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香 《考试周刊》2013,(68):36-36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中国历代文学大家的经典杰作,但学生却有“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不良心理,老师在教学中也容易陷入过于强调背诵、默写、落实文言字词句.而忽视文言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
黄永斌 《学语文》2014,(3):41-42
初中生普遍喜欢看无价值的“闲书”,而对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缺乏兴趣,知识面狭窄,尤其怕读古典名著。因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选择名著,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经典名著呢?一、培养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  相似文献   

3.
都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恐怕也会让学生“怕”,它虽然是鲁迅先生论述跨文化交流与文化继承的经典文本,但由于这篇杂文与学生所处时代有近八十年的距离,作者又并非正面阐述自己的主张,学生把握起来本来就有一定的难度。让解读这类文本的课堂推进得简洁明快是颇见教师功力的,王建老师的处理颇有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黄世忠 《贵州教育》2013,(16):38-42
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学教育界一直流行着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话不仅针对学生,还是语文教师们的感言。"文言文"位列"怕"字类第一,看来确实令人头痛。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笔者亦常听初中语文同行议论:"今天上文言文,简单!"仔细琢磨这个"简单"二字,觉得这其中的评判标准恐怕与"一怕文言文"的不一样。所谓"简单"者,应该主要是着眼于:1.要把握这些已经被研究得很透的经典古文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曾经上过一堂时评课,就2010年江苏版《语文》课本删除《阿Q正传》,以及这几年来各地教材陆续删减鲁迅的经典文章,与学生展开过一次探讨。学生对鲁迅的无知、漠然,甚至不屑,深深地刺痛了我。过去的学生有三怕:怕周树人、怕文言文、怕作文,其中怕周树人为最甚;而现在的学生面对周树人时的茫然,令人忧虑。我以为,“怕”是因为渴望靠近却困难重重,其心中潜藏的依旧是一种敬畏。而茫然,甚至漠然,则意味着疏离或遗忘。  相似文献   

6.
从事语文教学已经近十年了,教了那么多经典名文,可细心回想,总觉得不踏实。因为学生总是在说:"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尤其是文言文,提起时总是心烦。对教者自己来说,讲了那么多文言知识还是心中无底;对于学生来说,总是害怕"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就是文言文面临的尴尬现实。我自己学中文出身,再加上这些年的  相似文献   

7.
鲁迅是站在我们面前的一座山,就像孔子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心灵一样,鲁迅对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好之也好,憎之也罢,谁都无法否认这个事实。中国现代作家中还没有谁像鲁迅那样备受辱骂、备受尊崇与备受争议。时下中学校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对鲁迅作品居然只有一个“怕”字,不仅学生,教师亦然。这一“怕”字背后隐藏着什么?是隔阂、距离、敬畏,还是漠视、厌倦、排斥?这“怕”字背后有不寻常的意味,是鲁迅长期被魔化或神化遗留的烙印,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人化”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鲁迅作品在经典化的过程中与普通读者的距离越来越远,一般人已感受不到面对大师时的砰然心跳,不能成熟理性而又亲切自然地去拥抱这位文学大师,这只能说明人们的文学鉴赏力、文化判断力有待提高。一个具备成熟理性鉴赏力和判断力的群体,他们对待大师与经典时应该不事张扬,不离不弃。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课程目标也提出要“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中古诗文的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建构和打好学生“精神的底子”、“生命的底色”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文本解读的乏味和古诗文自身的“历史隔膜”。常常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古诗文教学呈现出一种索然寡味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陈丽菊 《现代语文》2010,(4):134-136
自2008年6月以来,在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的大力倡导下,全市相继开展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简称"唱读讲传"活动,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反响。其中"传箴言"活动主要是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展开,而且薄熙来书记首发红色短信——"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几句话:‘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相似文献   

10.
廖小乔 《中文自修》2009,(10):28-29
流行的不一定就是好的,比如流行性感冒。当然,也不能说流行的就一定不好。德国汉学家顾彬曹说,一本书销量上了多少多少本就一定是垃圾,这样极端的看法也大可不必。比如《百年孤独》,绝对算得上20世纪文学经典中的经典,人家的销量可是吓死人的。中国本土的所谓流行小说,怕没有一本比得上这本纯得不能再纯的“纯文学小说”。  相似文献   

