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记得198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联大校友聚会上,冯至老师说过,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是在昆明西南联大的八年。我还记得早在1982年,由史筠(原名康敏心)发起,约了数十位老北大的校友相聚。钱端升和王铁崖两位老师也应邀参加。钱先生回忆了一段联大生活之后对王先生说:“你没有到过联大,也算是一种遗憾。”王先生深有同感。西南联大结束快半个世纪了,校友们至今难忘在昆明度过的岁月,而且,由于一同经历过这一段难忘的日子,彼此间也就有另有一番亲切感。尽管留在各人心坎里的印象不尽相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王瑶先生在日本讲学期间回答日本学术界所提问题中的一段讲话,经日本东北大学整理成单印本,本刊摘要发表。西南联大的简史。一九三七年北平沦陷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起来成立一个大学,叫做长沙临时大学  相似文献   

3.
诺贝尔将得主的摇篮──西南联大管理简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它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于1938年南迁至云南合并而成,于1946年5月4日结束,大致与我国八年抗战相始终。西南联大的教育管理,不仅是我国抗战时期教育管理的典范,而且,体现了...  相似文献   

4.
傅斯年只活了55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从进入北大读书开始,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大学。他先后出任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北大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他的教育生涯的顶峰是1949-1950年任台湾大学校长期间,把一个颇为混乱的大学整顿、引导进入正轨。  相似文献   

5.
傅斯年只活了55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从进入北大读书开始.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大学。他先后出任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北大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他的教育生涯的顶峰是1949年至1950年任台湾大学校长期间,把一个颇为混乱的大学整顿、引导进入正轨.  相似文献   

6.
傅斯年只活了55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从进入北大读书开始.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大学。他先后出任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北大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他的教育生涯的顶峰是1949~1950年任台湾大学校长期间.把一个颇为混乱的大学整顿、引导进入正轨。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相似文献   

8.
詹星 《科学教育》2006,12(3):8-10
1西南联大精神西南联大全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1937年日军在华制造“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由此全面爆发。在抗战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受到了无情的摧残。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表达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当时的教育部命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南迁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随后由于战事紧张,学校又被迫迁往昆明并改校名为西南联合大学。在1937年至1946年长达八、九年的艰苦战争岁月里,西南联大培养出了大批卓越人才,如杨振宁、李政道、黄昆、陈芳允、朱光亚、邓稼先、汪曾祺……,真…  相似文献   

9.
李广田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九个春秋了,李先生的前半生是在山东度过的,抗战爆发以后,他辗转来到云南,1941年在西南联大任教,与闻一多、朱自清先生过从密切,从此他便和云南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一生,除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外,还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散文。先生写过小说、写过诗,但就其主要成就来说  相似文献   

10.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11.
金岳霖先生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相似文献   

12.
漆侠先生,我国著名历史学家。1923年生于山东省巨野,1944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大历史系,1948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旋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史学部读研究生。1951年3月至1953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自1953年至今,任教于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大、河北大学。现任河北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顾问(原理事长)、河北省历史学会会长、河北省社科联副主席等职。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古代史、宋江夏…  相似文献   

13.
西南联合大学教学记事——“大一国文”开篇《学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的重要讲话中 ,引用了“教学相长”这一名言 ;李岚清同志谈发展高等教育时提到 ,“要很好利用西南联大这个宝贵的历史资源”。这使我想起一段往事 :1 983年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 ,我有幸见到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的创建人黄钰生先生。② 抗日战争胜利 ,西南联大结束 ,北京、清华、南开三校为纪念抗战期间寄迹西南之历史 ,为酬答云南人士之厚爱 ,决定将联大师范学院留在云南 ,改名为昆明师范学院。昆明师院初期一切规章制度、教学计划和教材等 ,全部继承联大师院的传统。黄老离开昆明已 30多年 ,对于…  相似文献   

14.
傅斯年只活了55岁。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从进入北大读书开始,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大学。他先后出任中山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教授,北大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他的教育生涯的顶峰是1949年至1950年任台湾大学校长期间,把一个颇为混乱的大学整顿、引导进入正轨。一走进台湾大学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被称为傅园的傅斯年墓。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台大校史上,孟真(傅斯年)先生虽非创校校长,但在常规及制度之设立上,恐无人能出其右。”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一是维护学术自由和教育独立特别是大学独立;二是大学工作必须以学术为中心,保持高度的学术…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被迫南迁至昆明组成西南联大,由于当时昆明校舍不足,西南联大文学院和法学院又迁至滇南蒙自办学。西南联大在滇8年间,涌现出许多民主斗士、科学巨匠,培育出爱国主义、学术独立、科学民主的西南联大精神。时至今日,西南联大精神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在引领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更是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6.
漫谈古典小说的鉴赏周先慎编者按:1995年2月.北京大学中文系唐作藩、周先慎、苏培成、张联荣四位先生,应广西博白县教育委员会和博白县王力中学的邀请,去到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故乡─—广西博白县为中学语文教师讲学,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现在征得四位先生的同...  相似文献   

17.
西南联大三校合作成功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联大 ,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的全国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西南联大虽仅存数年 ( 1 93 7年 8月至 1 946年 7月 ) ,但成就卓著 ,在国内外教育界赢得美好的声誉。关于三校的合作 ,冯友兰先生在其所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有如下精辟论述 :“三校有不同之历史 ,各异之学风 ,八年之久 ,合作无间。同不妨异 ,异不害同 ,五色交辉 ,相得益彰 ,八音合奏 ,终和且平”,可谓一语中的 ,精练地概括出三校精诚合作、亲密无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本文从历史背景出发 ,试析联大三校合…  相似文献   

18.
作家简介许钦文(1897-1984),原名徐绳尧,生于浙江山阴。1917年毕业于杭州省立第五师范学校,留任母校附小教师。1920年赴北京工读,在北京大学旁听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课程,并因乡谊与鲁迅先生过从甚密,自称是先生的"私淑弟子"。1922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晕》,此后经常在《晨报》副刊发表小说和杂文,受到鲁迅的扶持与指导。1926年由鲁迅选校、资助出版短篇小说集《故乡》。作品描写的多是浙江的人情世故,颇受好评,鲁迅先生将其列入"乡土作家"之列。1927年离开北京到杭州,抗战爆发辗转福建各地,胜利后复回杭州,前后20余年,一边教书,一边写作。  相似文献   

19.
游国恩先生是海内外知名的学者,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和古典文学研究。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早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开始研究古典文学,发表文章和论著。此后先在江西教中学,后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后改名山东大学)、华中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兼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主要著作有《楚辞概论》、《读骚论微初集》、《先秦文学》、《屈原》、《离骚纂义》、《天问纂义》和《游国恩学术论文集》等,还主持编纂了《中国文学史》、《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今天是郑天挺教授100周年诞辰,我们纪念他,因为他是一位爱国者;因为他一生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执着教鞭;因为他随着时代前进而前进,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郑天挺原籍福建长乐,1899年8月9日生于北京,1920年北京大学毕业。此后一直在高校任教。起初就职于厦门大学、浙江大学。自1924年到1951年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1952年来南开大学工作,直至1981年逝世。郑天挺先生先后担任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总务长、北京大学秘书长、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