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爸爸是个记者,听妈妈说还是个"大记者",得了不少奖呢. 一开始我不服气:从四岁开始练美术、书法,我得的奖杯比老爸还多呢,那我不是比他还"大"?直到妈妈讲起一次经历,才让我对"记者"这个职业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2.
郑理同志是北京日报政法部记者。他的一个突出长处是工作勤奋、新闻敏感性强。他从电台广播中听到赵荣琛教授从美国讲学回来,中途因故在台北机场停留的消息,就立即去采访,当天就写成了《赵荣琛教授台北机场停留记》通讯。第二天就见报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中国新闻社都于次日转发。这篇稿子被评为1982年全国新闻稿的得奖作品。  相似文献   

3.
不知多少记者碰到过“记者的尴尬”,唯有光明日报写评论的刚建诚实地将它们记录下来。先是刊登在新闻出版报上(今年3月12日),后又被拥有350万读者之众的前《读者文摘》杂志转载。在如今这个年月当记者,磕磕绊绊沉淀了多少与以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新闻没了轰动效应”—一从前“写篇稍微像  相似文献   

4.
不知多少记者碰到过“记者的尴尬”,唯有光明日报写评论的刚建诚实地将它们记录下来。先是刊登在新闻出版报上(今年3月12日),后又被拥有350万读者之众的前《读者文摘》杂志转载。在如今这个年月当记者,磕磕绊绊沉淀了多少与以往不同的经历和感受: “新闻没了轰动效应”——从前“写篇稍微像样的东西,电话、来信不断,有表钦佩的,有问详情的,有提线索的……。今天你费九牛二虎之力精心构筑的东西见报了,却没问询,没祝贺,连商榷  相似文献   

5.
李谷一名誉权纠纷案打得沸沸扬扬,如今早已由新闻变成“旧闻”了。而《上海法制报》状告南阳地区中级法院侵犯记者采访权一事,使得此案又添波澜。据悉,河南省高级法院已以“不符合起诉条件”为由驳回了诉讼,《上海法制报》旋即又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不管此案受理与否,我们都欣喜地看到:记者也开始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上海法制报》记者李智刚在采访李谷一名誉权  相似文献   

6.
读了<中国记者>2009年第4期<当记者成了导演>一文后,认为作者观点有失偏颇,不敢苟同. 我认为,他不了解电视记者是如何进行再现事件的.对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用文字不难还原事件真相.而作为用画面说话的电视记者,就不是件易事.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中国美术馆门前,《刘霆昭海上万里行影展》的大幅广告牌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10多家新闻单位报道了这个消息。磨铸铁肩刘霆昭是文字记者,他能成为北京日报第一个举办个人影展的记者却并非偶然。早在学生时代,他就酷爱摄影。“四·五”运动中,刘霆昭冒着极大风险拍摄和保存了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的照片。直到天安门事件平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中国美术馆门前,《刘霆昭海上万里行影展》的大幅广告牌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10多家新闻单位报道了这个消息。磨铸铁肩刘霆昭是文字记者,他能成为北京日报第一个举办个人影展的记者却并非偶然。早在学生时代,他就酷爱摄影。“四·五”运动中,刘霆昭冒着极大风险拍摄和保存了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的照片。直到天安门事件平反,他的作品才得见天日。刘霆昭把胶卷捐给北京日报作资料,一部分照片登了报,被收入大型历史画册《人民的悼念》,并参加了全国影展。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刚到报社不久的刘霆昭崭露头角,连市委领导都知道有这么个能干的青年记者。1982年“八一”前夕,北京市组织青年慰问团赴广西边防前线。全团只有6个名额,北京日报有幸获准派一名记者参加。去前线,艰苦、紧张;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二年底到一九八六年初,我作为《人民日报》常驻记者在非洲生活了三年多。这期间,我们先后以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为基地,采访了东非、中非、南部非洲的十多个国家。如今,当我写下上面的题目时,多少黝黑亲切的面孔,多少醉人的异俗奇观,多少友情交织的往事,多少当记者的甘苦,一齐浮现脑际,涌上笔端。当我去非洲当记者时,非洲正遭受西方转嫁经济危机和严重旱灾的折磨,困难之大超出我的想象。以我们记者站所在地坦桑为例,它的农业逐年衰落,工厂开工率不足百分之三十,国民经济增长率连续几年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我们常驻的中国记者就变成“外国记者”了。由于环境条件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同,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在国内当记者却又颇有相异之处。在一个信息的社会里美国是个舆论传播工具极为发达的国家,人人都不可避免地时时生活在各种新闻的“袭击”之中。在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于我们的工  相似文献   

11.
“到中国去当记者。”当我的通讯社(即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德意志通讯社)向我提出这个建议时,我不需作长时间的考虑。去中国工作,大概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梦想。对我来说,不仅如此,还意味着旧地重游,再次接近我曾经上过七年大学的国家。1957年到1964年,我在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学习语言和文学。就是说,我亲眼看到了,在解放后几年之内,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为把一个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建设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所作的巨大努力。当时在这里的外国人都必然会留下深刻印象,都必然会被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已开始的伟大觉醒所吸引。但是,当时我呆在中国的首要任务是,积极地学习,要学会现代汉语和古汉语。我听过关于唐诗和政治经济学以及关于宋词和元代戏曲的大课,学习过  相似文献   

