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点”即画龙点睛。有些稿件的质量,基本上可以,但总感到有些不足之处。这时候就要看编辑是否能在关键之处点上那么一点,通过作者修改和编辑加工,使原作增添光彩。“点”功来自编辑对创作与再创作技能的掌握。否则,“点”得越多,作者越不知所措,勉强去做,结果仍然达不到发表水平。有一个例子对我印象极为深刻:大约在五十年代,电影  相似文献   

2.
作为编辑,有时看中了一篇稿件,为了让其出新或有可能成为精品,常常要求记者补充点背景之类的材料。遗憾的是,记者十有八九提供不出来,大多回道:“那个没有问到。”或“这个没有想起来问。”这不能不让人想起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话:记者与其说是记者,不如说是“问者...  相似文献   

3.
宣传报道的“度”,指的是对客观事物与新闻报道把握的尺度。记者确定主题、取舍材料、谋篇布局要把握好“度”;编辑选择新闻、修改稿件、制作标题、配置稿件、设计版面、组织报道,更需要把握好“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搞新闻工作,就是在把握“度”上做文章。这篇文章做得好,新闻宣传既能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能搞得生动活泼,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如何把握好宣传的“度”呢?我以为应该注意这样几点;第一,掌握好分寸。记者获得的采访线索很多,编辑每天要接触大量的稿件,一般稿件的取舍是比较好判断的,难…  相似文献   

4.
第十功是“创”。包括创作与再创作,这些基本功直接影响到稿件的加工质量。更重要的是,编辑还应积极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使自己的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创造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结果。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创造性思维贯串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因此,编辑的创造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锻炼来提高的。如果比较扎实地掌握前面九功,就为提高创造能力打下了基础。一般说来,可以从以下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年过六旬的新闻爱好,从事业余新闻写作40余年,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发表各类稿件2000多篇。有人问我有啥写作诀窍?我的回答是:“长年耕耘自见功。”  相似文献   

6.
在图书进货工作中,强调订货是必要的。但是把添货视力订货的辅助手段,这种“以添为辅”的观点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订货和添货都是进货,都是为了销售。其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图书出版前根据征订目录订货,后者是在图书出版后(或出书过程中)根据实际销售情况再次添配,两者的目的和重要性是一致的。从作用上讲,我认为:添货反倒应该后来居上,重于订货。这是因  相似文献   

7.
河南广播电视新闻中心退回的记者稿件中,新记者的比较多;常常听到一些青年记者焦急地问:“为啥我的稿件退的那么多?”这里谈些看法。从近段退回的稿件看,“毛病”大致有四: 一是内容空泛。有些稿件,从导语、主体到结尾,几乎全是空话、套话和老话,除了摆上几个死数字外,找不到具体的新闻事实,更没有感人的活材料。二是缺少新意。人们常讲不要“雨后送伞”;可有的稿件常常写了通讯员或别的记者已经写过的内容,不好再用。有的稿件是新导语、旧内容,“穿靴戴帽”。还有的稿中事件,在当地看是新的,一放到全省全国看,是早已报过或综合报过的。三是违背政策。有的稿件写了当地的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深度开掘问题。深度报道贵在“深”。目前,尽管不乏好作品,但相对来说,精品数量仍太少。不少稿件有一定深度,但仍显得有些粗糙、平淡。主要表现是:材料不丰富,主题不突出,本质点不透,叙述就事论事,时空跨度不大,缺乏典型佳例,第一手材料少,增添背景少,权威人士评论少。 (二)在选题上要宽严结合,把握好“度”。从原  相似文献   

9.
通讯员写完一篇稿件,最好要做到“三见面”。即与当事人见面;与单位领导见面;与周围群众见面。这样,不但保证稿件真实,还能提高稿件质量。新闻材料来源,并非全是通讯员本人亲眼所见,有些是在众多人中“旅行”或“加过工”后,传到通讯员的耳里,多少有点“添枝加叶”。而不少通讯员往往为了抢新闻的时间性,“闻风而动”,完稿速发,这很容易造成差错。通过“三见面”,就可以防止失实。如有一次,我部一位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某村9位农民在8米深的井下维修机泵时,因吸入硫化氢中毒身亡。记者迅速赶往现场采访,就在稿件发向编辑部的同时,地方领导跟踪追击,迅速赶赴编辑部,千方百计阻止稿件发表。这类地方领导干部追稿之事还真不少。如果细细调查一下,哪家新闻单位的批评稿件没有被追回的经历?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这类名牌节目,被追稿的经历就更多了。归纳起来,地方领导如此追稿有两大特点:一是所追稿件必是批评报道;二是追稿者由下至上逐级追。至于“追”的方式,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直追式”:追稿者顺着记者的踪迹直追到编辑部…  相似文献   

