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石家庄市档案馆里,有一张“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头像素描的照片,仔细辨认,落款处写有“一九五0年十月五日上午七时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悲鸿”字样。这张素描写实、传神,风格很像徐悲鸿的作品。但由于不清楚这张照片的来历,而且多年以来谁也没见过素描的原件,照片上的字迹已被他人描写过,所以真伪难辨,以至这张珍贵照片尘封多年。  相似文献   

2.
抓拍,是新闻摄影一种基本的拍摄方法。抓拍就是在新闻事实发展的过程中,不经过导演摆布或组织加工,所抓取的典型瞬间。抓拍的人物照片有其独特的魅力。1980年以来,全国的新闻照片评选获奖的人物照片,可以说明这一点。抓拍的人物照片,给读者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真实可信有的人拍摄人物照片,为了追求理想的构图和生动的造型,将报道对象进行不适当的组  相似文献   

3.
最近,老朋友对我“要求”:你在新闻摄影的岗位上干了几十年,也有不少“经典”作品,能否对年纪轻的记者、通讯员、摄影爱好者介绍介绍,拍好作品有什么诀窍?我笑道:“理论上没有很好总结过,实践经验就是多拍、抓拍,抓身边发生的趣闻。”老朋友说:“在许多场合,我们摄影受限制,摄影记者身份特殊,领导活动跟着跑,天灾人祸到处拍。有些专业报刊讲的我们也学不了。你讲些共性的,好吗?”我说:“社会新闻人人都可能碰上,碰上了就可以抓拍。抓拍是要有机遇的,机遇对每个人都一样,不分记者或者摄影爱好者,都是公平的。身边的新闻,碰上了,抓拍到了,就可能是好作品。”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抓拍到的作品,我介绍抓拍这张照片的经历,你能悟出摄影采访的共性吗?1981年5月6日上午十点左右,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门前有几堆人围着。忽然,一个家伙慌慌张张地从人堆中挤出来,向对面的汝南街狂奔,紧接着许多青年人也向对面追了过去,还高呼:“捉牢伊! 捉牢伊!”我敏感地意识到这里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立即挤进未散完的人群打听,原来是发生了一起拦路抢劫案。受害者是位年迈的老人,因为强人狡猾,乘人不备,滑脚逃跑了。光天化日之下,竟有谋人钱财的败类,谁不义...  相似文献   

4.
抓取典型瞬间,是新闻照片成功的秘诀。怎样抓拍好典型瞬间呢?首先,要对抓拍对象有全面面深刻的了解,以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深入到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生活中,选择抓取最精采的一瞬。我拍摄的《同享》,就是在云南前线采访时,事先了解到某部三连指导员聂文俊爱兵的故事,故而在一次战斗间隙,抓拍到他同战士轮抽仅剩的半支香烟的瞬间情景。这张照片全国数十家报纸采用。  相似文献   

5.
有些新闻摄影作品,使人看后心情激动,难以忘怀。而有些摄影作品,则让人看后觉得平淡无味,难留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我看主要是典型瞬间形象的选取问题。每一幅真实生动、情景交融的新闻摄影佳作。无不是准确地抓取了典型形象的精彩瞬间。多年的新闻摄影实践使我感觉到,在新闻采访拍摄现场,有时是非常感人的场面,但由于在采访前,没有一个对采访人物或事件全面的了解、分析、判断的深刻认识,而只是在现场盲目地去抓拍,就很难抓拍到精彩的瞬间形象。如果在采访前,对被拍摄对象在头脑里有一个整体的考虑,并对人物或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熟悉  相似文献   

6.
抓拍的具体方法艺术无定法,抓拍的方法也没有什么死规矩,但大体的规律还是有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一、关于抓拍的对象: 抓拍联系着两个方面:一方是摄影者;另一方面是被摄者。抓拍是否顺利,成果如何,受着这两个方面的制约。有时感到很轻松、很顺利地就抓拍到生动照片,有时却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拍不成,即使拍了也不  相似文献   

