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拼车”     
随着拼车现象的流行,“拼车”一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出现,“拼车”网铺天盖地,蓬勃兴旺;各地电视报纸也纷纷解析“拼车”之盛。如: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带来了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严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出现了自发性的“拼车”现象。“拼车”现象的出现符合历史发展,也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环境需求等相适应。但是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如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冲击,是否为“非法营运”,存在安全隐患,发生事故后责任如何承担等,从法律角度可以对上述问题做相应的解答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元人“乐府”一词的内涵似较复杂,但概而言之其含义只有两种:一指“有辞有声”的作品,具体指“词体作品”与“曲体作品”即所谓“词曲”;另一专指“曲体作品”中那些符合特定要求的作品。元人对“曲体”“乐府”的论述淑 及诸多方面,而 词必有文采,遵守一定格式,切忌有伤音律并讲究结构安排,则是元人对“曲体”“乐府”的最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你听说过“拼车”吗?这可是最近两年在汽车租赁行业冒出来的新鲜职业!由于许多城市的规模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为拥挤的交通而头痛。为了寻求出行方便,并且降低出行成本,一些聪明的市民便想起了“拼车”的妙法——他们数人(甚至更多)一起包一部车,大家按人头、路程付钱,“拼车”上下班、上下学、外出旅游、回乡探亲、运输货物、参加会议和观看赛事等。在深圳,有一位只有中专学历的打工仔,偶然发现了这个商机,几年时间,他仅靠一台二手电脑,白手把“拼车”这个小行当做得红红火火,不仅月收入高达4万元,而且还成了有房有车一族。他究竟是怎样成功的呢?  相似文献   

5.
关于“拼车”现象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大城市居民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有车一族在享受私家车便利的同时也给能源和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汽车尾气给城市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随着世界石油市场油价的不断飙升,机动车的养护成本越来越高,如何降低汽车使用成本,减少城市环境污染.世界各国都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继出现了“拼车”一族。“拼车”在国外是普遍现象,但由于我国尚无法律明文规定,社会各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拼车”现象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整合,以最小投入赢得最大回报的结果。因此,对于大城市出现火暴的“拼车热”现象不能以法律加以遏止,而是应该以法律加以引导规范。  相似文献   

6.
鲍照以其突出的乐府诗创作成就在“元嘉三大家”中独树一帜。他的乐府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于“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外.又不乏儿女情长的艳情之作。这类艳情乐府诗题材艳冶,词句雕琢,其形成既受民间文化吴声西曲的影响,又与他的仕宦生涯有密切关系。鲍照具有强烈的功名进取之心,而一介文学侍从的特殊身份又使其艳情乐府诗歌蕴含了异常复杂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7.
考西汉乐官,分为太乐、乐府二署。太乐主管宗庙之乐,隶属奉常(太常),汉初即已设立;乐府主管郊祀之乐,隶属少府,系武帝时所置。《史记》、《汉书》有关武帝以前“乐府”活动的记载均系泛指,实际上它们均是指太乐而言的。虽然“乐府”之名秦时已有,但西汉乐府为武帝所建,这也是不可否认的实事。  相似文献   

8.
乐府的原生态是歌辞与音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综合艺术形式,歌辞的地位逐渐突出起来,音乐性质越来越被忽视,而文学价值越来越被重视。乐府创作逐渐“从歌到诗”,从合乐走向徒诗,从音乐艺术走向文学艺术,从民谣走向文人诗,走进了“用古乐府自作诗”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别致的拼课     
拼客者,借助网络通联群体组合去做一件事也。 譬如“拼餐”,每逢周末,有共同口味的拼客就会选好一家餐厅,美食一顿,人多菜多口味全,吃完后AA制。再如“拼车”,就是上下班搭顺风车。如果几个人每天上下班都顺路,就可以约好一起拼车。而“拼学”,则是一起结伴考研、学英语、上培训班等,可以分享资料,交流心得,既省了钱,也避免了一个人学习的枯燥……  相似文献   

10.
说"拼车"     
随着拼车现象的流行,"拼车"一词开始在媒体上频频出现,"拼车"网铺天盖地,蓬勃兴旺;各地电视报纸也纷纷解析"拼车"之盛.如:  相似文献   