11.
冯杰 《军事记者》2009,(2):56-57
新闻采访中,“搭桥”是一种艺术。它的核心是找到使采访对象感兴趣的相似点或接近点,使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从“生”到“熟”,营造和谐的采访氛围。许多报道员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缺乏搭桥艺术的培养,常常很难短时间内使采访对象敞开心扉,导致第一手材料不够鲜活丰润,没有深度,写出的稿件自然不易出彩。联系实际,笔者对如何在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搭桥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当了几年驻站记者,对“下基层”一词感受颇深。下基层有很大的相对性。从省会到地市,从地市到各县,都可谓“下去了”。即使到了最基层的厂矿、乡村一级采访,也还有个深入问题。如果只是听听介绍,点上看看,拿上材料回去写稿,而对于普通群众心里究竟在想什么,他们对我们要反映的事情究竟怎么看,自己心里没底,写稿时就难免要犯嘀咕:不知群众买不买这个账?其实,这样的“下基层”很难说是真正下去了。今年春节前,报社布置抓一些节日稿件,我有  相似文献   

13.
稿件是新闻单位的“原料”。稿件的数量直接影响到宣传质量,稿件多,选择的余地就大。而增加稿源就要充分保护通讯员的投搞热情,让他们多写稿、多投稿(特别是县广播站专职记者比较少,大部分稿件要靠他们采写)。为了保护通讯员投稿热情,就要认真对待和慎重处理通讯员的稿件,尤其是通讯员的第一篇稿件。通讯员刚写稿、投稿的热情是脆弱的,业余通讯员更是如此。他们往往带有试探性,采写新闻稿件多数是由于新闻事件触发了“灵感”和责任感,他们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初写新闻稿件,可能从内容到形式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新闻写作要求,这就需要编辑人员: ——不要轻易地“否决”。对编辑人员来说,每篇  相似文献   

14.
金融经济类“内参”稿件,对于反映问题、领导决策、指导工作、推进改革具有“催化”启导作用。写好这类稿件是经济金融界广大文秘工作者兼通讯员所必须修炼的一门基本功。 “内参”稿件反映的内容,有的是涉及党政、商界机密以及对人或事的批评性调查材料,有的是矛盾初现苗头,或是矛盾尖锐复杂,处在探索试验阶段,需要反映某个问题,促进持续实践。这些内容当时都不宜在报纸上公开披露,但是有些情况和信息资料,对于上级领导机关具有参考吸纳价值。采写“内参”稿的目的,既然在于反映情况,摸索经验,推出典型,照应点面,改进工作,且读者对象主要是领导机关、主管部门及有关负责同志,那末这就决定了“内参”稿件应多视角取材,解剖矛盾。 笔者认为,金融“内参”的取材,应广泛涉猎常规题材、超常题材、边缘题材及信息题  相似文献   

15.
近观数则征文启事,均有如下文字明示:“稿件一经刊用,即奉稿酬。”来稿录用了,即致稿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圈内人的常识,又何必正儿八经地添此“蛇足”?一位从未投过稿的同事见此启事后问我:“是否属于征文的给稿酬,不是征文的稿件不给稿酬?”我答曰:“不是这么回事。”怕他不解,我又解释说:有的征文,稿酬从优是真的。  相似文献   

16.
吴文峰 《青年记者》2006,(16):67-67
专业报的记者,由于对行业工作比较熟悉,写起此类稿件来往往比社会上一般报纸的记者得心应手。但也存在着一个慧眼识“点”的问题。这里的点指的是“新闻点”,是行业内各项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只有善于从这些“点”中找出“亮点”为我所用,才算得上一个称职的专(行)业  相似文献   

17.
有些通讯员为了省事,不愿到现场去观察和了解第一手材料,而是喜欢做“转手生意”,把人家的上报材料、工作总结,改头换面变成稿子。这样的稿件往往不生动,失实现象也容易发生。前年10月底,山东电视台来我们部队拍摄王杰事迹电视剧。当时,部队领导让我把这件事报道一下,并给我看了电视剧本,介绍了主要演员及拍摄情况。按说就此写一则三五百字的消息是没什么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第七功是:“掂”。就是掂稿子的份量。有些很有才华的作者,他开始写的稿子不一定都好,这就要看编辑有没有眼力,能不能掂出稿件的份量。在出版史上,由于编辑掂出稿件的份量而发现作者的故事,屡见不鲜。下面举三个例子,可能对编辑提高眼力的重要性的认识,起些作用。一、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他在数学上的成就主  相似文献   

19.
这里指的是“检索”。科普编辑为了了解和熟悉图书资料,必须掌握检索知识和技能,才能从图书馆千百万本图书中迅速地找到所需要的图书资料。掌握检索技能一般可从熟悉图书分类法和图书馆目录着  相似文献   

20.
在多年的业余报道工作中,我有这样一条经验,即通讯员除了具备刻苦精神外,还要具备“编辑意识”。编辑意识,实际上是一种编辑思想。即报刊编辑人员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结合实际情况所产生的宣传思想和计划。通讯员如果缺乏编辑意识,就不可能写出一碰即响的稿子。那么,如何提高通讯员的编辑意识呢? 一、站在“点”上,想到“面”,点面结合出佳篇基层通讯员,大都是在本单位寻找材料写稿子,这在客观上就有一定的局限性。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据一位老编辑说,在选择稿件时,首先要把它放在社会这架天平上,去掂量它的价值。从编辑的角度来看,既要看“点”上(指拟选用的这篇稿件),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