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长需要——在高三与大一之间》这本书一直被摆放在我们院学生管理办公室的书架上,几个新生辅导员经常会放在手边翻翻,因为我们面对的正是与书中主角相类似的一群,我们希望从书中能取到一些真经。人们总是说,人人都可以对教育评头论足一番,事实也的确如此,社会各界都在对教育指手画脚。另外,"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句口号这几年来不绝于耳。但是,令我困惑的是我却很少在正式场合中听到学生这个教育主体来对教育评头论足。本书中的多篇访谈记录稍稍弥补了我的遗憾,让我看到了学生眼中的高中教育。  相似文献   

2.
拿到这本书已是学期末,我只能在繁忙工作的间隙断断续续读它。黄晓星先生的《迈向个性的教育》是中国大陆第一本系统介绍华德福教育的书,见到它之前,我对华德福教育一无所知。华德福教育的很多设想和做法如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注重教育的艺术化、让学生学会合作等等与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内涵有很大的契合面,与笔者所追求的理想教育也是“所见略同”,所以读这本书便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3.
利用课余时间,我仔细地翻阅了《外国儿童音乐教育》这本书,书中介绍了国外儿童音乐教育的经验方法与各种理论依据。这些孩子学习音乐的整个过程是一个有目的有方法的系统过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都确立了明确的教学目标,甚至明确提出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具体音乐知识与相关音乐技能等,可以说让我大开眼界,音乐教育在国外的重视程度不亚于主课教学,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兴趣也很大。书中在介绍如何进行旋律教学的有效性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  相似文献   

4.
潘婷 《福建教育》2014,(1):120-121
最近我阅读了吉诺特的《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这本书,收获良多。这本书的每个章节都是由~个个小的教育故事组成的,其中的事例读起来很熟悉,正是我们生活中经历过的或者是正在上演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需要说话的技巧,才能有效地沟通。  相似文献   

5.
翻开3月2日晓锟同学的日记,他这样写道:下午放学前,我拿起同学的一本书——《通稿2003》,这本书是韩寒著的。我家也有他的另一本书,《像少年啦,飞驰》。他写的书,我一直都很喜欢。因为他的每一句话,都出自真心。我心中所不敢说出的话,他都大胆地说,真心地谈。在他的书中,我找到了真我,没有令我感到半点虚假。我随意地翻开了那本书,若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第九页吧。“我上学的时候,教师最厉害的一招是‘叫你的家长来一趟’。我觉得这话其实是很可笑的,首先连个未成年人都教育不了,居然要去教育成年人,而且我觉得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学校和教…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班级图书馆广西恭城县一小吴超萍我每接一个班,都发动学生把自己的书拿到学校,组成班级图书馆。我用细算帐的方法向学生说明用自己的一本书或少数书可以换看几十本书。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后,纷纷把自己的书拿来,这就丰富了学生的精神食粮。到假期时,学生们都觉...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管理的客体,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对学生评头论足的份,而学生绝对没有对教师评头论足的“权”,否则便为“犯上”,不管教师的行为对否学生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生平等观念和民主意识的形成。 为了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也为了确保学生的权益,应该把对教师业务德行评头论足的“权”交给学生,积极组织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即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或期末下发“学生评教一览表”。让全体学生打分。内容应涉及教师上课…  相似文献   

8.
黄阿番 《福建教育》2013,(11):61-62
《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我向往已久,之前在书报上看过对这本书的介绍。今年暑假。我终于有机会拜读它。这是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用时10年完成的一部力作。正如本书内容简介中写道:“是有志于提升品位的教育从业者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书。”的确.吸引读者的不仅是本书作者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还有作者推心置腹的真诚和引入深省的观点。这是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一生阅读的书。  相似文献   

9.
朱永新 《新教师》2019,(6):10-11
收到新教育元老储昌楼校长转来的许偲艺的书稿。昌楼告诉我,这是时凤英准备送给女儿的结婚礼物,希望我能够为这本书写个序言。结婚赠书,似乎是我们新教育人的一道特有的风景。前年,同样在昆山的新教育人高子阳,在女儿结婚时,也是赠送了一本书。子阳还把这本书的稿费捐赠给了新教育基金会。  相似文献   

