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计算机大脑的芯片的发明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成果。然而它的确是太昂贵了:其制造设备高达数亿美元,成品的加工周期长达2周,加工工序超过20道为此,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发明一种“桌上工厂”,使得能够在塑料等基体上通过直接打印的方法来制造计算机芯片。如果这种设想得以实现,对于计算机硬件制造工艺来说,将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计算机的硬件制造会变得更加“人性化”,如同当前的软件一样成为一种开放的资源。人们将有可能通过互联网直接下载最新的芯片电路来完成计算机的升级。而且这种工艺还会在其他方面得到应用,例如能够显示可变图像的“壁纸”、智能化的标志或标签、逻辑电路识别系统等等。  相似文献   

2.
在不远的将来,一种硬币大小的新型微芯片,或许将使你不必再受针头注射的痛苦。 这种微芯片里装的药物,病人将其吞咽或者植入皮下后,它就可以按预置的程序指令,十分准时地释放出准确微量的药物。 这种芯片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化工程研究人员的杰作,他们称其为“智能药片”或“芯片药物”。 这种芯片还可用于医疗领域的其他方面,比如用来释放止痛药、抗癌药,它也可用于医疗分析测试,还可以用于剔除珠宝的异味。  相似文献   

3.
《百科知识》2005,(4X):4-4
美国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成功进行了试验后宣布,“仿生眼”将来或许能让盲人重见光明。加州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说,这个移植物——一个3毫米宽的对视网膜有益的芯片——将会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迈出一大步。  相似文献   

4.
超高速数字分幅相机目前广泛应用于光谱学、光电子学、爆炸研究、材料科学、非线性光学、医学、冲击波研究等各种领域.因此,超高速数字分幅相机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在超高速数字分幅相机系统设计中,相机的CCD驱动电路和图像采集系统设计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本设计基于SONY公司的CCD芯片ICX205AK,采用Xillix的FPGA芯片XC3S1500成功设计该CCD驱动电路和图像采集系统,并对设计进行功能仿真.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想和当地人打成一片,说他们的方言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想和视网膜及其他神经元细胞对话时,他们想到了神经递质这种“语言”。神经细胞释放化学物质到突触这个专门的邻近间隙,以便和附近的细胞通信。制作一个能说神经元“方言”的装置,有助于研制新一代的可植入替代物,以修复因斑点退变累及的视网膜。这种“人工突触芯片”也可以替代其他种类的病变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吕晓洋 《金秋科苑》2012,(11):106-107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像“透视器”一样工作的手机,不久漫画书中的超能力或许会变成现实。一种高科技芯片使手机“看穿”墙壁、木头和塑料,还能看透服装等纺织品。医生可以在不用具有破坏性的X光或大而昂贵的核磁共振扫描仪的情况下,用这些图像仪检查人体内部,寻找恶性肿瘤。这些研究人员称,这种芯片能使自己动手者检测墙内立柱,或让商业人士检查假钞。眼下,它的设计用途只局限在一个狭窄范围内。它和一种正常大小的微芯片一起发挥作用,安装进手机或其他手持式电子设备中。  相似文献   

7.
四只眼的鱼     
这条长着4只眼睛的深海鱼叫“褐嘴幽灵鱼(brownsnout spookfish)”,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一种使用镜面成像的脊椎动物。它的两只向上的眼睛(橙色)带有普通透镜晶体,而在这两只眼睛旁边又长着带有微小镜片、向下看的两只眼睛(黑色)。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微小镜片结构由鸟嘌呤水晶体构成,可使光线进入眼睛后被反射,将图像聚焦在视网膜上,让它看到潜伏在下面的捕食者。  相似文献   

8.
《科技新时代》2007,(8):39-39
在提到“超级X射线图像”这个短语的时候,估计很多人都会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更清晰的X射线片子而已。但实际上,由美国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来的这种系统综合运用了计算机X射线断层摄影术(CT)、X射线视频和电脑软件,能为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运动状态的骨骼的三维图像。[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比羽毛轻的柔性电路问世可监控各种身体数据究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只有食品保鲜膜1/5的厚度、重量上比羽毛还轻的柔性电路,这为医生提供了未来将传感器植入人体内的可能。该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自然》杂志上。研究人员说,这种在超薄薄膜上的设备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即使将其揉成团或拉伸,仍然可以工作。这种电路可以用于监控各种身体数据,  相似文献   

