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推进,社会阶层急剧分化。这是符合世界潮流发展大趋势的进步现象,这种变化对中国政治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构成多元化推动了我国“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过程,推动着我国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并且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总趋势是有利于政治稳定的。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应适应阶层分化趋势,采取适当措施,推进中国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阶层分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要发挥它的价值导向和激励作用,就必须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化解各阶层之间的矛盾,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去构建人们的精神家园,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以增强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社会阶层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加深,深受其影响的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状况随之发生了诸多变化。大学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储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而研究日益壮大的新社会阶层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对策成为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与政治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社会阶层希望获得政治认同、实现政治公平以及实现政治领导的政治诉求,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传统官本位政治文化向现代民主型政治文化、传统封闭型政治文化向现代开放型政治文化以及传统家族伦理型政治文化向现代公共理性型政治文化的转型;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在我国政治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中享有较高的历史地位,起到了发动机、催化剂和指明灯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迅速发展在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挑战.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要顺利有序地实现,必须对其进行制度化建设.制度化建设的研究包括制度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基础条件、基本途径、基本目标和长期性的探索.只有完善了相应的制度建设才能趋利避害,避免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负面影响,使之向规范、科学、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社会阶层的有效政治参需要构建一种有效的社会适应机制;总的来说,这种社会适应机制的构建必须以"公共精神"的认同性整合为先导,以"科学发展"的功能性整合为契机,以"社会管理"的制度性整合为重点。  相似文献   

7.
在新中国已走过60年的历程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也不断发生分化。原有的社会阶层结构正处于剧烈的重新分化和重新整合过程中,新的社会阶层结构正在形成,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因此科学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及各社会阶层地位变化。研究探讨我国在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历史进程中保持社会的稳定,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学把握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是进一步推进新的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总的来说,政经互动规律、分层渐进规律以及发展创新规律构成了我国新社会阶层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社会阶层有效的政治参与需要构建一种有效的适应机制;总的来说,这种适应机制体现为宏观层次上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合理发展,中观层次上体现为实施"先富"帮"后富"的共同富裕的基本政策,微观层次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分别构成了我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的模式维持机制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核心内容、力量源泉以及总体原则。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与大众体育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反映到社会结构变迁上,就是逐渐形成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大众体育活动的阶层分化倾向.由于这种变化是悄然而至的,并未引起体育界的普遍关注.采用文献法探讨了当代中国大众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以社会分层理论为立论基础和研究基点,提出了公共体育服务"层级化"的观点,文章在分析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认为,以具有多元化体育需求的公众为服务对象的公共体育服务,需要具备实效性、适切性、均等性的特征。基于这样的现实,公共体育服务的"层级化"要在规划设计层面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地气"的结合,在政府角色层面"掌舵"与"服务"的统合,在体系运行层面坚持"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可从拓宽公共体育服务来源、依恃中西方社会分层理论、进行"层级化"的规划设计和统筹布局、建立"政府+社会"的评价反馈机制、建立配套制度6个路径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的层级化。  相似文献   

13.
影响与启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体育消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归纳法、演绎法和逻辑分析法,回顾了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三次大变迁,总结了社会阶层分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对社会成员意识与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成员体育消费阶层特点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为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发展体育产业提供了机遇.可以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对中国体育消费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应该从阶层调整的角度制订促进体育消费的政策,利用阶层差异进行体育市场细分及定位,根据阶层的流动性及时进行产品创新,根据社会阶层的代际继承性培养和提高体育消费者的忠实度等以促进当下中国的体育消费,并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对体育消费扩大可能的阻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促使中国社会阶层发生了分化,体育作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它在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育职业化改革和市场化的推进使得在体育从业群体中形成了不同的获益群体,体育不仅为职业体育从业者创造了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机会,而且使得益于职业体育发展的体育明星能够迅速步入社会上层。对于广大体育参与者而言,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增进健康,体育成为了诸多社会阶层维持现有阶层状况的重要保障。而逐年不断递增的退役待安置运动员则是体育改革过程中利益相对受损群体,竞技体育的高淘汰率和高风险性成为体育专业运动员步入社会贫困阶层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5.
以文献研究为主要方法,对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进行综述,结果显示:社区体育研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时间较早,但立项数量偏少;社区体育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较多,但高质量论文比例仍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体育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社区体育的相关关系、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等方面;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成果较多,而微观层面(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相对较少。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社会分层,并从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主要内容、主要方法等方面阐述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对小城镇体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理的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是影响小城镇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篇文章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东中西三地区的16个小城镇体育与社会分层和社会保障关系进行了探讨。小城镇体育使部分居民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流动使小城镇各阶层对体育的认知和行为有了相应的变化和发展;体育是个人凭借"获致性因素"向上层流动的捷径之一;小城镇"反哺式"依靠子女养老的比例仍不小,"反哺式"方式使被养者坚持力所能及的锻炼。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大众传媒的急剧变革,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社会变革呼唤着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把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整体进行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针对社会变革中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归因分析,探求更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对策,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8.
老子怀着对时代、社会和百姓的忧患意识,以道体为前提,以自然、无为为价值原则,以圣人与百姓的关系为主线,提出了道家与众不同的社会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愚民"、"弃智"思想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探讨广州市不同社会分层下社区居民的体育参与情况,为居民进行合理的体育参与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结果显示,(1)不同社会阶层人员参与体育的目的不同,以健身为目的最多;(2)体育参与项目上,小球类项目、跑步、散步和广场舞最受欢迎;(3)健身房和小区广场是最受欢迎的体育参与场所;(4)体育消费水平与收入存在相关,收入高的阶层人员其体育消费高;(5)对体育重要性的认知上各阶层存在显著差异。提示社区体育需根据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居民开展项目、组建场所,不断提高不同社会阶层人员的体育参与,达到提高居民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转型期的政治心理与政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影响个体政治心理的形成 ,使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考验 ,但也为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构建全社会网络化的政治教育应是我们的意行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