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浅论吕思勉的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思勉是现代史学大师,他被严耕望誉为“现代史学四大家”之一,但在大陆一直被忽视。本文从他的史料观、史学功能论、著史倚重札记和语言风格等几方面,粗略地加以介绍,希望有更多的学人关注研究吕思勉先生。  相似文献   

2.
3.
吕思勉第一个对中国宗族制度进行了通贯的研究,并对先秦至隋唐五代的宗族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吕思勉对宗族史的研究突破前人研究的视角,把宗族放在社会整体背景之下进行宏观把握,其研究又建立在其深厚的国学功力及对史料谙熟的基础上,其对宗族史的分期研究及其宗族史宏观分析构架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宗族史研究.  相似文献   

4.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吕先生毕生从事历史研究和教学工作,在长期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风格,其中的一些做法,对我们今天的历史教学实践仍是非常有启发与借鉴意义的,如吕先生倡导的独具一格的历史考试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6.
卓恺返 《教学月刊》2007,(10):43-44
在中国教育史上,历史教育年代悠久、影响深远,所积累的经验、方法异常丰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深入总结历史教育的经验与教法,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教育的经验与教法,对当前历史课程改革会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吕思勉先生(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读书广博而又重视贯通创新,著作等身而又讲究实际的史学家、史学教育家,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我国现代四大史学家。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7.
论吕思勉“经世致用”的史学观与实践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国学、新史学、西学和马克思主义是吕思勉先生“经世致用”史学观的理论基础。“研究学问,为当世效实用”、“讴歌进化,寄希望于未来”是吕氏“经世致用”的两大特征。先生一生写了大量的时论性文章,倡言社会改革,在学校建设和改革、饮食革命、教学改革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吕思勉在通史著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先后出版了两本通史,并且还用通史的眼光写了多部断代史,但由于条件所限,目前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本文就其研究现状做一个具体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吕思勉与20世纪前期的新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前期的新史学是中国史学史上真正具有“范型”意义上的一次史学革新。历史学家吕思勉-作为新史学的实践者,在古史材料的整理研究,建立通史著述的新模式,引入社会科学新理论以丰富史学研究方法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吕思勉早年接受中国旧式教育培养,博览传统典籍,后又积极汲取近代科学知识,阅读各类新书报章。他并读新书旧典,兼具新知旧学,中国学术文化转型时期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对撞、交流与融合,体现在其读书治学的过程之中。吕思勉相信"学问之道,贵自得之",治学门径要自己读书领悟而得;他认为只有下足读书工夫,才能够准确运用文献材料从事学术研究。吕思勉所倡导践行的读书方法,都是根据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得出的,尽管不同于当年学界的主流风尚,也难以见容于近代的教育科研体制,但对于后世的读书人仍不失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吕思勉是史学大家,在诸多学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建树。他的两部通史著述《白话本国史》和《吕著中国通史》取得了多方面的撰述成就。文章就学术界对吕思勉学术的研究来叙及他的通史著述研究状况,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以期推动吕思勉通史著述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吕思勉是史学大家,在诸多学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建树。他的两部通史著述《白话本国史》和《吕著中国通史》取得了多方面的撰述成就。文章就学术界对吕思勉学术的研究来叙及他的通史著述研究状况,总结以往的研究成果,以期推动吕思勉通史著述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吕思勉是我国现代史学大师,十分重视史学的求真。他认为史实失真的主要原因有:历史真相本身不容易看透,只能靠观察者和记录者去推测;史事在传播的过程中失真;史事失真由今古之别铸成;史家的史识和史德造成史事失真;记载者认为大家都知道的史事不记载;古史“层累与剥蚀共同作用”;记录历史偏重文学笔法;史官要秉笔直书很难做到等。  相似文献   

14.
吕思勉作为史学家,素享盛名,而他在小说理论方面的建树,却鲜为人知。其实,早在1914年,吕氏所著的《小说丛话》即已系统而富有创造性地论述了小说艺术创作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吕思勉既是通史大家,也是一位重视近代史的"真正的古史专家"。他以通贯和宏观的眼光治中国近代史,于治史之际,不仅多读史的体会,更富阅世的经验,达到了"历史和生活的统一"。吕氏的近代史研究,注重连续性和交互性,注重常人常事和一般的社会状况,是一位会通"新史学"旨趣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6.
史学成果的转化就是历史知识的普及,历史知识的普及既是历史工作人道义的责任承担,也是学科自身存在与发展的一种需要,被海外学誉为当代史学四大家之一的吕思勉先生不仅为历史学贡献了十余种厚重的巨,亦为社会提供了妇孺可诵的通俗读物,《三国史话》的写作与传播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18.
韩国历史文化学者金泽荣因流亡中国,与就职于南通的常州籍历史学家屠寄、吕思勉等,通过诗文交往产生了极其深厚的跨国友谊,为推动近代中韩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吕思勉诸多史学论著之中,《秦汉史》是断代史中最值得推重的一部。《秦汉史》也是能够集中体现这位卓越的史学家的科学精神的著作。吕著《秦汉史》对秦汉历史文化进行了细致的论述,其中不乏创见。吕思勉对社会生活情景研究的重视,也实现了积极的学术引导作用。吕著《秦汉史》采用了特殊的体例,这种新体例的创制,带有摸索试探的性质,虽然不能说尽善尽美,但是对于史学论著中断代史撰述方式的进步,毕竟实现了推动。  相似文献   

20.
论吕思勉通史撰述中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思勉是20世纪通史撰述的名家,其先后著《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就吕思勉这两部通史中对社会学的接受和运用,略陈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