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与“后现代”不应该只从一种时间的历史语境下理解,而应该从人类文化发展的整体中加以观照。在这种整体性的观照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类文化本身的发展实际上是由一种不断的“信”与“疑”,或者说“解构”与“建构”交替出现的循环过程。这种特性在文学中得到了突出的显示。因此在文化的整体进程中,“现代”与“后现代”的交替发展也就摆脱了时间性的限制,而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基本规律。同时这种结论也为我们重新认识当下的“现代”与“后现代”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马尔库塞认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文化尤其是当时的资本主义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肯定文化”,这种肯定文化执着于“灵魂”而背离了“精神”,并在古典美学的“艺术美幻相”中使其肯定性质臻于极致。马尔库塞在其早期文化批判中对这种文化的肯定性质及其审美理想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批判,并同时提出了一种试图“寻求人的现实解放”的文化美学。  相似文献   

3.
文化乃通一切界而又不限于一界,因此,文化是一种渗透并体现于不同实存领域中的“柔性的”创生力。文化的这种“无用之用”特性折射出了文化发展的功利性。从深层次看,文化的“无用之用”表现为一个由某种地方性和特殊性而不断趋向于不同层级的普世化的展开过程。文化所取义普世化实质上就是文化的“共通性”,由文化的这种“通”性义来重新审视“全球化”,“全球化”进程实质上已铸成了社会发展和人类存在趋向于无节制的“消费性”,而儒家文化的生存节制意识正可对目前“全球化”的过度“消费性”偏向起到补救作用。建设现代意义上的儒学和文化形态必须走出两个误区:1.偏执于文化的普遍性、共时性的层面,而忽略其个性和历时性的意义;2.关注儒学的教化和实践特性和功能的同时,倡导重建制度化的儒学,倡导建立儒教并定为国教。要培育三种文化意识:1.要努力创造儒学的当代形态;2.致力于重建儒学与民众生活的联系;3.注重“以身体道”群体的养成。  相似文献   

4.
彭银祥先生曾在《教育发展研究》上撰文称现代教育文化是一种“制造自卑者的教育文化”。这种论断到底具备多少合理成份,姑且不去评价,但从各类资料及周边现实所展现的情况来看,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确实是不容回避的,如教育客体定位不明,教育角色模糊不清,学生思维方式定化等等。其原因是多维而复杂的,如果从教学主、客  相似文献   

5.
“不做作业”是中小学生中较常见的一种不良行为。以往,有不少教师习惯于仅仅从“道德品质”的角度去追究这种不良行为产生的根源,习惯于运用谈话、说教的方式去改变这种不良行为。后来,我们发现,遵照心理学的原则,通过多种技术整合的方法去矫正这种不良行为,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下面就是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6.
宋代文化虽然表现出它在人文主义思想与社会学家的传统之间有一种汇聚的趋势 ,但宋代理学毕竟不是一种可以“引起行动的文化”。他们的理论是圆满的 ,但这种理论并没有在文化参与与文化制度之间提供必要的联系。也就是说宋代文化的特征在大方向上是保守的。宋儒们的理论反而使儒学的生命力趋于柔弱化的发展。同时 ,在教育中重“文化主义”而轻视“国家主义”的作法 ,用泛道德的思想去教化人心 ,也使得本来就有些靠不住的“民气”变得更加沉沦。宋代的积弱不振 ,固然有北方民族崛起的因素 ,但自身的沉沦无疑才是最为根本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一、从精神文化看学校品牌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不同于工厂、医院、商场、政府等其他任何一个组织,它从事的是一种“通过人培养人”的活动。这种“精神生产”不能按照设定的程序去生产相同规格的部件,而只能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熏陶,逐渐“养成”。诗人泰戈尔说得好:不是锤的打  相似文献   

8.
史前岩画、傩戏与中国前戏剧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认为中国史前岩画是中国戏剧的源头之一,是中国艺术文化的先导。“戏剧起源于很远古时期人类最初的村社的宗教仪式”。被称为戏剧发生学的“活化石”的“傩戏”正是脱胎于这种宗教仪式,孕育于这种宗教文化,进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戏剧艺术形式。神格的面具化是傩戏艺术的显著特征。如果说戏剧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傩戏,那么傩戏的源头则不难追溯到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中去。  相似文献   

9.
废名与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公认的有着相似创作风格的小说家,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却有着细微的差别。他们的创作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民族底蕴,但其迥异的生活环境与价值取向,造成了他们一个封闭自身于孤寂的“竹林世界”,以一种潜心研读佛学的心态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而另一个却以一种傲然的姿态建构理想的“边城”世界,追求一种完美的“自爱而又爱人”的精神理念,以致其作品中隐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骨”风貌。这种创作风格与倾向上的异同可以从废名的《竹林的故事》与沈从文的《边城》的比较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隐逸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隐逸情结”,由这种古朴的情结而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隐逸文化”。这种文化以老庄“无为”、“无用”的道家思想为哲学根底,“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来独往”;又夹杂儒家的某些思想,如“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等;  相似文献   