10.
推荐书目:《突破》迈克尔·富兰、彼得·希尔、卡梅尔·克瑞沃拉著孙静萍刘继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突破》这本书,我在多种场合都曾提到过。这本只有百余页的书,内容丰富,观点鲜明,预见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值得教育工作者经常阅读学习。这本书写于八年前(英语版2006年出版),作者已在书中明确提出"转型"的概念,对于整个教育发展形势的判断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作者认为实现转型就需要突破,并论述了突破的内涵和途径,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尤其是书中分析的很多情况和当  相似文献   

11.
吴方静 《教师》2014,(25):29-29
正"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是生本教育的灵魂所在。有人说生本是一种教育理论,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可我更愿意把生本视为一种教育理论,从而用这种理论来指导我的教学行为。初识生本是在三年前,新来的龙校长把一本名为《教育走向生本》的书送到我们手中说:"看看这本书,对你们的教学有好处。"那时的我工作刚好十年,  相似文献   

12.
牛辉 《宣武教育》2008,(1):51-51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书,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读懂这本书,的确如此,每个孩子都是细腻的,多变的,敏感的,在他们的心灵中,充满着天真和幼稚,也充满着成长的渴望和不安……需要我们细心解读。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为了读懂学生这本书,我深人地研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已越来越多地深化到教育的主体创造、个性张扬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主体创造能力离不开有效的课堂交流。要实现课堂交流的有效乃至高效,贵在受教育主体实实在在地参与整个教育全过程。这也将成为衡量课堂交流无效与有效的重要标准。我所教的班学生人数众多,教室相对比较狭小,交往的时空受到很大限制。所以,为了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交往机会,培养交往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在教学中一直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从课始到课终在设计上都体现了这一教…  相似文献   

14.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我的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时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在这本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非常有益于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有益于开阔我们的眼界。  相似文献   

15.
悟生 《上海教育》2007,(9B):64-64
没有细读杜威(John Dewey),不知自己对教育认识之浅薄。研读杜威之巨著《民主主义与教育》,才知这本书不仅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可供我们教育者读一生的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班的孩子都迷上了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利用周二的阅读课,我也借来了这本书。书中讲述了小豆豆因为特别淘气而从原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小林校长创办的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逐渐变成了大家都喜欢的孩子。在这本书中我闻见了童年的纯真味道。  相似文献   

17.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是说“对人真诚所产生的感动力”。从教近2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几年,至今才慢慢悟出了这句话的真谛。“教育学生难。教育问题学生更难。”这是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原因是:当今的中学生儿乎都是独生子女,而且他们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认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更应该本着尊重、平等、服务、发展的教育理念进行。下面谈谈我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事例,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是本年度我们学校校长在开学初推荐我校所有班主任必读书之一。当时我是带着任务来看这本书的。当看到书的封面时,发现是一本美国教育书籍,产生了一点好奇心,国外的教育方式会不会与国内有很大的差别呢?带着这种新鲜感,我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就在刚  相似文献   

19.
最好的教育     
我在《传递幸福》这本书里,用一个章节的篇幅来写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这是迄今为止我亲眼目睹的最好的教育。”我在书中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我对贾老师的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20.
每个学者都想写好一本书系统地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每个教师都想把课上好,带出一批好学生。但是,要写好书和教好课都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甚至要花毕生的精力去追求、探索。这是我在写《教育原理》一书和上教育原理这门课时深切地感受到的。《教育原理》第一版的编写及主要观点1993年,安徽教育出版社来约稿,希望我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写一本《教育原理》,我也就欣然同意。我对这本书有两点期望:一是这是一本学术专著,要比较系统地论述我对教育基本问题的看法;二是这本书也可以作为教育专业研究生用的教学参考书。目标决定了本书的写作风格。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