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草物质组”设想与研究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本草物质组",深入分析了其背景、目标、任务、研究内容和可行性,建议对我国的中药资源进行系统研究,全面解析中药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构建本草物质资源库,从而完整系统地阐述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整合调节机制,解读中药的科学性,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建立我国完整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可持续、高效的重大创新中药研究和产业化提供技术与资源支撑,为创立融合东西方医学的新医学提供基础.该设想的产生源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药药效组分的指纹图谱分析的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2.
《科技广场》2002,(10):30
中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瑰宝,在现代生物医药时代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近期举行的“浦东创新创业周”活动中,上海中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惠永正呼吁中国的中药专家与生命科学家大胆“牵手”,共同推进传统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1月25-28日,2016创新中药及植物药国际峰会在昆明举行。本届峰会由国家中药现代化(上海)创新中心、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云南省科技厅、云南滇中新区管委会共同主办。大会由主论坛、院士论道、三大分论坛等组成,来自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的相关领域人士齐聚春城,从政策环境、经营战略、产品研发、市场投资等方面探讨分享中药产业创新发展中的最新理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分别从国家对外和对内政策两个侧面明确表达了要与沿线国家扩大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意志。中药和西药在药性分析、医疗方法、消费模式上的区别,以及国外对植物药品准入方面存在的各种壁垒是中药国际化所面临的瓶颈,因此急需在中药国际化领域的制度创新。"一带一路"战略正为中药国际化创新提供内在动力、创新思路和全新机遇。国家和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公司应立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历史必然,建立中药国际化相关创新制度、政策和战略。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继承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国医药工作者的重任。广州现代中药质量研究开发中心2002年由中山大学发文成立,同年被列为广州中药现代化标志性工程。中心拥有多能提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大孔树脂分离、膜分离(无机陶瓷膜、有机膜)、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等中试设备和薄层扫描、高效液相、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核磁共振仪、高分辨质谱仪、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等具有国际水准的分析仪器,在中药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积累。近年来为广东省医药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技术服务一百多项,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论西药的中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划分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应当结合不同的医药学体系来划分:以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术语表示药物的性能和功效,从而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的药物,称作中药;以现代科学术语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北京市立足"三城一区"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效.本研究在梳理北京市"三城一区"建设历程和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典型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从创新环境、创新平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绩效五个维度构建北京市"三城一区"创新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并针对北京市"三城一区"的定位,指出未来重点监测指标.最后,本研究从促进技术创新、强化资金支持和人才保障、把握市场机遇、深化创新协同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8.
刘鲁明 《科技通报》2000,16(Z1):111-116
论述了中医药学科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怎样建立和完善中医标准化诊疗体系和疗效评价体系?如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开展中药有效组份辨析、提取及创新中药复方,等等。认为临床疗效的提高是影响中医药发展的关键。中医药学科研究必须要适应当前全球科学技术交流与竞争的大环境,迎合当今科技发展的潮流,既保持和发扬其独特性(特色),又适应当前现代科技与文化的一体化和趋同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谢鸣 《科学中国人》2006,(10):90-91
方剂是中药运用的主要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与技巧。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治法与制方原理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20世纪50年代方剂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方剂学逐渐从中  相似文献   

10.
张兆旺教授利用“灰思维方式”,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于1995年首创符合中医治病特点的中药“半仿生提取法”新技术。该法已被“十五”国家火炬计划申报指南列为重点项目,并被“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收载。中药半仿生提取法开拓了既符合中医药理论,又能体现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取方法,对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张兆旺教授。  相似文献   

11.
中药产业化的关键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宏岩  孙淑清  袁丁 《现代情报》2005,25(9):217-218,206
中药产业化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中药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中药产业化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初步分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认为中药的产业化、现代化,必将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而中医药的国际化也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扩大,中医药必将融入国际社会,成为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正专家简介:周联,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副院长,中国免疫学会理事,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无限极中草药免疫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药免疫,以及中药免疫药理及毒理,一直进行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尤其关注中医药免疫与人类健康。曾参与国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肝性脑病方面凸显出明显优势。为较全面的了解十几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肝性脑病概况,文章收集了近十年左右相关的文献报道,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大量文献。先说明肝性脑病渊源,后分中医辨证论治、中药保留灌肠和其他复方治疗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较全面地了解肝性脑病中医药治疗近况。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上海发明协会评出了第十七届"上海实施发明创新成果优秀企业家",上海发凯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万田因在发明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卓有成效而榜上有名,他的发明故事给企业家和发明人很大的启迪。为此,笔者慕名拜访了他。  相似文献   

15.
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如何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学术界亟需研究的课题。文章概括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义、内涵和特点,探寻其演变的一些规律,在对现有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文献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术期刊改企转制逐渐走向深入,学术期刊走市场化之路是大势所趋,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了目前国内医学期刊市场化运营现状,在全面梳理剖析《亚太传统医药》市场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其在市场化经营方面临的苦难和机遇,最后提出了基于市场配置医学信息情报资源的医学期刊经营的初步构想:依托主办单位——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湖北)基地信息中心,开展中医药科技情报服务,使期刊资源与主办单位的中医药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提升、拓展,形成期刊与“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湖北)基地信息中心”共荣发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安徽省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展开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地方传统中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引导构建一个新的地方传统中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以使得地方传统中药的产业化发展与研究更加有序和科学,推进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以及基质新材料和透皮新技术的涌现,中药复方透皮贴剂的研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文章从中药复方透皮贴剂的不同基质研究入手,对中药复方透皮贴剂的基质组成,以及不同压敏胶基质的性质及其在中药复方透皮贴剂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系统地综述,分析当前压敏胶基质在中药复方透皮贴剂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建议通过跨学科合作来解决中药复方透皮贴剂基质研究中存在的难题,以期为中药复方透皮贴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物转化工程可为改善中药功效、提高生物利用度、提高中药制剂的普适性、创制新剂型、创制新药等方面提供技术手段。生物转化工程融合了现代微生物技术、酶工程技术、传统中药制药工程等。本文对中草药生物转化工程与中医药创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科技报道     
为加快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确保中药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由国家科技部、计委、经贸委、卫生部、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制订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已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实施。 《纲要》规划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国家将重点支持2至3个重点实验室,10个中药研究开发中心,20个国家工程和技术研究中心及10个中药产业基地的建设;建立和完善500种常用中药材,50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现代质量标准,完成200种中药化学对照品研究;开发出100个中药新产品,完成100个传统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争取2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