11.
姜秀社 《教师》2014,(27):34-34
正俗话说学生有"三怕":一怕鲁迅的作品,二怕作文,三怕文言文。如何引导学生从畏惧文言文,到喜欢读文言经典呢?细想一下,我们平时教学从疏通字词入手,停留在了翻译上,浅层表象的解释,使学生兴趣索然。我们要学会细读文本,在选词炼句上要多花功夫,力争一字传神,对妙笔生花的地方要能深入领会。仔细斟酌,反复把玩,我们在教学中应将语言品味作为突破口,寻找对策,方法要得当。所谓的文本细读就是对文章中存在的语义结构、修辞手法以及遣词造句等做出细致的研究,体会文章中所蕴含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课程目标也提出要“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中古诗文的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建构和打好学生“精神的底子”、“生命的底色”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文本解读的乏味和古诗文自身的“历史隔膜”,常常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古诗文教学呈现出一种索然寡味的现象。如何才能打破这种“索然寡味”呢?笔者认为,古诗文教学要在“读”和“比较”方面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13.
高中教材所选文言作品都是经典的,它们典雅、简洁、内蕴丰富。这些名篇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但因作品时代久远,尤其是与中学生的喜好和知识阅历有代沟,以致很多学生厌学、怕学文言文。而在教学  相似文献   

14.
以[我]读诗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理 ,优秀、经典的诗歌之所以能令后来的人百读不厌、新意迭出 ,其根本原因就是对其情感、内容的解读是永远不能穷尽的。可以这么说 ,诗歌的生命特征就是“生发性” ,诗性智慧就是一种发散性创造灵性 ,其根本就在于读者———“我”。以“我”读诗 ,就是要充分地关注“个体化”特征 ,读出在“我”的头脑中生发出来的 ,属于“我”个人的独特理解。多少年来 ,我们的老师怕教诗 ,怕的是讲不深 ,讲不透 ;我们的学生怕学诗 ,怕的也是学不透诗歌的内容 ,把握不准诗歌的情感。这其实是走进了一个误区。古…  相似文献   

15.
叶从风 《阳光搜索》2005,(11):55-55
就像人们需要漂亮的外表一样,你需要一个漂亮的网名。为此我潜心研究,发现有许多网名实在经典得值得玩味,而有些却如垃圾怎么嚼都是糟粕。网名不怕你媚,也不怕你烂,怕的是平淡无奇。  相似文献   

16.
    
年轻人充满信心,自大得很.但是奇怪.他们怕这个怕那个,怕的东西和人物真多。读书时怕考试,怕凶恶的老师,怕交不出作业,怕考不到学校。初闯情关,怕出现一个比你更有钱的少爷对手,怕说明爱意被人笑。  相似文献   

17.
【经典视界】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或者别人怎么想;别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于你自己如何衡量自己。谁怕死,谁就已经不再活着。——左伊默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鲁黎《泥土》  相似文献   

18.
白羊座:怕输给别人。怕失败,怕无聊;金牛座:怕改变。怕饿;双子座:怕落伍,怕别人有的自己没有;巨蟹座:怕没安全感;狮子座:怕没面子;处女座:怕犯错,怕被批评;天秤座:怕孤单.怕没朋友;天蝎座:怕别人背叛。  相似文献   

19.
做人,不怕路远,就怕志短;走路,不怕缓慢,就怕常站;生活,不怕贫穷,就怕懒惰;干事,不怕对手厉害,就怕自己颤抖。无知不可怕,真诚的无知可怕;愚蠢不可怕,尽责的愚蠢可怕;迷路不可怕,执着的迷路可怕。当领导,有怕,也有不怕。怕,并非完全不对。如果怕犯错误,怕失民心,怕决策不准,怕工作失误,怕愧对党和人民的信  相似文献   

20.
成知辛 《教育》2009,(11):61-61
怕考试、怕升学率、怕考核、怕上课、怕见学生、怕家长、怕加班、怕生病……压力很大,怎么办?不要让压力成为一种负担,驾驭压力是幸福生活的开始。长期以来,教师被认为是最具压力的职业之一。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