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超 《大理文化》2013,(6):79-84
"生产队"早已成为历史,但父母和我们这代人青少年时期都在生产队劳作生活过. 那时,几亿中国农民都劳作生活在生产队,不少城市居民和知识青年也都要下到生产队劳动学习.现在五六十岁的许多国人都有着许多关于"我们生产队"集体劳动的深刻记忆.  相似文献   

2.
张旗 《大理文化》2022,(1):90-97
一 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了贯彻这一教育方针,劳动被称之为"劳动课",与语文、数学诸学科并列,从此排在了中小学课程表上.  相似文献   

3.
栽秧会     
在大理周城,每当栽秧季节,白族农民都要举行传统的民间盛会"栽秧会"."栽秧会"是白族人民的一种临时性的劳动互助组织.劳动是一种快乐,栽秧会使繁忙的水稻栽插活动充满节日气氛.栽秧时节,整个村的人自愿结合起来,以换工的方式互助栽秧.首先,推选出威望高的"秧官",这个秧官能说会道,能歌善舞,而且是一位生产能手,"秧官"的职责是安排劳动,掌握进度、检查质量,他用"秧官"的"权利"指挥着整个栽插过程.  相似文献   

4.
王强 《东方文化》2001,(5):29-35
说中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农民,肯定有人说这样的说法未免太过武断。那么,说中国的农民蕴藏着最伟大的力量,这恐怕就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妄语。的确,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哪一个社会阶层像农民那样蕴涵着伟大的社会力量。劳动群众是历史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当代小说里的农民形象,20世纪20年代表现为麻木中显示愚昧;30年代在土地上流泪;40年代通过斗争取得胜利;50年代在获得土地体验劳动欣慰的不久就面临着合作化的彷徨;60年代在浮夸中挣扎求实;70年代的农民形象是个空白;80年代的农民在市场上开始走向物质与精神的富裕;90年代农民在世纪之交整理着自己一个世纪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1957年,大理农村普遍建立了农业合作社,家里的三匹骡子都入了社,由合作社集中放养,统一调派使用.社员每天出工,由社长指派分工做活,土地改革后获得了土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积极欢畅地自主劳作,自己计划安排生活的农民,一下子又失去了属于自家的土地牲畜,耕种收获都全部望靠集体谋划安排.开初,社员们集体化的热情高涨.但是,生产生活都失去了自主性的农民,过不多久,就感到适应不了集体生产劳动、集体生活,处处感到身不由己,无法把握家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岁末年初,辞旧迎新。我们刚刚庆祝了新中国60华诞,又站在了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又一新起点。此时此刻,我们除了尽情展望和畅想之外,更是少不了要深情  相似文献   

8.
德国近代首屈一指的伟大写实主义画家阿道尔夫·门采尔于1815年出生在德国的布雷斯劳。他从小酷爱绘画,少年时便在柏林向石印商的父亲系统地学习绘画。由于种种原因,他从未进过美术学院,也没拜任何画家为师。然而,这位勤奋的天才画家带着他那敏锐的双眼到大自然中去,画那里的山水、花草、树木和原野的景色;他深入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画他们劳动的情景、普通的生活、穷苦的人家。他极其自然生动地画出宁静的田园景色、沸腾的劳动场面。他画的工人、农民决不是故作姿态,而是他们在工厂或田野勤奋劳动的真实写照。门采尔一生给后人留下五千余件作品,于1905年与世长辞。同年2月9日,在国立美术馆举办了他的  相似文献   

9.
教室里的倒计时间牌,警告着我们.过去,平淡的小学生活,平淡的家庭生活,平淡的社会生活,一切都是那么平淡.  相似文献   

10.
作文记     
张旗 《大理文化》2011,(2):45-47
1960年夏天,那正是全国各行各业大跃进的年代,我们虽说是初三下学期,是毕业班,也要下乡支援农业生产劳动。我们住在太和村生产队长老杨家楼上,李明老师是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和我们打地铺住在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汽车在山城阿尔及尔的街道上穿行,转了几道弯,来到了国际武术联合会执行委员、阿尔及利亚武术协会副主席加麦尔先生的家.不久前,加麦尔先生参加了’92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这是加麦尔的第7次中国之行了.尽管此时妻子即将临产,但他这个中国武术迷还是踏上了旅途.这次我们到加麦尔家,一是祝贺他赴华比赛,二是祝贺他们喜得“千金”.  相似文献   

