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甲、教学重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乙、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退位减法思考方法。丙、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认知十几减几时,个位不够减可用十位上一个1作个位上十个1来计算。这种减法叫退位减法。2.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做减法想加法和破十法。正确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铺垫迫进难点万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万以内“不连续退位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应通过充分的铺垫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这一技能。因此,在复习时应注意从如下二个方面入手。 1.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新授前安排口算练习。如。 16-9= 15-8= 20-8= 13-6= 11-4= 20-7= 12-8= 13-4= 14-9= 2.复习不连续退位减法。指名学生板演。9108-7502、5780-970、2230-525。评点时有意识地追问: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该怎么办?让学生回答出“应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的算理算法,从而把学生认知引向了新知。  相似文献   

3.
这一节是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例3、例4是讲退位减法,主要解决“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例1、例2是讲不退位的减法,主要讲“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减起”。由于学生在前一节学会了笔算加法,对于对位和从个位减起已没有什么困难。但学生在做退位减法的作业时,一般说来,要比学习前三节时出现的错误多:有的在退位以后十位数相减时,忘记被减数应减去1;有的会误算成不退位减法,个位从减数里面减去被减数;有的在做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练习时,会发生乱用法则的现象。因此,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教材为了使学生不致忘记从十位退了1,特意设计在被减数十位上的数上面点一点;为了  相似文献   

4.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计算方法。因为它既能凸显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有教学参考资料如是说,新课改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也是采取“算减想加”的方法教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可是,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接受情况又是怎样的?“20以内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的内容,当学生学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后,笔者在两所中心完小的一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参加调查的82个学生中能用“算减想加”计算出16-9=7的只有25人,而用“破十法”即10-9=1,1+6=7计算的有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9.51%。  相似文献   

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多位数减法的基础。这里,介绍几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一是“想加法,做减法”。这是教材中所采用的算法。在学习进位加的同时,根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关系,利用进位加法的口诀求减法的结果。它的优点是,突出了加。减法运算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行运算。教学时,要注意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掌握“以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即“因为6 5=11,所以11-5=6或11-6=5”这一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6.
1.第二册20以内的退位面法有什么特点?被学时应注意什么?答:一位数相加得数满十的属于进位加,与它相应的减法属于退位减,为了叙述方便,采用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本单元是在第一册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集中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先讲十几减9,再讲十几减8……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简称想加算减)。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练习,逐步达到计算熟练。因此,门)注意复习的设计。教科书中安排了一些复习,还可以结合…  相似文献   

7.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以及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是安排在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进行教学的。教材为了使退位减法的规律更突出,按照先讲十几减9再讲十几减8……的顺序编排。教材中采取的计算方法是: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如:11-9=2∵9加2得11,∴11减9得2。通过备课及教学,我体会到,要完成这个单元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用加算减的计算方法,从而能正确、迅速地进行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以及会解答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落脚点应放在加、减法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8.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计算方法.因为它既能凸显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有教学参考资料如是说.新课改前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也是采取“算减想加”的方法教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可是,实际上学生对这种方法的接受情况又是怎样的?“20以内退位减法”是一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的内容,当学生学完“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后,笔者在两所中心完小的一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参加调查的82个学生中能用“算减想加”计算出16-9=7的只有25人,而用“破十法”即10-9=1,1 6=7计算的有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9.5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认为,7岁~12岁的儿童正处于具体的运算阶段.在具体的运算阶段,儿童可以根据具体的事物或表象进行逻辑分类,或认识事物之间的一些逻辑关系.这就是说儿童已经超出了知觉的限制,掌握了事物之间的可逆关系,但是这种思维运算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由此可见,小学一年级学生习惯于用“破十法”算20以内退位减法便不足为怪.因为,在一年级上册学生熟练掌握了10以内数的分与合,况且对“分与合”的学习都是借助于...  相似文献   

9.
谈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刘诗传(东乡县杨桥中心小学)小学教材中“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传统教法的计算法则是:“两位数减两位数,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法则的后半句“在个位加10再减”这就把原来的“几减几”变成“十几减几”在事...  相似文献   

10.
胡力 《湖南教育》2001,(7):33-3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第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本册的重难点之一。它是与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加法相对应的减法内容,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从教材分析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做20以内的退位减法关键是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即算法是“想加法算减法”。当20以内进位加法熟练了,退位减法也就迎刃而解。从教学实际来看,学生在最初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1.
张老师: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加减法计算法则的概括,和原通用教材稍有不同。原通用教材在总结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法则有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减)起;3.加法中“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中“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在总结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笔算法则时,也总结了三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指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共计72道计算题(其中进位加法36道,退位减法36道)。教材是按得数是11、12、13……18的加法的顺序排列的,减法穿插在加法之中,如教完得数是11的加法,接着讲11减几。教材在12减几的内容后面,安排了求总数和求剩余的加减法简单应用题。  相似文献   

13.
“九义”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口算)”的教学内容是以20以内退位减法和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为基础进行教学的。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步骤,突破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十位退1的难点,关键是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懂得把被减数分成几十和十几,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要凭借20以内的进位加法来思考。沟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掌握“想加算减”方法是教学的重点。20以内的加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应予充分重视,切实教好。一、掌握教材编排特点,整体把握知识结构为了便于学生学习用进位加法算退位减法,本单元采用与进位加法相应的编排方法,先出现十几减9,然后出现十几减8……最后出现十几减5、4、3、2。教学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十几减9”和“十几减8”的计算,主要通过教师直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建立起“想加算减”的直观表象;第二层次是“十几减7”…  相似文献   

15.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数的读写和十以内加、减法计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讲一位数加一位数得数超过10的进位加法以及相应的退位减法。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正确、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应用题的结构,会解答求总数和求剩余数的加、减法应用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多位数四则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教材中还出现少量的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的练习题,这是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减补进一”和“退一加补”,本来是“三算”结合教材中用来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两条规律。实验证明,这两条规律也可用于通用教材中的口算。在通用教材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采用“凑十法”计算,退位减法是采用“看减想加”的逆运算关系求差。楚雄市北城小学在86年招  相似文献   

17.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教学时,如何切实给学生打好基础,熟练进行计算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新教材与通用教材在20以内加减法的编排系统、意图上明显不同。通用教材是按得数分别是11、12、13、14、……的加法及相应减法的顺序进行编排的,相对突出11—18的数的组成分解,而新教材则把其改为按9加几、十几减9;8加几、十几减8;7加几、十几减7……的顺序进行编排,既继承通用教材  相似文献   

18.
20以内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由于思路不同,便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教学方法。常见的有如下三种:1.破十法。即十几减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向十位借1作10,10减去减数中的几所得的结果,再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几,所得的数就是计算的  相似文献   

19.
“九义”小学数学第一册(六年制)第五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能正确而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学会解答“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了解教学内容所处的地位,夯实计算基础 因为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用“想加做减”的方法来进行计算,而任何多位数加法在计算过程中,一般都要分解成一位数加法,多位数乘法的计算也经常要用到加法,所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是小学阶段  相似文献   

20.
“20以内的时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内容分得那么细,花那么多时间教学有必要吗?一、向题的提出勺。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内容拐时专统教法加减法交叉编排,分四小节:(1)9加几和相应的减法;(2)8加儿和相应的减法,(3)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