,有“流”所以“远”。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晴之笔,一“自”一“非”,一正一反,告诉人们品行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藉而自能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16.
捉知了     
寂静的春天意味着大自然受到了伤害,不够喧闹的夏天也是一样。已经多年听不到蝉的叫声了。蝉不是益虫,它的叫声枯燥单调,算不得动听,甚至可以说是噪声,可没了它的夏天,还叫夏天吗?对少年时的我来说,蝉声只是提醒夏天来到的闹钟。那时没有这么多的高楼。我住的大院里,房前屋后都是浓荫遮蔽的大树,循着声音,从我家的窗户,就可以清楚地看见趴在树权上的蝉。蝉当然是书面的说法,我们叫它知了,这称谓自然是模仿它的叫声,不过我们更习惯把知了念成"叽了"。不甘寂寞的知了,长而扁圆,颜色黢黑,身体溜光水滑。身上的翅膀  相似文献   

17.
一、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西与南是两个对比很鲜明的方位名词,虽在诗中用意各不相同,但终给人对照之感;蝉唱(物)与客思(我)也是两种不同的景况,蝉在窗外唱,客在室内思,物(蝉唱)与我(客思)尚处于两种显不同的境地,物尚是物,我尚是我,物、我尚两立也。 “哪堪去鬓影,来对白头吟。”这一句,是蝉唱(物)已引起了客(我)的注意(物作用于我),而  相似文献   

18.
夏之绝句     
简媜 《初中生》2012,(14):1
正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已有许久,未曾去关心蝉声。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  相似文献   

19.
每次教读《荷塘月色》,都有学生就课文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提出疑问,那个句子是这样写的:“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说最热闹的要数水里的蛙声,无可非议,但要说数树上的蝉声热闹,总觉得有些不妥。因为据蝉的生活习性和人们日常的观察和调查,蝉到了晚上,似乎就不再呜叫了;宋瑞庭先生在《(荷塘月色)一疑》(《中语参》1999.8-9)中谈到此问题时也是大惑不解;即便是朱自清先生自己,自此文一出,如此质疑的信函亦是纷至沓来,为此,他还专程走访了高中老师,大学教授,昆虫专家,但都不了了之。  相似文献   

20.
夏之绝句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 已有许久,未去关心蝉声。耳朵忙着听车声,听综艺节目里的敲打声,听售票小姐不耐烦的声音,听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哑哑的秘密声……应该找一条清澈洁净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为我听不见蝉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