11.
从“诗可以兴”回归到“兴”在宗教祭祀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从“诗之兴”向“思之兴”延伸的路线。借助于“兴”这个概念,可以从原始的巫术祭祀文化中剥离出乐舞仪式时空中迷醉的状态,这是远古遗留而来的诗性力量。汉代,这种诗性力量又有其独特性。在汉乐府《郊祀歌》与汉画像互文性的阐释中,通过生死之境的构筑,汉代开拓出独特的诗性空间,它存在于汉乐府诗歌的兴发之中,也印证在汉画像的视觉叙述中。通过这种阐释,可以看到汉代鼓舞乐可以养兴,宴飨饮酒可以养兴,祥禽异兽也可以养兴,这种兴发的状态是为了突破汉代个体生命的有限,而向外去寻找仙境的虚幻,借助于生命总体的永恒性来突破现实的桎梏,彰显汉代人独特的诗性力量,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超神御魔的大汉浪漫。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数学,要充分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及其应用的过程,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而其中“数学的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是“数学文化”的核心。1.学习方式的丰富。传统的数学教学更多地倾向于“系统学习”,不可否认这是一种高效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但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知识经济社会,仅有这种学习方式已远远不够。把学生从大量机械重复练习中解放出来,让儿童在动手、动口、动脑中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已成为必然。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中…  相似文献   

13.
亦儒亦道的“中庸哲学”是林语堂先生在“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后作出的文化选择。而《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就是林语堂按照自己的理想塑造出来的中庸哲学家。林语堂在接受中西方各种文化时抓住各种思想的基本精神,摒去其偏颇的因素,兼收并蓄,适当发挥,形成了自己既复杂而又和谐统一的“中庸”人生观。他将自己的这种文化选择融入作品,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14.
:17~ 18世纪的欧洲正值新旧文化交替的时代 ,学者们把研究中国文化同抗拒宗教愚昧、怀疑皇权神圣统一起来 ,从而形成了一股“中国文化热” ,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中国文化观 :以培尔、莱布尼茨、伏尔泰为代表的由比较而认同赞赏中国文化 ;以马勒伯朗士、维柯、休谟、孟德斯鸠为代表的由比较而批评中国文化 ;以狄德罗、魁奈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和“重农学派”则整合上述两说而对中国文化作出了理性的批判与评估。这种由赞赏到指斥最后臻于理性评估的正、反、合过程表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15.
论科学主义与科学主义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说 :“一种理论就像一张地图 ,它对于特定的目的是有价值的 ,但决不是完全的和彻底的。”[1 ]其蕴意是指一种理论、乃至一种文化都是有其限度、有其局限性的 ,在其自由施展拳脚的范围内 ,在其逻辑可能性运行的空间中 ,它具有不受批判的豁免权 ,人们不但不会去批判它 ,还常常从它出发去批判别的东西。但问题在于 ,一种理论、一种文化 ,当人们在还没有认识到它的局限性以前 ,常会因其以宽广的视野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将这种理论、文化的力量自然夸大 ,使其常越俎代疱跨越自身所研究的问题领域 ,对其力所不能及的领域里的问题指手划脚 ,乃…  相似文献   

16.
老舍是民间社会的代言人,这样一种叙述身份确立了老舍的写作立场和写作姿态,因之而产生的贯穿于老舍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那种贫民视点使得他的小说不仅仅具有了一种浓郁的“平民精神”,而且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其与“底层”人民的价值观和情感世界相融一致的“平等感”。也正是由于这种贫民视点,使得老舍能从新文化运动和西方文化的热潮中脱颖而出。造就了老舍小说独树一帜的文化批判性。  相似文献   

17.
在古希腊神话中 ,神和英雄的故事都是以个体为中心的 ,而这种“个体中心”实际上是由神话思维的“自我中心”演变而来。一种试图超越现实的否定机制———“自我否定”融入个体之中 ,使得希腊神话里的诸神和英雄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达到一种内在的完美 ,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读过《中学语文》2005年第10期“教学大参考”上倪修山先生《是懦夫的屈服,不是智者的和解》一文,很有想法。倪文试图从海子“幸福的闪电”的一瞬中参透海子,并进而由这“幸福的闪电”的一瞬对海子进行宣判,加给海子如下错误:“海子居然把自己的死考虑得这样简单”;“《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表现的是想与这个世界彻底地和解的智者,而留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屈从于这个世界的懦夫”;“海子的思想和行为是自私的和不负责的”;海子“给陌生人祝福,自己不去追求这种幸福的方式,反而让所有热爱海子的人陷入一种痛苦。但海子并不考虑这些,他在精神的…  相似文献   

19.
《焚巾曲》是流传于黔东南巴拉河两岸的丧葬风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一种本性或生命形式。这种本性或生命形式是由时间、空间与方式完美融合而成的。即某一族群在某一历史时期依据生境而构建的族群文化方式,但其本性与生命一直贯穿于全部的发展历程中。因此,我们不能说"原生态文化"是被设想出来的,是"被原生态"的,是"想象的原生态"。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的语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市场经济伴相伴而生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大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但到这种文化形态并非“大众的文化”也不是“文化的大众化”,更与延安时期以来所谓的“文艺大众化”、“大众文艺”林相径庭,而是一种与西方“文化工业”同质的商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