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尹洁 《华夏文化》2000,(3):10-12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社会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两条:其一,传统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其自身通过改造和转换也获得新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长得以保存、认同和传承。其二,传统文化自身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对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化娱乐业是“窗口行业”,由于开办单位的社会性、投资者来自各行各业,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娱乐场所的品位和形象。那些为社会发挥作用较好的场所,经营者的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都是比较好的,管理水平也比较高,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文化市场从无到有,从单一化至多元化,从低层次到高层次,有了很大发展。由于地域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和人文特征的关系,决定了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文化市场。当前,农村文化市场对活跃农村文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王立成 《寻根》2020,(1):120-124
东光县邢氏家族世居连镇大、小邢村,为当地望族,人文荟萃,累世书香,向以文化宏达著称乡里。依托“耕读肇基,善良贻后”的家风,积极引导与加强个体成员的文化修养,努力提升整个家族的社会声望。因此,明清两代涌现出众多杰出子弟。  相似文献   

5.
赖祥亮 《寻根》2007,(5):9-14
作为河洛文化的传人,客家先民的文化形态中保留了较多中原文化传统。同时,作为一支历史悠久的民系,客家文化形态中也残存了较多的原始巫术观念。巫术是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认识途径和控制方式,客家巫文化之所以能顽强地生存于客家聚居地,得益于山高水险的岭表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求生存求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当地原住民崇尚巫鬼的习俗。  相似文献   

6.
认识文化建设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寻求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使文化建设成为社会成员的高度自觉,形成具有鄂尔多斯地区特色的文化,使鄂尔多斯文化实现大繁荣大发展,为鄂尔  相似文献   

7.
“陕西渭南的‘一元剧场’到银川演出了。”近日,秦腔传统经典剧目《忠保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塔戏园的演出,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满堂喝彩。这并非是简单的交流演出,而是陕宁两地对开展区域文化联动的探索。对于荣获2010年度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被列入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渭南“一元剧场”来说,在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将这一惠民品牌进一步做实做细、保证持久的优良口碑,成为当地文化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法兰西喜剧院如何在当代社会再现莫里哀的精神?”“每年60个作品、300场演出的维也纳歌剧院如何影响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日前,由中国戏剧文化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剧院团管理大师班:”在中央戏剧学院举办。  相似文献   

9.
苏绣,贵为中国四大名绣之首。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苏绣根植于江南水乡肥沃的文化土壤之中,经当地妇女心灵手巧的女红针技的代代演绎,绵延不断……而江南地域浓厚的文化气息培养熏陶的历代文人、画家,长期对苏绣文化的滋养、影响,潜移默化地使苏绣技艺的文化内涵、工艺特色、色彩取向……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和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陈叙 《中华文化论坛》2022,(6):133-142+157-158
乡村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优质载体。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重新认识乡村价值,充分激发乡村的文化主体性,增强乡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由于乡村文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与乡村社会脱节,农民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政府主导下的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的日常生活实践间存在疏离,来自市场和社会的外来力量缺乏对乡村文化生态的了解,外来文化资源与乡土文化主体间缺乏耦合机制。乡村文化主体性的培育系统就是以尊重和激发农民的文化主体性为中心,通过乡村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互动交换来激发乡村的文化主体性意识,构建起有效整合多元力量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探索在治理场域下实现价值共享和意义认同,培育乡土文化能人和文化组织。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应当重视技术文化,我国要提高综合国力,没有高新技术,那是难以实现的。与技术文化相伴而行的还有人文文化和社会文化,亦应提到重要位置上。我国是具有丰厚人文文化和社会文化资源的国  相似文献   

12.
焦点:世界文化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亦逐步加剧,跨国娱乐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世界每个角落推广全球一体化文化,文化多样性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自1997年以来,国际社会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关注逐年增强。尤其9·11后,各国对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有更深认识,更加确信文明对话是促进和平和社会发展的最佳保障,“文明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的论调受到质疑和反对。此后,国际社会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呼声和主张日益强烈,举措日益丰富。中国政府积极地参与了这…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手工业与商业文化源远流长。手工作坊与工场、店铺既是古代社会的工商业组织 ,也是近现代社会工商业组织的一部分 ,同新式工商业组织并行不悖。实质上 ,作坊、工场与店铺文化主要表现为传统工商业民俗 ,在宗法式、小农式与官僚式的古代社会 ,自然主要是家族文化、村落文化和衙门文化的传承。源远流长而又根深蒂固的中国家族文化、乡村文化和衙门文化 ,凝结成了中国强烈的家族观念、乡土意识与等级心理 ,并渗透在各个社会组织之中 ,工商业组织亦不例外。传统手工业包括官府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两种基本类型 ,大致经历了作坊、工场两个…  相似文献   

14.
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接触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应合理利用旅游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制定旅游开发的实施方案.显然,在规划区域的诸多资源中,核心文化资源的发掘与运用对整个旅游目的地的开发而言,具有决定其未来命运的重要意义.本文将UPS理论运用于核心旅游文化资源的发掘与文化主题与形象定位,并结合旅游开发项目实践案例加以解读,对如何发掘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旅游规划——基础资料的调查、动态信息的收集、旅游文化的深度发掘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外文化交流》2014,(11):92-95
如何确立文化自信,抢占价值体系的制高点;如何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如何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匾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把当代中国文化的创新成果进行国际传播,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文化建设提出的重大课题。为此,本刊转载《求是》特约3位学者的讨论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与文化虽在本质上有所差异,但同作为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二者不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且彼此交融、双向互动。网络技术在当代便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它不仅推动了当代社会文化的整体进步,还产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网络文化。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水平的差异性,导致一些掌握高新网络技术的国家成为了新型的"殖民主义"国家。另外,网络技术的开放性使得许多不符合社会主流的文化得到传播,给主流文化带来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子游戏经营活动日趋活跃,发展迅猛,已成为文化市场中的支柱项目。游戏机活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人们智力,帮助人们掌握电子操作技能,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不同精神层次的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拓宽了社会就业渠道,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为国家增加了税收。  相似文献   

18.
研究方法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对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界定。在传统的文化研究中,基于对文化概念的人类学和社会学认识,经验方法、结构方法和历史方法是文化研究的主要方法。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和文化产业的出现,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拓展,文化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因此对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提出了严峻挑战。总体上看,厘清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力,探索"文化生产力"的性质、特点、规律、结构和机制,认识当今文化学与其他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进而探究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方法和路径,已是摆在理论界和学术界面前的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巴蜀文化现代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巴蜀文化的现代化,是四川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巴蜀文化的内涵、巴蜀文化的形态、巴蜀文化的传播以及巴蜀文化产业四个方面论述了巴蜀文化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模式、途径和方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相似文献   

20.
论文化赞助     
文化赞助是社会力量,即企业或个人基于一定协议向文化机构或文化活动提供资金或实物或其他形式的帮助,以达到一定商业目的的行为。文化赞助是为文化事业发展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营销方式之一。文化赞助对于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提升企业形象,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力量赞助文化事业主要有:赞助重大文化活动;赞助各种文艺演出;企业通过冠名等方式,为艺术院团注入资金;赞助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尽管我国文化赞助活动随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但仍有不够活跃、金额偏小、来源渠道不稳等问题。况且,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