7.
我拍新闻图片,有空常读一些摄影理论文章。对于拍新闻图片能否摆布的问题,一些老摄影工作者强调要抓拍,反对摆拍;一些中年摄影工作者实际上经常摆拍,在理论文章中却不敢直说。这样,弄得我这个青年摄影爱好者一度思想上矛盾重重。还好,我学什么总有个“学不好,心不死”的劲儿,自己拿上相机到处跑,有时抓拍、有时摆拍,各种方法都要试一试。我曾跟一位艺术摄影老师学习,他认为新闻片  相似文献   

8.
采访作为一门学问和艺术,是新闻界许多学者研究的课题。艾丰同志的《新闻采访方法论》已经从理论上对新闻采访业务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但是随着电视事业飞速的发展,电视独特的功能又赋予新闻采访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我曾就人物片采访是否需要导演的问题请教过一些行家里手,结果得到完全不同的两种结论。正好我要到苏州拍一部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有一部分是属于非突发性新闻的拍摄采访,就是在事前得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及采访对象的新闻事件。如政治、经济、文体、人物、会议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这类新闻的采访拍摄有它自己的特点,因为在事前可以制订拍摄计划,确定采访对象,查阅背景资料,所以摄影记者有较充分的准备时间。由于非突发新闻事件具有事前预知的特点,所以摄影记者可以事前准备,从容采访,相对于突发新闻的现场抓拍采访,则显得容易了一些。正因为这个原因,使得许多摄影记者重视突发新闻,轻视非突发事件采访拍摄,这是当前新闻摄影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摄影采访、图片编辑实践,就非突发性新闻的采访拍摄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在石家庄市档案馆里珍藏着一张照片,记录了绘田大师徐悲鸿在1950年为当时一位子弟兵的母亲田的素描小品,照片中的这张素描作品在1988年北京出版社和徐悲鸿纪念馆出版的《徐悲鸿画集》第五集——(素描部分)可以找到.这位母亲叫戍冠秀,1944年2月,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授予她"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是当时家喻户晓的名人.徐悲鸿为她田像,采用了他先前在西方学习的写实手法,人物刻田真实传神,很好地体现了西方传统审美中追求的务实求真的艺术精神,同时,我们从他松软灵动的笔法中又分明看见东方独有的绵绵不绝,欲说还休的精神气质,我想这种中西绘画艺术精神的汇流和结合正是研究中国当代绘画审美取向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抓拍就是在被摄者不受干扰限制的情况下,快速地拍摄出瞬间的影像。抓拍是表现新闻事件的主要方法。它的特点是简单、快捷、作品所表现的人或事物真实、自然。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新闻事件是抓拍成的。新闻摄影报道既要讲究时效性,又要求拍摄者拍出曝光准确、图片清晰、艺术性高的照片,难度可想而知。如何能抓拍好新闻照片呢?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见解:一、要有对新闻事件抓拍的预见性和强烈的抓拍意识。抓拍的预见性是指在拍摄事件或人物之前的某种预感。俗话说:“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在一些事件发生前,总要有一些“不同寻常”的气氛或先兆,这种气氛可使拍摄者利用事件未发生前的极短时间进行准备(例如准备好器材,  相似文献   

12.
西安晚报青年记者吴峻1987年8月30日抓拍的新闻组照,先后获第七届全国新闻摄影评选铜牌奖、第九届全国好新闻作品二等奖并列入《中国新闻年鉴》。照片上再现抢救落水儿童的现场人物和气氛,真实而富于情感地构成了这一突发性新闻事件的价值:呆坐在岸边哭泣的母亲、打捞者们焦急的目光、孩子被奋力举出水面、人们奔  相似文献   

13.
谈抓拍     
抓拍,作为摄影创作的一种表现方法,近几年在我国摄影界开始大力提倡了。我作为一个摄影初学者,有幸在刚拿照相机的时侯,就能够接触它,并在创作中对它作了一些赏试。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体会。抓拍与生活的积累任何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的积累,摄影创作也不例外。作为摄影创作的一种表现方法,抓拍需不需要生活的积累呢?去年十月,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书市时,我拍了一张《冒雨赶书市》的照片,是在购书的人群中抓拍的。我记得当时自己反应很灵敏,  相似文献   