11.
楚杰 《中华家教》2012,(10):30-31
拼车、拼房、拼团儿……目前,“拼”字在都市中十分盛行。为了降低费用,“70后”、“80后”的潮妈们又开始开动脑筋,琢磨出“拼家教”这一新名词,并迅速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12.
余冠英先生之《乐府诗选·西洲曲》中的释解,颇有几处令人费解。据考证“忆梅下西洲”的“下”字只能解释为“到”或“去”等;“单衫杏子红”中的单衫并非今日所言“衬衫”;“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一句中的“莲”非连蓬而是莲花;关于是曲的段落划分和主题思想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兴盛于唐代白居易时期以“忧黎元”、“补时阙”为主的新乐府,虽然“可以播于乐章以歌曲”,但由于其内容不符合唐廷“新词”的标准,故其实“未尝被于声”。这一实况的存在,是导致唐后特别是两宋以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的乐府诗全然不能“歌曲”的最根本性原因。而另一方面,由于“乐府音节,自宋已失传”的实况,使得唐后其它类别乐府诗的入乐也大都无乐谱可凭藉。但唐后的歌行类乐府、竹枝类乐府、宫词类乐府,却都是可配乐而唱的。这些乐府诗之所以可入乐者,主要是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以里曲代为,二是创制新曲,三是套用其它曲调。  相似文献   

14.
乐府本指古代音乐官署。“乐府”一名始于西汉,汉惠帝时已有“乐府令”。汉武帝时建立乐府,掌管朝会宴飨、道路游行时所用的音乐,兼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或创作的诗歌,  相似文献   

15.
张如 《现代语文》2007,(4):115-115
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也日新月异,变化出新似乎成了“硬道理”。伴随着新事物、新现象的出现,词语的新用法、新意义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拼车”就是其中新的一员。  相似文献   

16.
李白的歌行     
李白的歌行由“古题乐府”和“非乐府歌行”两部分组成。李白七言“古题乐府”中的个人抒情之作,是李白“古题乐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它在内容方面有两个显著的共同特征:一是诗人自己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极其鲜明,占据着诗歌抒情的中心地位;二是抒情与叙事、与客观场景描写的结合。李白的七言“非乐府歌行”体现出抒情与叙事相结合和诗作的酬赠性质等内容特点。从歌行发展的演进过程看,李白一方面在创作“古题乐府”的过程中致力于改造乐府诗而使其歌行化、个人抒情化:另一方面,又大力创作不用乐府古题的、纯为个人抒情性质的“非乐府歌行”。前者是旧事物在一定程度上的新生,后者则是全新的艺术生命,它无疑更富有生机,更能代表歌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非 《现代语文》2002,(12):48-48
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现选入高中语文第三册,本文“相”字出现的频率相当高。除了“儿已薄禄相”的“相”是名词,应读作去声xiàng而外,其余的“相”字都是副词,读作阴平调xiāng。但同作副词,用法却不同。难得的是,副词“相”的几种不同用法,本文占全了,理应是词语学习的重点之一。归纳起来,可分为“互相”、“单相”、“递相”三种。其中“互相”是常见用法,“单相”、“递相”是古汉语中的特殊用法,重点自应放在后两种情况,其中单相又是重中之重。下面依照课文中的顺序分类举例阐述。互相(公式:甲←→乙)“相”作“互相…  相似文献   

18.
建安作家直接继承汉代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大力发展了乐府民歌的体裁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出许多有血有泪、慷慨悲凉的优秀诗篇;以其丰富深广的社会内容、悲壮真挚的思想感情和刚健明快的艺术风格而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对后世学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叶梦得与苏轼门人、后人及其追随者有着复杂的情缘、学缘和血缘关系,叶梦得心中有浓郁的“景苏”情结,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刘意规模苏轼,特别是其《石林词》与东坡乐府有着惊人的相似,其清旷、达现的词风以及直接隐括苏轼诗文入词,用东坡词韵乃至词意作词,善于点化前人诗文典故,在“以诗为词”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已初露“以文为词”的端倪等方面,均体现出一种的特殊的创作取向。  相似文献   

20.
乐府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汉魏西晋、东晋南北朝、唐三个阶段,其中只有前两个阶段才有丰富的清乐曲辞。本文追述清乐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同时讨论“清商曲辞”与“相和歌辞”中“清商三调”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