12.
葡萄藤和莱茵河几乎让约瑟夫·雅各布斯忙碌了一个世纪 :他出生在莱茵区 ,作为一个葡萄园农民的儿子 ,他跟葡萄已经打了几十年的交道。87岁那年 ,他开始了大学学习并想攻读博士学位。这位希望攻读博士学位的老大学生 ,在百岁寿辰前数周完成了论文手稿 ,题目是《19世纪莱茵区的莱茵浪漫主义》。“我是世界上最老的大学生” ,这位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的大学生自豪而又信心十足地说。他已经将继续学习的申请寄给了法兰克福大学。当时 ,一位熟人正在帮他打印论文。老人希望尽快完成 ,以便把它交给学校。雅各布斯认为自己的论文符合学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于1929年7月25日生于阿尔泰边区斯罗斯特基村的一个农民家庭。3年后,他的妹妹娜塔莎出世了。不久,他的父亲便离开了人间。对舒克申一家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的母亲改嫁,家里来了一位继父。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对待孩子们很好,但是,1941年战争开始后,继父上了前线。这样,瓦西里就成了一家之主。童年结束了,应该到集体农庄去参加劳动,养家(饣胡)口,为前线生产粮食。舒克申曾在自己的短篇小说中回忆他在战火中度过的童年时代——田间劳动和学校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4.
民俗作为人们在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宗教是其最大的影响因素。现代俄罗斯人的祖先东斯拉夫人生活在辽阔的中欧及东欧平原,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及畜牧业生产。在生产及劳动过程中,东斯拉夫人形成了一种认识: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人自身的存在之外,还有许多神主宰着一切,世界上的万千事物均与威力无比的神的意志有关。人要想过上幸福的生活,享受丰收的喜悦,克服洪水和干旱造成的困难,就必须向神祈祷。在历经了漫长的认识过程后,东斯拉夫人建立了反映东斯拉夫…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帮是汉口各大商帮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商帮。在武汉开埠并走向近代化城市的进程中,宁波帮在汉口的各类商业活动可圈可点。宋炜臣、沈祝三、虞洽卿、卢镛标、庄俊等著名人物,他们分别在近代汉口实业界、近代汉口建筑业方面,展示着杰出的才能。在航运业方面,宁波帮也凭借其实力和经营方式,开辟航线,拓展长江航运业务,与国内多个重要城市建立了商贸联系。在武汉先后三次成为全国革命和政治中心的时候,宁波商人均不同程度地卷入其间。除了从商和参与政治活动之外,宁波人在丰富武汉的历史文化方面,也做出了大量贡献,其中尤以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为代表,在武汉文史研究方面的影响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6.
在我家的书房里,贴着一张我与爸爸签订的"君子协议",也就是我们父女的"约法三章",每天我俩都认真对照检查,互相监督.   先说说爸爸对我的三条要求.爸爸在学习上对我要求很严格,我有时做作业和考试不够细心,把一些不该答错的题答错了.记得有一次,就因为一个小数点点错,我被扣分,结果没有考到满分,这次,爸爸给我的第一条要求就是学习努力,认真细致,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我暗下决心,这个目标我一定要达到.……  相似文献   

17.
《中外文化交流》2014,(6):10-12
2014年5月15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座谈会在深圳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加快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8.
学者们的研究表明,处于氏族社会的一些部落里,其成员有严格的年龄划分,每种年龄的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一般分为三种:幼年、少年、成年。在原始社会的民族中,劳动是按年龄和性别分工的。譬如说,成年男人从事狩猎,成年妇女在田间劳动,少年放牧,小孩刚会走路便帮母亲做家务。从幼年升格到少年,从少年升格到成年,各民族的做法各不相同。但是升格到成年,不论哪个民  相似文献   

19.
2013年8月24日,浙江省嘉善县姚庄镇一群淳朴的农民携其创作的约70幅绘画走进上海长宁美术馆,向中外来宾展示他们生产劳动之余“涂鸦”的民间作品。这些被称为“晤客农民格东西”的绘画生动地再现现代姚庄农民生产、生活的场景,质朴地反映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给上海市民带来一缕清新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20.
捡粪的记忆,大都来自童年.那时,父亲常跟我说:"农民离不开田地,庄稼离不开肥料."于是,每天从村小放学回到家,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做作业,而是端起粪箕到田边地角或那些常有牛马走过的大路上捡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