12.
1993年3月,我再次被派往新华社华盛顿分社任记者.头一次是在1982年,这次重返华盛顿,中间已隔近10年的时间.华盛顿分社的工作条件也巳今非昔比.首先是电脑发稿代替了过去记者用笔写稿、然后交给报务员译电、作孔、电传等冗杂的过程.现在在电脑上写完一篇稿子后,只需敲打一下发稿按键,几秒钟后稿子就从华盛顿传回了北京  相似文献   

13.
金立平 《新闻世界》2009,(11):18-18
“农口谁去跑?”记者部周主任连问了两声都无人应答。当周主任环视的目光扫到我这个“新兵”时,我勉强地应道“我去跑吧!” 这是三年前我刚刚分到记者部分领采访部门的情形。实话实说,我当时打心眼里不喜欢跑农口,受“常规”影响,周围同事都热衷去跑“财经口”、“政法口”、“文教卫口”、“国企口”等等,认为这些“口”新闻点多,实惠也多,“跑”起来也觉得很体面、很风光。  相似文献   

14.
中宣部关于《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六届政协二次会议新闻报道工作总结》中,在谈到各新闻单位的宣传特色的时候,有这样一段话:“例如北京日报,这次得到了一个采访名额后,这一个记者就采访了12篇报道,使北京日报关于会议的宣传大为增色。”总结里说的“这一个记者”,就是最近被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北京日报政法部记者郑理。他在拚搏会议报道要搞出特色是比较困难的。象全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市委副书记徐惟诚和副市长孙孚凌,12月8日上午会见了北京日报财贸部主任蔡赴朝和《窗口行业见闻》主要作者、财贸部青年记者邹波、严力强。在会客室里,陈希同与记者们一一握手,笑着说:“大伙儿这段工作很辛苦啊。”徐惟诚说:“财贸报道在新闻改革上有突破,群众比较欢迎,领导比较满意,社会效果也很好。”  相似文献   

16.
我在美国当记者宋晓刚1993年9月13日,关于巴勒斯但白治和平协议的签字仪式在美国白宫南草坪举行。上千人出席这个举世瞩目的仪式,各国媒体更是争先派记者采访,美国的CNN等电视台从天不在便开始由最大牌的主持人邀请中东问题专家做各种现场新闻分析转播,上百...  相似文献   

17.
准时与坐冷板凳 在香港采访,时间观念似乎变得非常重要。 应香港贸易发展局之邀,自穗赴港采访之前,我已经得到了一份日程表,上面开列了所有应该采访的厂商名字、地址、电话,最后是采访时间,并不是年月日,而是从上午或者下午几点到几点,详细列明,一丝不苟。对方有话:那是事先电话约好了的,务必准时。 第一天去采访的那个公司,在一个冷清的大厦群里。边找边问,不觉时间已过,迟到了!对方见到我虽然没有说什么,但那表情隐约就是:你没有准时!……至于还有什么别的就难说了。我不觉尴尬,赶紧解释一番问路之难,接着忙不迭地进入正题…… 以后几天自然早早出门,不敢迟到。我发觉一般来说,只要准时到达,对方总是已经恭候,而且能立刻接受采访,并没有以往在广州采访常见的那种“扑空”的烦恼,或者“你先坐,我忙完这些再谈”之类不讲道理的推托。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记者,在现今这个年代,能有一段在西藏生活的经历,是自己的幸运。现代记者的三个标志是:操作电脑、开车、外语。一个好的记者,还应该有良好的思想素养,扎实的文字功底,丰富的阅历,还有就是勤奋。有此四者,方可将所见所闻意到笔到,行之于文,绘就于章。我不能算一个好记者,但我拥有引以自豪的丰富经历。在西藏这许多年的经历,已积淀为我人生的经验。我以为的“经历”,包含了经历中的发现。仅有经历不够,没有发现,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有了发现,经历才有光彩。  相似文献   

19.
当了多年法医的我会当上晚报记者,并且在3年不到的时间内还取得了一点成绩,这是从来不曾想到的。 医学院毕业在公安局当法医,常跟腐败尸体打交道。初初算来,近6年的警察生涯,解剖的尸体至少已有300具了吧!1996年10月,同事无意中说了一句:春城晚报要招记者,你去不去?当时想,试试吧,因为大学毕业后自己已通过了法律专业自学考试,也通过了《人民日报》新闻函授专业考试,而且又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学考试,就当碰碰运气。偷偷摸摸赶到报名地点,还不能让单位领导知道,已是最后一天了。巧的是,还真的考中了,这可难住了我。铁路公安把我从地方公安挖来可是花了两年的时间,我这个法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记者,在现今这个年代,能有一段在西藏生活的经历,是自己的幸运。现代记者的三个标志是:操作电脑、开车、外语。一个好的记者,还应该有良好的思想素养,扎实的文字功底,丰富的阅历,还有就是勤奋。有此四者,方可将所见所闻意到笔到,行之于文,绘就于章。我不能算一个好记者,但我拥有引以自豪的丰富经历。在西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