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涛 《陕西教育》2009,(12):10-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里,把“阅读教学”定位为一种“对话”.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折射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光。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流.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两个要素:第一,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师生是平等的;第二,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文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学生和教师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对话教学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有意义的交流,在师生经验共享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形态.化学对话教学的实施主要从六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自我反思对话;学生自我反思对话.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互动”.是教师、学生凭借“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只有真正进行师生平等的、全方位的对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课堂互动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4.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以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为目的,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其中的“对话”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自我对话、师生与环境对话、师生与社会对话,它们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带来的教学变革之一就是变讲课为对话 ,《语文课程标》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表明 ,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 ,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这种对话分为两种 :学生与文本教材的对话 ,包括对文本的理解、欣赏与批判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地进行精神交流 ,实现这种对话 ,它要求教师的 ,不仅要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悦纳学生的情怀 ,更要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提出:“思想品德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它强调教师、学生、文本都是教学过程中独立的主体,注重教师、学生、文本间双向沟通、交流与互动。平等对话的核心价值在于师生共同面对话题,平等交流,真诚沟通。有了对话,课堂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激荡着情感的活力,充满着和谐的气息。  相似文献   

7.
黄沧波 《教师》2013,(9):92-92
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双方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倡“对话式”的教学,达到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自由交流。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言:“教学的根本意义是交往与对话。”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对话,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是师生之间一系列互动的外化,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狭义的“你说我听”式的语言交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致力于营造对话的氛围,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一、与文本对话,自主感悟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  相似文献   

9.
闵洪波 《教师》2012,(30):51-5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一种“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师生在互动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阅读教学中的互动是发生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对话,作为一种特殊的课堂交往方式,无疑是新型课堂人际关系重构的有效手段,它体现了现代课堂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民主、平等、互动、交流。传统语文教学是“独白”式教育,它忠诚于学科,却脱离了学生,进行着表演,却没有了观众;体现了权利,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效率,却忘记了意义。针对这种种弊端,依据教育交往理论,新课标精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学,其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它也是师生与文本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对话。这种互动对话作为阅读教学的新形态,既昭示着民主和平等,也彰显着个性和人性,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保证师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平等,关键是要构建民主、平等的“对话场”,即创设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拉近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构建生生之间的对话平台,疏通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渠道.把握师生之间的对话主题,让语文课在对话中“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仔细分析,大家都清楚了“对话”的基础是民主、平等,“对话”的主体是文本、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学时试图以“对话”为契机,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蹲下来和学生平等对话,倾听学生的思想,力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把课堂建构成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快乐地、创造性地学习,真正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前提课前,教师必须先和文本对话,即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主旨。教师只有把教材读通、读透,对文本有清晰的轮廓,才能和学生交流。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还在于反复地诵读与思考。“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不仅是要求学生,对教师也同样有…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通过对话,才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只有通过对话,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使他们充分感受到自主的尊严、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16.
一、“对话”的前提是教师实行教学民主“对话”的本质是师生间平等的磋商与交流,而“对话”的前提是教师实行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教学气氛。没有教学民主,就没有“对话”可言。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以“权威”自居,“师道尊严”至上,教师主宰课堂,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只能听之任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唯师是从”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纲要倡导“互动”教学,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目的是确立师生在教学中的平等地位,这首先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意味着应与学生平等对话,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结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参与热情的高涨,创造性的解放。“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为“对话式”教学。它是对话主体间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对话中,教师…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强调课堂师生互动,其中要有老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但在教学实际中却并非如此,如何实现对话,让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实际中,学生因年幼而少知识、少经验、少方法,相对教师,他们是稚嫩的“对话者”,学生因此敬畏教师和文本,我们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传道解惑”的权威地位中走出来,在对话中,即使学生认识有误,也应在平等的对话中被揭示,不应在肆意…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辑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是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对话者之一”,“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由此可见,新课标明确要求和倡导多元对话式阅读教学新策略。那么,什么是多元对话式阅读教学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从言语交际学来看,是交际双方彼此间的言语互动,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