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的目的要求本课程明确了文章解读的定位和功能,提出了文章解读的素质要求,阐述了文章解读与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关系,并通过对中西方乃至古今文章解读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使我们能够概略了解古今中外各种文章解读的观点、视角和方法,又通过对中西文章解读的历史传统、价值取向、文化差异及大陆、港澳、台和西方中学阅读教学的比较,结合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进行多元化的分析与透视,扩大我们的理论视野,提高我们对各类文本的解读能力,从而提高我们从事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学习本课程应注意全面把握其结构,提高理论修养,结合…  相似文献   

2.
文本解读,从认知提升角度分类,可分为感知、理解、评价和创获。如从解读性质层面分类,可分为认同性解读、个性化解读、探究性解读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由一系列复杂而又专业的活动所组成,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涉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因此,对教材文本解读方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本解读的几个概念】1.解读这里的“解读”主要是指教育教学中的解读,不同于一般的解读,它针对的是课堂教学,对象是教材,主体是教...  相似文献   

4.
1977年以来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限定和束缚总体呈弱化趋势。从范文系统来看.课文主题分布由政治、革命中心向自然、生命中心的调整使课文解读的重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导学系统来看,课文中的解读提示性文字由繁到简、由显到隐,解读示范功能弱化,解读激发功能增强;从作业系统来看,课后练习从强烈暗示权威观点到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也为学生的自我解读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课本里所选的文章,除少量的说明文及其他应用文外,大多数都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个复杂的存在,为读者留下了多元解读的空间。教学的功利化关闭了语文课程中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空间,多元解读一旦废止,个性解读更无从谈起。学生的阅读个性没有了,教师的教学个性也被捆绑囚禁,文学的美丽、文学的魅力,乃至文学的生命,就将在我们的语文课里一并丧失。  相似文献   

6.
西夏文献序跋题记解读、翻译已经取得很多成果,为西夏学、西夏佛教史等研究领域提供出了大量有价值资料。当然,也存有不少未获准确翻译或理想解读的难题。这里在以往解读基础上,补充了关于“轩辕”“旹厮多”“诠义法师”“‘副’与‘判’”“僉院”“遇腾兰降法”等几处新的解读,以期为西夏序跋题记中的疑难问题解决提供些思路或解读方案。  相似文献   

7.
多元解读的“界”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为“多元解读” 文学解读从其本质属性上来讲,是主体间性的对话,是主体间性的一种寻求心灵交流的活动,是读者与文本双向活动的一种解读反应过程。文学解读的这种本质属性,确定了读者在解读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说明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并非单方面的对象性解释,而是读者与文本的沟通,是读者经验与文本结构的探究与再创造,它表明解读是一种主体能动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8.
谢芳 《现代语文》2006,(8):45-46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新的希望,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权威、作者权威被颠覆,一元解读被多元解读代替。我们欣喜地看到由于读者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从而赋予了文本新的、独特的生命力。比如选进语文课本中的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和刘心武的《十首足矣》就是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批判精神对文本所作的新的、创造性的解读。但是,欣喜之余,我们也不无忧虑地看到,在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任意解读甚至误读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阅读是文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元解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观是对以往阅读方法的规训与扶正。文本的特点以及读者在阅读动机、阅读方法、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要求多元解读的确立。多元解读也是学生非线性思维的必然表现。多元解读应是多元有界,其作为一种理念开始确立的时候,另一种极端也随之而来,那就是信马由缰的乱读。面对这一现象,从语言、语境、情感、想象四个方面对文本的解读进行了探索,以期达到多元解读的澄清与去弊。  相似文献   

