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中,"浮力"这一节的教学设计添加了新的内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改变了部分内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教材内容的改变更加符合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认知程序,也使得教师必须浮力的教学设计加以改变.新的教材使得浮力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所偏移,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成为本节的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成为本节的重点.现就如何在教学中处理浮力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如图1所示,量筒内装有水,水的上面是油,油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一种看法是,油只受到水向上的支持力,并不受到水的浮力。理由是,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应等于油排开水的重量,而图1中的油并没有排开水,所以就不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相似文献   

3.
廖东明 《物理教师》2002,23(8):22-23
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在初中力学中 ,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 .如果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就易出错 .为使学生理解透彻 ,本文对浮力难点的突破作些探索 .1 从实验上突破首先依照教材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即F浮 =G排=ρ液 gV排 .然后讨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由阿基米德原理数学表达式知 ,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而与其它因素 (如构成物体的物质、空心与实心、形状、放置方式、浸没时的深度 )无关 .认识这些“无关…  相似文献   

4.
《浮力》教学中能否合理地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并做出科学正确的假设,是能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从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关键.不同版本教材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所设计的教学情境是不同的,通过分析各自的情境设计,可以设计出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学习情境,选择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一得录     
阿基米德定律是流体力学里的一个重要定律。其内容是:“浸在液体里的物体要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显然,这个定律的基本内容在于确定浮力的方向和大小。然而是否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一定都受到浮力呢?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得从浮力的成因谈起。  相似文献   

6.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76页“浮力的大小”一节中,指导实验如下: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装满水的塑料袋在空气中的示数;再测出其浸没在水中的示数。由此直接得出:浮力大小等于塑料袋中水的重力,等于装水塑料袋排开水的重力。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这个实验在得出前一个结论(浮力大小等于塑料袋中水的重力)后,没有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而直接得出了后一个结论(即:将浮力大小等于  相似文献   

7.
笔者结合各种版本教材资源对"光折射时的规律"和"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两个实验进行了创新,实验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设计思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浮力》一节,主要由"浮力的存在"和"浮力的大小"两部分组成,以密度、力、二力平衡等知识为基础,综合性较强.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浮力的体验,但这些体验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抽象与概括,学生只凭粗浅的观察分析,形成了一些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前概念,以致成为学习浮力知识的思维障碍.基于此,在"浮力"教学中,可以让  相似文献   

9.
不管是哪种版本的教材,在讨论浮力时都会要求学生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因为课程标准中就有"认识浮力"的要求. 浮力实质上是由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而产生的.但浮力产生的原因一直是教学一个难点,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实验演示到理论推导两种途径来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葛汉洪 《物理教师》2023,(3):35-38+43
从核心观点、基本条件、组织原则3个方面简介了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根据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别确立了苏科版教材浮力一节中浮力概念、浮力方向、下沉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的认知固定点,并阐述了如何应用认知同化,帮助学生排除干扰,促进学生意义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数学的教学,借用化学科术语来说,是一个"稀释"的过程。教材本身就是浓缩的产物,是众人智慧的结晶。教师应该深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材为什么要引入这些内容?教学中又应如何对教材进行"稀释"处理才符合科学性的要求,包括正确体现数学的本质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材是可供我们加工和创造的,只有将教材的逻辑序列、认识序列、情感序列和学生认知水平高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初中物理阶段,“浮力”这部分内容是重点,是学生力学部分一个比较大的坎儿,而“浮力”这一章的核心内容是“阿基米德原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浮力问题的解决中,由于缺乏对“浮力的形成原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两个问题透彻的理解,导致认知模糊,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和错误:有部分学生认为浮力的大小与体积大小直接相关,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有部分学生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密度小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有部分学生认为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一定相等。这些认知上的误区都是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认识不够深刻导致的,我们的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将这些问题搞清楚,那么如何深化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呢?就该话题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笔者的思考,望能有助于教学.  相似文献   

13.
陈天侠 《成才之路》2010,(23):82-82
一、写成功与不足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的教学目的。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分析性地记录下来。例如:“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的难点。备课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变一课时为二课时。课后的反思写着:本节课用了2课时,第一课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朱家亮 《考试周刊》2014,(66):135-136
<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现代科技材料融入到教学之中,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具有现代化科技意识并掌握现代科技的人才是最为重要的。下面,我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初中物理中的情境教学。一、教学中穿插精彩而简短的故事。课堂中引入故事很容易唤起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在引入课题的时候。在"浮力"教学中,首先用"曹冲称象"这则故事设置疑问:为什么水达到同一刻度就表示石头的重量等于大象  相似文献   

15.
"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教学主要是在这种以"对话"是教学活动为重要特点的网状关系中进行的。语文教师在对话式教学活动中,要乐于与教材搞好对话,善于引导学生与教材搞好对话,善于引导学生与老师搞好对话,善于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搞好对话,让对话式教学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其中"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含义是什么呢?不管物体的下表面是不是完全与液体接触,只要物体浸入液体中都是阿基米德原理中的"浸在"吗?下面通过四种情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交变电流中"理想变压器"一节的教学,由于教材中没有做详细的证明,就直接给出了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存在一些思维认知的盲区。文章基于理想变压器的条件,详细解释了理想变压器在空载时原线圈电压和电流不为零情况下输入功率为什么为零,并给出了原副线圈匝数比等于变压比的公式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18.
例:有一正方体铅块浮在水银面上,如图1所示,若再用水把容器倒满,铅块所受浮力将怎样变化? 不少学生在做这道题时,往往会得出:浮力增大、浮力减小和不变等几个答案,并都有其理由。现列举分析如下: 一、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容器中倒满水后,铅块排开的液体增多,所受浮力就  相似文献   

19.
陈天侠 《成才之路》2010,(21):87-87
一、写成功与不足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的教学目的,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教学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分析性地记录下来。例如,“阿基米德原理”是物理的难点,备课时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变一课时为二课时。在课后的反思中我写到:本节课用了两课时,第一课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第二课时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通过对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受浮力的探究,认识浮力。(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以及"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