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每年的《考试大纲》下发,到高考期间的三个月.老师讲析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肯定是围绕《考试大纲》不厌其烦地说明知识点。就像文章的关键词一样.学生听得烦了,老师讲得更是烦了。但是俗语说的好:“淹死的是会水的。”所以学生还是应该认真领会老师所讲的每个知识点.切不可自以为是。  相似文献   

2.
知识目标体系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和《普通高考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命题、考生复习和教师指导学生复习的重要依据及三者协调统一的关键性文件。新课程下生物学科高考知识目标体系的构建应从《考试大纲》知识点的确定、限定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用"行为动词"规范"知识点"要求的层次、制定知识目标体系框架等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考试大纲》是考试的指导性文件,不但是命题的根本依据,更是学生复习备考的惟一依据。学生应该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了解各知识点的考试要求(了解、理解还是综合应用),并且逐条落实,不遗漏考试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4.
今年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向老师抱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第13题(简称“滇王之印题”)、第37题(简称“民族主义题”)第三问、第39题(以下简称“全国卷Ⅰ东盟题”)的第四、五、六问超出了《考试大纲》的范围,属于超纲题。这些题目“超纲”了吗?笔者拟对此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从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命题的范围一直遵循《考试大纲》,但又不完全拘泥于《考试大纲》的思路,在对《考试大纲》范围外知识点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陈东 《安徽教育》2013,(4):51-51
<正>一、抓《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考题学生首先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明确它们对知识点、能力的要求,并结合具体实例有针对性进行训练。不少化学试题能从《考试说明》里找到影子,学生要做的是大胆地剔除大量的偏题、怪题、难题,避免随意的扩展或深化内容,明确训练的重点和方向,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第一轮复习 分解动作:夯实基础。培养能力一、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对考试内容做到胸中有数《考试说明》是地理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地理复习的依据,因此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可以全方位地了解高考命题的有关事项,对《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做到了如指掌,对要达到的能力要求做到胸中有数。研透《考试大纲》,再参照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便可分析出哪些知识点考查的重现率高、哪些知识点的重现率低,对比分析当年出现的概率有多高。只有这样,复习才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又到了考研的备考季节,同学们手中已经拿到了《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面对着这10万字的大纲,面对着大个方面林林总总的复习材料,有的考生会茫然无措。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应考,我们特请著名政治考研专家,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娅老师把新大纲解读、梳理一下,特别是新增加的知识点,应该好好地把握。  相似文献   

8.
高考复习已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2008年高考考试大纲近日也已经正式出台。如果说《考试大纲》的调整与变化是老师应该吃透的内容,那么学生应该从《考试大纲》中了解些什么?如何利用考纲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9.
学生读书一定会有考试,初三、高三面临的中考、高考,更是关乎人生前途的大事。然而,在教学备考过程中,总有许多老师为学生学科能力差而苦不堪言。刚刚复习过的知识,刚刚讲过的题型,学生似乎已经弄得清清楚楚了,然而,一到考试中,学生又总是思路不畅,老毛病常犯。老师是教而烦,烦而累;学生是学而昧,昧而厌。  相似文献   

10.
高考复习已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2008年高考考试大纲近日也已经正式出台。如果说《考试大纲》的调整与变化是老师应该吃透的内容,那么学生应该从《考试大纲》中了解些什么?如何利用考纲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1.
2013年课标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与所有备战2013年高考的老师、考生如约见面了。作为高考命题的根本性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历来都是考生关注的焦点。可是,你读懂《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了吗?怎样才能从内容繁多的《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中挖掘出更多有效信息……凡此种种。皆为许多考生颇为纠结的问题。为此,本期特邀23位高三一线名师为考生全方位解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剖析背后的深意,支招备考冲刺。  相似文献   

12.
现行高中政治学科的《考试大纲》中有四个考试知识点: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融资、纳税人和负税人,因为教材中没有对这几个考点做明确的讲述,所以往往被老师和学生所忽视,有些省的高考试题有所涉猎,学生回答的大多不理想。对之,必须进行拾遗补救。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依据。认真研读《考试大纲》,了解考纲的变化,有利于增强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的针对性,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去年相比,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2007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考点数量并无太大的增减,只是知识点提法有些变化。  相似文献   

14.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科学依据,是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师生应时刻遵守的纲领,随着教材内容的不断变化和地方性教材的逐渐出现,一纲多本的现象日益普遍,因而只有认真研读《考试大纲》才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复习备考中的盲目性,把握命题方向。一、认真研读并落实《考试大纲》中的各项要求高考复习中,依据《考试大纲》,把它规定的各个知识点分别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落脚点,然后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分层次落实。如,2006年《考试大纲》关于常见单质及重要化合物有这样的叙述:"以Na_2O_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招生考试通讯》2013,(3):29-30
《考纲》风向标 对比2012年、2013年的课标版历史《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关于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包括考核目标与要求和考试范围)的表述完全相同,《考试说明》中的样题也没有变化。它体现了近几年高考历史“在稳定中求发展”的命题原则。考生应紧密结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中的考点对主干知识进行复〉-3,同时逐一核实知识点,避免出现知识漏洞。  相似文献   

16.
《考试大纲》作为高考的指导性文件,一经发布便会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关注,很多一线教师将解读《考试大纲》作为高考复习备考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很多学科期刊以及教辅读物中发现,对《考试大纲》的解读多是仅从指导考试复习的角度切入,忽略了其与教学的关系,难免有失偏颇。本刊有幸约请到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巫阳朔老师,从多个层面对《考试大纲》进行深入说明,希望能帮助广大读者正确认识、把握《考试大纲》。  相似文献   

17.
《招生考试通讯》2013,(3):20-20
在复习中,考生应以《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全面复习各知识点。对主干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有具体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8.
《招生考试通讯》2011,(3):17-20
2011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与2010年相比较,没有任何变化。事实上,比较分析近三年新课标物理《考试说明》,在模块设置、知识点的个数、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这充分体现了命题稳定性与连续性的特点。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对每个知识点都要进行仔细分析研究,不但要明确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9.
《考试大纲》作为命题、考试的依据,它是每年考生、老师备考时最重要的指导.而《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大纲》的出台,让我们感受到在高考始终贯彻考查知识,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原则的同时,在新出台的《考试大纲》中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查.因为2004年广东、海南、山东和宁夏4省参加新课程改革的考生将于2007年参加全国统一高考,2006年高考作为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衔接的关键一年,其高考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从《考试大纲》中提取有效的高考信息是高考备考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0.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的2007年高考《考试大纲》(理科·课标实验版)要求“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这是历年来的《考试大纲》所没有提到、要求的知识点.在2007年备考中应重视对化学平衡常数知识点的复习,洞悉化学平衡常数命题的一般规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