10.
智能尘埃     
很多人都对无处不在的尘埃心存厌恶,而美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制的“智能尘埃”,可能会更令人提心吊胆,因为配备超微型精密装置的它,无需动力也能在空中飘浮,并神不知鬼不觉地进行监视活动。科学家表示,这种“智能尘埃”在天气预报及军事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移动通讯展览会上展出了他们发明的这种由多个微型电子机械系统组成的“智能尘埃”的雏形,它长约5毫米。在不久的将来,体积不断缩小的“智能尘埃”体积将不会超过灰尘的微粒。这种全球最微型的电脑监察器,配备有感应器、激光及通讯收发器,在空中随气流飘扬,可在方圆21公里的范围内,收集并传回资料信息。“智能尘埃”耗电量极低,每秒却能传输数千字节的资料。它利用厚膜电池作为动力源,而“尘埃”的太阳能板则可充电。当“智能尘埃”进入备用状态时,它“懂得”自动关闭部分系统以节省能源。伦敦Hudd-ersfield大学精密科技中心也展示出其研制的“智能尘埃”一一只一平方毫米的芯片,一只蚂蚁就可以把这块粉末般的芯片玩弄于股掌之间。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50年中,“精确”是整个计算机芯片行业始终追求的目标。然而,美国赖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新开发的则是“非精确”(inexact)计算机芯片。这种芯片的设计由于允许处理过程偶尔出现错误,因此提高了芯片的处理能力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美国朗讯公司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最近研制成功沟道长度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的有机晶体管,为发展新一代廉价而易装配的、基于碳的化合物的分子电子原件做好了准备。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普通硅晶体管的替代品,因为他们预计大约10年后硅集成电路将因为本身的物理局限而无法进一步缩小。对多学科进行研究的贝尔实验室研究小组用体积只有一颗沙粒的一百万分之一的有机晶体管制成了电压倒相器———一种把“0”和“1”相互转化的电子电路。电压倒相器是所有计算机芯片的标准构件。研究人员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制造分子大小的晶体管,使得单个分子…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信息》2004,(7):27-27
对于如何恢复盲人视力,使盲人重见光明的千古难题,最近德国两位科学家不约而同地提出相似的解答。 Tubinger大学医学系教授EberthardZrenner领导的研究小组发展出一种可移植至视网膜上的迷你芯片,由于其上布满了1500个对光线极为敏锐的“感应细胞”,当光线抵达芯片时,这些“感应细胞”就会如同正常的视网膜细胞一样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05,(4S):41-42
美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发一种类似紧身衣的轻薄高科技宇航服,而且这种宇航服还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改变颜色。这种类似人体“第二层皮肤”的新型宇航服表面,将喷有一层可被有机生物分解的涂层。该涂层能够在布满灰尘的环境中保护宇航员。在这种所谓的“第二层皮肤”中,  相似文献   

15.
英特尔公司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开发出迄今世界上最小最快的互补金属氧化物(GMOS)晶体管,新的晶体管厚度仅为30纳米(一亿分之三米)。 这一突破将使这家芯片制造商在未来5年到10年内能够生产含有4亿个晶体管、运行速度为每秒10吉兹(每秒循环100亿周)、工作电压在1伏以下的新型微处理器。 英特尔公司预计,将30纳米晶体管应用到更强大的微处理器中,将使“万能翻译器”成为现实。这种微处理器可以使警报系统识别人的面孔。此外,将来人们可以用1 5000美元的低价格买回一台10吉赫兹台式电脑,其运算能力可同目前价值数百万美元的主机相媲美。  相似文献   

16.
人的眼睛、大脑和视网膜由于并行处理信息,所以能够使看到的物体瞬时变为影像。根据这一原理,研究人员发明了“楞勃透镜”。由于该透镜为球状对称形状,能同时处理来自多个光源的光线。传统的碟型天线,一次只能捕捉来自一个方向的光线。如果聚集起许许多多“楞勃透镜”的焦点面,同时配合使用馈电天线,就能形成映现电波的“视网膜”。目前,澳大利亚科学家正计划将这样的透镜用作射电望远镜,从而成为比正在建造中的世界最大规模望远镜还大数百倍的硕大无比的望远镜。预定在2010年开工建设的这一超巨大望远镜,将由11个国家组成的…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因视网膜损坏而失明,就意味着患者将一直挣扎在黑暗中。然而,上海交大2006年1月11日公布的一项国家973项目阶段性成果,可能使这部分患者重见天日——“973”首席科学家、上海交大教授任秋实昨向记者透露,他们正努力研制一种可取代视网膜功能的“视觉假体”。目前,相关样品已进入测试阶段,不久将开始模式动物试验。视网膜好比一位出色的“翻译官”:它把射入眼睛的“光语言”译成大脑能理解的“电语言”,再由视神经传达到大脑皮层,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图像。万一这位“翻译官”“失语”,大脑就无所适从了。任教授告诉记者,他们要做的,…  相似文献   

18.
彭文 《百科知识》2011,(17):13-13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表报告指出,一项针对眼部的测试或许可以发现阿尔茨海默氏症,即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研究人员对比健康人、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和有轻度认知障碍的早期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视网膜图像,结果显示,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与其他两类研究人群相比,视网膜部分血管的宽度不同。这说明该病症不仅会引发大脑变化,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一种基于SOPC技术的视频画面分割器的设计。该系统通过在FPGA芯片上配置NiosⅡ软核处理器和相关的接口模块来实现其主要的硬件电路,并结合系统的软件设计来控制多路高速多功能视频解码芯片ADV7181,实现对图像数据的高速采集、有效抽取及压缩、存储、画面数据合成及显示等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最近,英国的科学家宣称,一种“内存条”将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和经历完整无缺地、永久性保存下来,而且这种“内存条”将可以在不到30年内研究成功.这种“内存条”将被连接到人的视觉神经上,并以神经脉冲的形式将人的记忆以及感觉(比如气味、图像、声音等)存入人的大脑之中.之后,只要将这一“内存条”装人计算机中,里面的巨量信.志便得以完整支现了.到那时,人们不仅可以依此而使自己昔日的记忆复活——这样便不用通过出着旧相册或者苦苦步《来回忆往事了。而且也可以互相交换各自的“内存条”而办事到别人的思想和经历.也拉是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