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留学英伦是余家菊教育思想形成的重要转折点。从踏出国门到应聘归国,余家菊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1922—1924),学习了国外先进的实验学科,考察了西方尤其是英国的教育实情。结合在国外的所见、所感、所学,对当时中国的教育实际进行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旗帜鲜明的教育主张,这些经历对其后期教育思想的发展、形成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余家菊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较为丰富,而师范教育思想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他十分重视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师范教育独立,并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对中国当时师范教育实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余家菊乡村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家菊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教育家、学和社会活动家。本首次对余家菊的乡村教育思想进行评述。本认为,余家菊在五四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下,本着救国救民的宗旨,关心社会实际,大胆指出中国教育的病症,为挽救社会危机和改进教育而首倡乡村教育运动,提出了向师范学校、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劳动的具体实施办法,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先河。  相似文献   

4.
余家菊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他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观,提出游戏是最好的教育机会,提倡游戏教育。他对游戏教育的价值、游戏教育的特质以及游戏教育的实施等问题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形成了较系统的儿童游戏教育思想。余家菊的游戏教育思想对当今“游戏学“理论的发展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余家菊作为我国二十世纪初倡导乡村教育运动的第一人,对中国乡村教育落后现状所发出的呐喊以及对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所做出的设想,让人们将目光转向当时的乡村,将近一百年之后的今天看来,仍然极富有生命力。从余家菊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出发,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仍然面临的发展危机,搞好乡村教育建设,补齐乡村教育这块"短板",就要把握乡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之间的异同,把握乡村教育在现代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向乡村教师出发、向乡村学校出发、向乡村运动出发,发展乡村教育。  相似文献   

6.
余家菊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余家菊的儿童教育思想具有较积极的社会意义。其儿童教育思想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幼稚时期最适宜于教育之施行;应依据儿童不同时期的身心特点施以适当的教育;游戏教育。  相似文献   

7.
余家菊是近代颇有影响的教育家,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因全力宣传和推动国家主义教育闻名于教育界。他对中国教育的诸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见解,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且硕果累累。余家菊十分重视中国教育史研究,分别对孔子、孟子、荀子、陆九渊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撰写《中国教育史要》专著一部,但这部专著却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事实上,研究余家菊有关中国教育史的著述,特别是他的《中国教育史要》,对深入理解和全面评价其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受近代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余家菊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主攻教育专业。在英美教育名家杜威、罗素等人的影响下,他以西方教育理念为理据,对中国当时的教育现状进行了批评与反思,在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批评的同时,也注意到近代新式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由华中师范大学与武汉市黄陂区联合主办的“余家菊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将于今年8月在武汉市召开。余家菊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早年曾就读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武昌文华学院和武昌中华大学,为近代中国“乡村教育”的首倡者和“国家主义教育”理论的构建者。会议将主要围绕以下命题进行研讨:余家菊与近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前后,一般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困绕着如何改造中国的问题,各俱其说,各行其是.其中“教育救国论”是一种颇有影响的救国方略.它随着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提倡(其主要提倡者如:黄炎培、晏阳初、网行知、蔡元培、张伯警、陈独秀李大到、余家菊等)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和教有思想的植入,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逐渐形成了一股政治思潮。这一思湖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和特殊的社会环境。第一、五四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的兴起;是当时社会大变动的产物。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