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是理解的重要手段,读是获得语言材料最直接的途径,是"内化"语言的过程,也是达到"外化"语言的必由之路。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就结合苏教版第七册《九寨沟》一文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我们都知道,"读"既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实现言意同构的外化形式。"读"里既有对文字的理解,感情的熏陶,也有语言的习得,还有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的润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在《文章讲话》中指出:"文章的奥秘要用读的功夫才能发掘。"可见,我们一定要用心引导学生去"读"。  相似文献   

3.
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好。"课堂上,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对文章的内容获得真切的感受,才能对文章表达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满人唐彪认为"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叶圣陶说过:"语言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列伟。"可见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杨善英 《海南教育》2014,(16):18-18
语文课堂教学其实就是追求一种境界:使学生会读能写。会读,指的是语言的朗读与感悟到位;能写,指的是基于语言积累及表达方法体验基础上能得心应手地行文。如何逐步达到使学生"会读能写"的课堂教学目标呢?笔者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认为读写结合是一种有效方式。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利用教材资源,智慧地生成读写结合的教学载体,生成语言读悟、内化、运用的过程,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练笔,在练笔中内化,实现读与写在共振中互补。  相似文献   

5.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因此,以读为主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实行"精讲博读",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就是删繁就简精讲课文,增大课堂容量,节约更多的时间,使学生在课内读"课外书",在博读中积淀知识。"精讲博读"主要要做到"四精",即内容精、步骤精、方法精、语言精。构建五种课型即预习课、精讲课、交流展示课、美读欣赏课、检查反馈课五种课型。同时进行博读拓展,经典诵读等,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散文又被誉为"美文",美在结构,美在语言,美在意境。这三美正是我们在美读散文中要抓的特点、重点和难点。散文要"美读",读出散文的随意、自然。散文阅读教学,根本点就在于"反复朗读,品味体验"。只有反复朗读,才能培养良好的语感,才能体会到散文语言的魅力;只有"品味体验",才能领悟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在意境中层层开拓,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黄惠 《广西教育》2011,(4):14-1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所谓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力,这种能力是通过长期的语言实践形成的。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有很多,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们在读什么书梁敬芝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读书。事实证明,"开卷有益"的理论并不完全正确。有些书无论从文字语言,还是思想内容上说,都令人难以恭维。而且,学生精力有限,时间有限,不可能读遍天下书籍。我有位手不释卷的"书虫"同学,一进大学便发誓把图书馆的...  相似文献   

10.
教"读"时渗透教"写"银川市教科所王凤英如何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呢?最主要的是要有在教读课文时渗透教写的意识。大家知道,凡被选作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这些文章思想性强,语言规范,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教师要充分...  相似文献   

11.
教学《惟一的听众》一文,采用了"读中品,读中悟"的教学设计,预设了三次"读":一读,读懂老人;二读,读懂作者;三读,读出感情。引导学生重点体会老教授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老人的敬佩、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12.
曹静 《学子》2012,(11):61-62
一、引读之解读:问渠哪得清如许引读就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性的地方提点一下,引导学生朗读的一种方式。引读不同于"领导读"或"交互读","领导读"是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交互读"是甲组读第一句,乙组读第二句。引读则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提纲挈领,经过思考理解,...  相似文献   

13.
"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但读并不是放任自流地读、毫无目的地读,而应是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如何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呢?  相似文献   

14.
一、落实学生为主体,使"读"到位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要有足够的"读"的时间,才能得到"读"的机会,使学生能实实在在的读,而不是走走过场。课前预习要有时间读,了解课文内容和把握课文层次要有时间读,分析课文思想内容要有时间读。保证了"读"的时间,学生才能用心地去通读全文。  相似文献   

15.
闻琳 《考试周刊》2011,(80):97-98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当中,阅读和写作在语言的习得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的分析,阐述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以读促写"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阅读教学,‘读’占鳌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观点正引领着语文教学。不难理解,这些观点都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可是,部分教师却片面地将"读"引入了课堂:大声读、小声读,女生读、男生读,个别读、小组读,通篇读、局部读;读的效果不问,只要课堂上有读,他们就认为这是规范的语文课。殊不知,读不是外在的表现,而是内在综合的呈现。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读思结合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思考,不但落实了课标精神,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感受文章的内在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单志斌 《成才之路》2010,(36):I0025-I002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提出"国文本是读的学科",并认为语文应重在"读"。最近我又读到了一篇有关语文"素读"的文章。所谓"素读"就是"朴素"地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合教师的先验先知或者未知或者是稚验嫩知,师生一起朴素地读课文,走进作者或才是文本的价值圈。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重视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就是要他们践行"读书三义",即多读、精读、熟读。通过多读,学生可以获取大量语文知识;精读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熟读则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常州词派历代词人的读词方式有其内在的继承性。具体看来,张惠言以"比兴寄托"的方式读词;周济以"寄托"的方式读词;谭献以"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的方式读词;陈廷焯以"沉郁"的方式读词。且这种读词方式的产生主要归因于词学本身和当时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