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通常采用以教师“教”为主、学生“学”为辅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可以获得核心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当遵循“以学定教,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尊重学生意愿,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互动,构建教学相长模式;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数学课堂质量.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哲言。因此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就是我们教学工作者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巧设悬念诱兴趣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时的急切、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未知世界的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创设悬念诱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物质的分类时,可向学生展示化学科学的发展史及其丰富的种类、发展前景、宏伟蓝图,介绍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的重大关系,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无处不有化学”的真切感受,同时巧妙地配合演示实验设置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惊奇—疑问”的过程中感悟化学世界的神秘和特点。使他们产生向往化学世界的情感,从而增强对化学科学的学习与探求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新课导入时,联系些日常实践,去创设与知识有关并且熟知的例子,如自然现象或者演示实验,作为悬念,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寻找“为什么?”使学生一直抱着兴趣去追求、获得知识。这样学生就沉浸在愉快的气氛中,度过课堂,从而产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二、诱导探求激兴趣诱导探求,...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倘若,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是学习动力。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教师却又面临着如何培养兴趣的教学难题。多年教学经验而言,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应以“课堂气氛”为中心,从感官人手,并在感官活动中调动起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说说唱唱中喜欢英语。总而言之,本文重点在于激发课堂的“活跃”,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让教学课堂的成果是有效化、高效化乃至是实效化。  相似文献   

4.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阁 《吉林教育》2004,(11):25-25
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善于启发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言时要风趣、有悬念,使学生产生兴趣,急于倾听下文。在课堂传授知识时,要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还要结合有关模型、挂图、投影仪、演示实验等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视觉兴趣。还可以使用一些灵活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竞赛法”,采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和理解能力,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悬念,尤如一剂“催化剂”和“调味剂”,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主动参与的需求,产生主动探究的行为.悬念设置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笔者的实践策略是:新课导入时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教学重点、难点处设置悬念,促进理解,拓宽思维;课堂出现“冷场”时设置悬念,调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结束时设置悬念,课尽意未尽,思不止.  相似文献   

6.
悬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技巧。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 ,就是对一些正在研究、发展中的问题 ,教师不匆忙作出结论 ,而是创设一个悬而未决的教学环境 ,叫学生欲答不能 ,欲罢不忍 ,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考虑、推断、发现”。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的方法和体会。一、化学教学中设置悬念的类型1.激发兴趣型悬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的成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法是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例如 ,讲授“常见的化肥”一节时 ,笔者用悬念导入新课。“一农家的碳酸氢铵化肥被…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生物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好的兴趣.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原因,也是培养兴趣的前导.要想做一名优秀的高中生物教师,首先要做到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如何上好每堂课,提高教学实效性?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注重课堂引入,集中学生注意力课堂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运用简洁而有悬念的导言,使学生处于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启发式教学、导语和悬念的设计,丰富教学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培养成语文学习的“乐之者”。那么,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呢?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教师要用爱心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扬起学生发奋的风帆,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自己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如下: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悬念是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得到答案的焦虑心理,它是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绪言》一…  相似文献   

10.
高中物理教学因其高阶知识密度和复杂程度,对纵向深度学习的要求成为物理培优的关键因素.教师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是提升物理教学效率、夯实学生综合实力的必经之路,也是高中物理教学永恒的研究课题.教师应对干扰学生深度学习的因素具有认知,注重深度学习的课前准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注重教学策略,调用学生智力以外的能力,提振课堂学习信心,结合学习实际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及问题情境,使深奥的物理学识生动化,帮助学生深度理解课堂内容.同时,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在问题析辨中培养深度学习能力,掌握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要让学生主动思考、善于创新,必须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才能使学生对数学课题会学、善学、乐学.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前提: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1.巧设悬念,激发兴趣.心理学家皮亚杰等人的研究表明,当输入感性的信息与人现有的知识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悬念,提出启发性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相似形”一节中,我引用了一个典故.设置这个悬念,就使学生对学习相似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进而激荡起学生创造思维的波澜.  相似文献   

12.
何剑波 《成才之路》2009,(20):87-87
一、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对课堂理论性教学感到单调,尤其是在学习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表现较突出。此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或采取简单批评指责的方法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效果不会很好。如果采用电视节目预告中使用的“悬念”手法,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会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运用“悬念”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适当将一些史实故事化,并在各个教学环节巧妙地运用设置“悬念”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导入新课时,要有“悬念”。俗话说: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学生40分钟教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教育改革要求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能够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公,课堂教学始终围绕学生展开,教师能始终进行有效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学习兴趣.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双主教学”模式逐渐走进高中物理课堂.然而,在高中物理课堂实施“双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课堂教学仍是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师教学素养不高,欠缺运用“双主互动”教学的能力;学生对于高中物理学习有畏难情绪,兴趣难以培养,等等.物理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物理素养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运用“双主互动”模式进行课堂物理教学,真正开展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5.
张小娇 《师道》2014,(5):25-26
悬念设疑在课堂教学中,“悬念设疑”又称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在学生无法预知结果但迫切希望知道结果的情形下,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进行情境化教学,优化教学空间,使课堂拥有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充分地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武明丽 《成才之路》2013,(28):33-34
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用悬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快乐的气氛中感受数学的奇妙,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打开思维大门,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起来,假使数学教师依据教材的内容,在恰当的时间设定恰当的悬念,以激起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冲突,就能有效调动学生心理上要求解答疑惑的需要。作为学习心理机制的一种——悬念,是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没有感到满足时出现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设置一定的悬念,将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论述悬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营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锤炼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疑、制造“悬念”,为学生提供乐于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的教学情境,是调节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悬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教师所教的东西,对教师所教的东西有浓厚的兴趣.要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我们就应在课堂中把握时机,适时设置悬念,让课堂增添点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感受数学的美妙与神秘,并发现数学的美,提高数学素养.下面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些悬念艺术在数学课堂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0.
刘梦林 《考试周刊》2012,(69):68-68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造幽默”、“打比喻”、“讲故事”、“创设情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的“巧设”,可以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让数学课堂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