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浙江省自主命题的第三年,根据前两年试题的特点,可以预测今年高考的浙江卷在试题的难度上会略比前两年增大一些,但不会出现“奇、怪、难”的试题,试卷会注重进一步对新加入的内容的考查,考查时会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在这“二基”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点灵活性和创新性.考后观试题,基本上符合上述情况,与前二年试题一样,我们发现考查的知识“下放”也较明显,即用初中的知识解决问题或用初中知识作为问题的背景的试题比较多.正因为知识“下放”,使得考生感到试题具有一定的基础性,解题入口较容易,  相似文献   

2.
2010年浙江省数学高考试题按照“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的命题指导思想,继续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的高考命题原则,严格遵循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立意新、起步低、情景朴实.选材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宽角度、高视点、多层次地考查了数学理性思维.文、理科试卷结构与2009年相比重心提高,知识覆盖面更广,重点突出,难易比例恰当,新课程理念得到充分体现,使考查更加科学和深化.  相似文献   

3.
吴丽霞 《中学教研》2004,(10):32-33
2004年数学高考已经结束,由于2004年是浙江省第一次高考自主命题,又是新教材使用的第一届高考,因此2004年数学高考试卷更引入注目.2004年高考命题在坚持“两个服务”,即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好、潜力大的一部分优秀考生外,还要为当前中学里深入展开的课程改革服务.翻开2004年数学高考试卷,不难发现基础知识是考查的重点,而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课本的试题更是多处可见.  相似文献   

4.
今年高考数学科是本省命题的第二年,它走过了平稳过渡的2004年.今年高考数学试卷则迈出了“立足基础,难度适中,稳定求实、注重能力”的命题改革的前进步伐。命题依据高考数学《考试大纲》、高中数学新大纲、新教材所规定的考试内容与要求。试题融入高中新课程的理念,新大纲、教材改革、高考改革的新要求。立足基础、突出重点,明确以中档试题为主的命题方向。加强了新增内容的考查,稳定试卷结构,调整试题难度。  相似文献   

5.
王迪 《中学教研》2004,(9):34-36
2004年是浙江省首次进行自行命题,且是以新课程试题参加高考的第一年.本次试题保持与全国卷相同的试卷结构和题型,但稳中有变,突出表现在更加重视对“三基”、对数学的理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对数学应用意识的考查.  相似文献   

6.
马斌 《中学教研》2004,(8):38-44
2004年高考是浙江省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年高考,也是浙江省单独命题的第一年高考.2004年的高考数学试卷保持高考全国卷的结构、题型等风格:较好的发挥了它所具有的有效选拔功能和对中学数学教学积极的导向功能.试卷严格执行现有的《教学大纲》、《2004年考试说明》中的各项规定;考查知识、能力并举;创造性地熔入新课程改革与目前数学教学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试卷整体突出了对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数学理性思维、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考查,成功地实现了“考查目标以考查能力与素质为主,考查内容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考查试题增加能力型、新颖性,重点突出、平稳过度、稳中有变”的命题指导  相似文献   

7.
一、试卷分析 (一)总体评价今年高考数学卷的命题较为严格地遵循了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2006年福建省高考数学科命题说明》的有关规定,立足基础.突出主干知识、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并在考查“三基四能”的同时.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适度考查了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试题取材贴近学生实际.背景熟识.试题纯朴自然,给人以返朴归真的感觉。整份试卷平和清新,结构合理,梯度明显。  相似文献   

8.
自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浙江省数学高考试卷始终保持着自身的一贯风格,依据“平稳过渡,稳步推进,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适度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充分显现“稳定不固定,前进不急进,简约不简单”的命题特点,对数学知识的考查达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一网打尽”的境地,成为了浙江省数学高考试卷的一大特色和一个亮点.下面我们一起品尝、品评与品读浙江省数学高考的几道精美的试题,共同体会、思考与解读蕴含在其中的命题特色与导向功能,从而积极、扎实而有效地做好高考数学复习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浙江省自主命题的第3年,高考数学试卷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在前两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变、变中求新;试题背景熟悉,载体简单,注重基础,贴近实际,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特点鲜明,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又注重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符合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又具有良好的评价功能和教学导向,充分体现新课改主流方向.广大考生考后心情平和,师生普遍认可整份试卷.鉴于笔者参加了2006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的阅卷工作,现结合阅卷情况对试卷做一些具体分析,并针对性地给出几条建议,供广大数学教师研试  相似文献   

10.
刘建成 《新高考》2004,(9):50-53
2004年的高考,是江苏省实行“3 1 1”高考考试模式的第二年,是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一年.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试题突出了对中学物理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了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对中学物理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试卷能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能体现对考  相似文献   

11.
2004年高考地理(上海卷)保持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命题原则,试题信息量大、时代感强、综合题情景交融、试卷风格自然流畅,十分注重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是浙江省高考试题自主命题的第5年,也是浙江省新课程高考方案实施前的最后一年.2008年高考数学卷延续往年命题的风格,以国家《考试大纲》、浙江省《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有利于高校选拨新生、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为导向,全面深入地考查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考查内容全面,重点突出.试题十分注重对数学内涵的理解,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数学理性思维及数学素养和潜能,体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考潜能的目标追求.广大考生考后普遍感到数学试题较难.鉴于笔者参加了2008年高考数学(浙江卷)的阅卷或评卷工作,现结合阅卷情况对试卷作一详细的分析,以期对当前的数学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高考英语试题好像一杯浓厚醇香的美酒,浓缩了知识和能力的精华。近几年高考英语命题的设计始终贯彻一原则:即“突出语篇,强调交际,注重应用,稳定发展”,内容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知识覆盖广,注重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考查。2004年高考英语浙江试卷继续保持了以往全国卷的命题思路和风格,更加注重对考生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更加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凸现语言的交际化。  相似文献   

14.
纵观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卷和化学试卷,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试题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从试题的形式看,仍是已知阿佛加德罗常数为NA,判断和计算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从试题的内容看,立足教材,重视基础,考查能力,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特别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5.
纵观2004年高考理科综合卷和化学试卷,有关阿佛加德罗常数和阿佛加德罗定律的试题仍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从试题的形式看,仍是已知阿佛加德罗常数为NA,判断和计算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从试题的内容看,立足教材,重视基础,考查能力,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特别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试题评价组物理一、总体评价1998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继续坚持“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的命题原则,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严格依据《考试说明》的规定设计试卷,在保持全卷整体难度和题型基本稳...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999年春教育部对高考命题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的试题设计”.近年来,高考命题思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出现了众多注重能力考查的新颖试题,信息迁移题便是这众多题型中的一种新题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考试》2005,(12):16-20
一、总体评价 2005年全国第一次全部省市是新课程高考,数学命题贯彻《考试大纲》要求,注重能力考查.试卷结构稳定、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稳中有新、稳中有变.试题科学、规范,重点考查中学数学通性通法,加强对数学核心能力的考查.应用性题目比例适当.  相似文献   

19.
2011年高考数学已经落下帷幕,与2010年相比,各地试卷中的立体几何试题的命题特点是遵循“两纲”、突出重点、稳中求变、适度创新,文科注重考查基础,理科注重考查思维.分析和研究2011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的命题特点、热点题型和创新试题的命题意图和解法,对做好新一轮立体几何内容的复习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20.
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的考查因为涉及的知识面广,灵活性强,是高考命题者所青睐的高考热点.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和化学试卷中仍有五份试卷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现将2006年高考题中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作如下评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