14.
身患白血病的13岁女孩周越离开人世后,报社派我和另一名记者前往她家中采访。刚接到采访任务,我有些茫然:人已经死了,如何用镜头表现这一新闻事件?来到周越家中,听周越父亲介绍完情况,我发现卧室有一小床,床上放着一些衣物和一个布娃娃,我问这是不是周越的床,他母亲说,这就是小周越生前睡的床,那个布娃娃是他最喜欢的玩具,于是我让他母亲简单整理了一下小床,按动快门,拍卜了“小周越带着对人生的眷恋走了”这张照片,随后我又给周越父亲要找了一张周越生前的照片。  相似文献   

15.
抓拍是新闻摄影的一种手段,它是相对摆拍而言的。抓拍是在新闻的现场,不干涉对象,在事件进行过程中去选取自己需要的瞬间形象.而摆拍是用摆布的方法,拍摄者担任导演,把采访对象安置在设想的画面中.由于抓拍的方法尊重客观现实,因此,拍摄的新闻照片现场感强,生活气息浓郁,人物神情自然.一幅反映科研人员全神贯注地在实验室里搞科研的新闻照片,即使现场有些零乱,也远比观场经过精心设计,人物摆着架式,面带笑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写作》的编辑:您好!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现在是北京业余摄影爱好者协会会员,还是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摄影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希望通过我手中的镜头,真实反映社会现象,关注百姓生活。这张照片是我去年到张家口出差时,在路边一个街口抓拍的。当我看到眼前这幅画面时,有两点感触:一是反映环保问题,城市路边的垃圾随处可见;二是一些城市流浪者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当时因为是抓拍,匆忙中按下快门,我感觉这张照片在构图上不太理想,画面显得杂乱,我想借贵刊《来图求解》栏目,请教专家给  相似文献   

17.
3位函授学员的习作总体来说不错,题材紧扣部队的中心,反映了部队的训练、人才培养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值得赞赏的一是作者都选择了现场抓拍.这是一种很好的采访作风。作为刚刚步入新闻摄影门槛的学员.从一开始就坚持深入实际、现场抓拍的原则.这对于今后从事新闻摄影工作非常必要。近来新闻摄影界连续出现“打假”行动,说明造假之风对新闻摄影界影响严重.这不光是后期电脑制作造假的问题,摆布导演、组织拍摄更是造假,而且是从采访拍摄的源头造假,是更为恶劣的行径。在这样的背景下,这3位函授学员的采访作风就显得尤为可贵。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来,一直困扰电视界的“声画两张皮”、“会议新闻多”等问题,总也解决不好,问题的结症在哪里?我的看法是:结症在于电视台现时的运行机制——采摄编三合一,尤以采摄二合一为要害。如果说采访是为了解决写什么、拍什么的问题,摄像则是解决怎么拍的问题。怎么拍?一般情况下,是在采访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摄像。它要求记者形象、真实、生动、自然地抓拍到新闻事实,并尽可能多地用图像反映新闻事实。这是个技术性问题,它涉及造型、构图、景别,运动镜头运用、色调、照明用光等。新闻摄像建立在新闻采访基础上,它在拍摄之前必须对所报道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必须明确报道思想。  相似文献   

19.
我拍王效之     
虽说亚运会已结束数月,可是,其间的一次摄影采访却至今使我难忘。按计划,拍完亚运会开幕式的照片,我的报道任务就算完成。尽管我还想拍摄其它照片,可挂在脖子上的四个胸卡已无助于我在亚运村内的任何采访活动。虽然我向有关负责同志发了四页文传,申诉我在亚运村内寸步难行,也无济于事。一天上午,亚运会新闻发言  相似文献   

20.
去年牡丹花开时节,我在曹州牡丹园抓拍了一组牡丹遭践踏的照片,在《荷泽市报》和《中国环境报》发表后有些反响,我也有些感受。要有新闻敏感去年4月23日牡丹花期,正逢星期天,一大早我便骑自行车兴冲冲地往曹州牡丹园赶去。到了拍摄地点。这时,观花人眼看增多,我拿出像机准备拍摄。不好了,我站的桌子几乎要被游人挤倒,照片拍不成了。我立即跳下桌子,爬到一棵柿树上。游人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