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目前设施栽培中存在的种植种类单一、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保护地生产中土壤连作障碍、温室内药害等问题,分析认为是造成设施土传病害加重的主要原因.受古代太阳曝晒土壤启示,借鉴国外土壤曝晒技术,依据当地光、热、季节等优势,发展以单膜覆盖、双膜覆盖、覆膜与其它技术相结合的日光辐射处理技术防治设施土传病害,是一种作业简单,不需特定工具,安全环保、廉价、杀菌明显、促进作物生长、易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生物措施防治土壤盐渍化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半干旱灌区土壤的次生盐渍化已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盐渍土的分布状况,次生盐渍土形成缘由和各种治理措施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生物措施治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机理,即灌水在盐渍地脱盐中起主导作用,茂密的植物地上冠层减缓了土壤的积盐速度,植物吸收的土壤盐分随着收获而被移除,植物地下根系改善了土壤的理化、生物学性质,有利于土壤的脱盐和减弱土壤的盐碱性;最后,简要回顾了国内利用生物措施治理盐渍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豆禾混播防治土壤退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走向设施栽培和集约化生产的新模式,栽培作物类型也从单一的蔬菜发展到花卉、水果和中草药等多种类型。由于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等连作障碍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主要从土传病害、自毒作用、养分不均、土壤退化、人为原因等方面对设施栽培土壤连作障碍产生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并从农技措施、合理施肥、科学灌溉、轮作换茬、嫁接栽培、土壤灭菌、生物修复7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修复措施,以期为农业生产中设施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土壤盐碱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盐渍化土地超过1亿公顷,约占全球盐碱地面积的10%,对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农牧业生产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我国盐碱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特别是甘肃省河西走廊等重要粮食产区,因灌溉引起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测定包括硝态氮在内的设施土壤有效氮含量,采用碱解扩散法,设置标准土壤中添加NO3--N的加标回收试验和设施次生盐渍化土壤有效氮检测试验,比较了硫酸亚铁和锌-硫酸亚铁2种还原剂对NO3--N的还原效果.结果表明,硫酸亚铁对NO3--N还原作用不明显;锌-硫酸亚铁还原能力相对较强,但不完全,加100和250 mg/k...  相似文献   

6.
《滨州学院学报》2018,(2):61-65
为了解滨州市典型平原引黄水库对周边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影响,以思源湖和三角洼水库为例,采样测定了0~20cm、20~40cm、40~60cm、60~80cm不同剖面土壤Cl-、Na+等7种离子浓度。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化学型主要为Cl-Na型,且土壤底部离子总量均高于上层,表明未因为水库蓄水的原因,而出现周边土壤离子大量迁移到表层土的现象。土壤中Na+、Mg2+、K+、Cl-、SO2-4随水迁移,是造成周边50m范围内土壤出现轻微次生盐渍化的主因。思源湖水库周边土壤渗透性好,对周边土壤的影响程度要大于三角洼。总之,两个引黄水库对周边土壤盐渍化有轻微影响,但生态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7.
为完成温室环境土壤盐渍化程度快速现场检测,采用基于土壤电导率和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土壤盐渍化的定量关系描述技术,建立了一套用于现场表征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快速检测系统。首先,对土壤盐度进行定性分析,应用电磁感应方法测度土壤盐渍化程度,通过测量电导率推出原生磁场和诱导出的次生磁场的相对关系,进而推算出土壤盐渍化程度。接着,基于土壤在可见光、红外和微波各波段的反射特性,将光谱图和TM数据结合得到盐渍化影像。研究采用了TM数据作为土壤盐渍化的基础图像,通过几何精校正映射至实际地物点。为了提高影像识别率,采用了精度和稳定性比较高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法,并给出了测度公式。从对土壤的试验结果看,以电磁特性和光谱特性来综合评价土壤盐渍化程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调控措施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土壤有害微生物增加,土传病虫害加重、土壤养分不均衡、土壤次生盐溃化、土壤酸化和植物自毒作用等方面综合分析设施蔬菜连作的障碍主要原因,提出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调控措施,并论述设施蔬菜连作障碍今后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盐渍化是指水灌地由于盐分积聚而缓慢恶化的过程。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0%)时,形成盐渍化。据专家介绍,土壤的盐渍化是由于强烈的蒸发积盐在地表形成的盐碱土。具体到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大致有两方面因素导致土地盐渍化。  相似文献   

10.
盐渍土水分下渗能力及水盐动态运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盐渍化土壤水分下渗规律、水分下渗能力及水盐动态运移过程,设计了土壤剖面分层定水头供水及土壤剖面变水头供水下渗实验。测定不同层位土壤水分下渗率、含水率、孔隙水溶液电导率及土壤体电导率等参数,进行入渗条件下水盐动态运移规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盐渍化土水分下渗规律可由积水入渗Kostiakov模型进行刻画;浅层0~40 cm土壤相对于深层40~60 cm土壤具有较强的拦截和贮存入渗水分能力;盐渍化土壤盐分变动带位于浅层0~40 cm,且20~40 cm深度的土壤盐分波动幅度较大,深层40~60 cm土壤孔隙水溶液盐分向下运移的通量与土壤体盐分对其的补充量达到动态平衡,水分下渗过程中深层土壤孔隙水盐分含量相对平稳。实验结果为盐渍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