10.
和对其他艺术作品的解读一样,文学作品的解读也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人们对作品内容不断开掘,阅读体验、解读结论日益丰富;另一方面,人们在解读视角和解读方法上也不断探求,以期获得更多的阅读收获。在阅读以人物塑造为主的文学作品时,借助人物的角色去解读人物、解读作品,往往会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一些不同的发现。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讨语文解读,是极有创意的,傅丽霞和张兴华教授所著《语文解读文化研究》一书,为语文解读开辟了新的角度和视野,打开了另一扇窗户,显示了理论和观念上的包容性、现代性,实践意义_上的策略性和操作性。这本书在文化史和语文教育史意义上,致力于贯通古今、融会中西,人大提高了语文解读的有效性和可能性。对笔者来说,涉猎这个学术领域是崭新的尝试,更不用说能够有所评价。因此,形成一点看法的过程,就成了学习和收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怀着浓厚的兴趣记录和创造了中国当代民间的种种奇闻轶本、传说、鬼话,并对产生这些思维的心理机制进行了细致而又感性地探究。他认为,在这些奇思异行中潜藏着人生的许多真谛。因此,《太白山记》是对中国民间文化的现代解读,本文则是这种解读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黄雪琴 《广西教育》2007,(6A):21-21
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期工作。因为“怎样教”的前提,是首先明确“教什么”,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解读文本,就是要与文本展开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把握教材,解读文本的能力,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4.
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和伟业。中国改革改变了自己,更形成了持续的世界性冲击波,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无疑再次将中国改革推进到新的高度,推向更壮阔的广度。我刊紧紧抓住“新改革”契机,诚邀陕西师范大学文科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陈答才教授设计并牵头,将于2014年上半年倾力推出18篇系列文章,从总体解读、领域解读、话题解读三个层面,对新改革...  相似文献   

15.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显示了对文学作品作多元解读的尝试,在评价建议里也提到了这一问题,“文学类文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评价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文学作品多元解读对于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民族竞争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任务,语文教育界开始广泛探讨多元解读的教学方法和角度,并且产生了不少好的方法。笔者认为,我们在摸索、探讨多元解读教学的同时,还完全可以从我们的祖先那里寻找关于文学多元解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徐哲野 《语文知识》2014,(11):20-22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所言:“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文本解读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本解读的质量与深度就决定了这堂课的质量与内涵。然而现今,在中学语文教学的一线现场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语文教师往往在扮演好自己的课堂角色方面表现出色,如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精心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预设并解读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疑难问题等等,而在文本解读方面却是令人担忧:常常解读不到位甚至出现错误解读。更为糟糕的是,许多一线老师甚至从未意识到这个问题,或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而不知道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语教育中的本解读存在诸多误区,或陷于传统道术思想影响下的话语霸权的沼泽,或追捕所谓后现代教育理念的话语霸权的风影。其突出表现:一是本解读的单一向度,二是本解读的诠释过度。虽然表现不同,但其指归是一致的,前蔽塞了学生理解的多向通道,后则对本解读牵强附会,扭曲了本的真实意义,或使本意义严重超载。这种解读思路和解读方式使得语教育的现代转换大大滞后于其他人学科。只有回归本自身,并且适当的探索本意义的能指范围,才是真正科学、清醒的现代意义上的语教育。  相似文献   

18.
读者解读文本必然具有独特的个性。不同青年教师对同一课文进行解读并进行观点碰撞,不仅能在同伴解读中找到共性,也能在切磋中品读出独特的认识;不仅能够寻求一个客观的解读认知,也能力求达到一致的教学目标。这样,文章的整体性、立体感就凸现出来了。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文本具有知识性和文化性的双重性质,因此在解读过程当中,也具有了知识性解读和文化性解读双层模式。这种双层解读可以视为德育在语文学科当中渗透的策略之一。语文教学中对文本情境的营造、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情感性教育是德育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的可能与方式。  相似文献   

20.
巴金的《寒夜》具有多重的思想意蕴,值得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加以解读。本文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哲学方面提出了多角度的解读方式:传统的社会学的解读方式往往从人们的经济来源、政治地位、生活状况去考察社会的公正性。它关注的是人物的生活处境和状况;文化学的解读方式则从不同群体的人们所具有的不同文化背景强化其有别于其它社会群体的独特思想观念。心理学的解读方式从社会的传统文化习惯出发,阐释了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特征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哲学的解读方式从哲学的高度透过一个个形象的命运来揭示人生、社会、人性的道理。总之,《寒夜》是一部具有深厚意蕴的文学巨著,随着人们思想认识和社会的变化发展,它的阅读空间将会不断地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