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儒家礼学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它对我国社会的诸多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等级精神、忠信精神、德孝精神是儒家思想重要内容之一——儒家礼学的核心。本文从儒家礼学的视角,就礼学的等级精神、忠信精神、德孝精神三个方面,探析了儒家礼学对传统武术的影响;分析了传统武术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奇葩的儒家礼学原因。这对从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新视角来弘扬民族传统武术有重要意义,对民族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儒家道德修养完善的理想境界,其中深刻地包含了“仁”与“礼”的丰富内涵及辩证关系。“从心所欲”强调“仁心”是实现道德完善的本体论基础;“不逾矩”强调礼是道德完善的外在规范。只有二者得到完美结合,才胡达至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孜孜不倦的“学”来求得。  相似文献   

3.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礼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在《史记》中体现的礼学思想展现出它受儒家学说影响的一面,本文拟从礼之源、作用、礼治理论等方面对礼学思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礼是中国传统化的主要模式,儒家继承殷周以来的礼化传统,并有所创新;墨家对儒家所继承的礼化传统予以批判,这必然受到已深入人心的传统化的抵制。儒家继承了礼化对秩序追求的特点,对社会秩序的整合符合了统治的需要;而墨家的秩序结构缺乏理论的建构,其兼爱思想更是难以实现的空想。儒家重视礼的饰作用;墨家却认为超出人基本生活条件之外的饰活动都是不必要的,从人认识自己的存在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儒家的理论比墨家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道礼学思想有几个本质不同之处,具体说来,儒家重视礼之文,道家重视礼之质,道家认为礼的形式本身不如礼的内容重要,即认为内容与形式,也就是文和质难以两全。儒家强调礼之等级差别,道家强调礼之平等。儒家强调行礼时服从社会和群体,道家提倡循性而动,率情而为。儒道礼学思想相异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儒道两家对礼的界定不同,道家所界定的礼基本相当于儒家所界定的物质形态的礼。儒道政治观念和政治地位不同,对礼的对象认定的不同也会带来二者礼学思想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儒家礼学及其对中国社会秩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学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儒家礼学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传统的礼涉及宗教、道德、政治、法律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风俗习惯、社会政治制度、社会道德规范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旨在分析传统儒家礼学的形成及其社会功用,阐述儒家在制度化的过程中如何建构传统社会秩序,并结合当代实际,论证儒家礼学对建立当代和谐新秩序的的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儒家约束之礼、礼让之礼、尊重之礼、和合之礼等“礼”的传统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治国之道和人生哲理,对中华民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调整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在先秦儒家礼论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孔孟荀礼论之差异,逻辑联系及其特点,孔子兼综“德”,“礼”,以“礼”释“仁”,孟子礼,义并论,统合情,理;荀子尊“礼”重“法”,综合“仁”,“义”,“礼”,孔孟荀礼论探究至善,重视内在的人性,人道和人的需要,注重人伦教养和理性规范的结合,体现了先秦儒家伦理精神的内在发展过程及其所具有的形上意义,它奠定了传统礼教或名教的主导精神。  相似文献   

9.
围绕着如何实现儒家三代之治理想政治以及如何达到至善社会的问题,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展开了多重进路的思考.孔子政治哲学的理路是既重视仁、又重视礼,既重视收拾人心,也重视重建秩序;孟子则侧重于内在之仁,将政治内向化,用政治主体内心的道德意识(仁心)来解释政治事务并强调仁心对于政治事务的无可替代性;荀子主张泛礼化的政治,用礼来解释政治活动,强调礼的规范对于政治的意义,将政治与儒家礼学典制结合起来,以此来保证政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一方面强调礼是无所不包的外在规范,是建立理想社会的保证;另一方面又特别突出史籍中记载的典章制度的作用,以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他对礼学传统的建构反映了兼容汉宋和经史联贯两大特点.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争中,曾氏贯彻"礼学经世"的主张重建军礼,反映了对制度和规范的同时重视.同时他重视湘军祭祀,还从礼学中发掘技术因素发展火器.以礼学为凭借来实现近代转型的突出优点是,不必否定本民族的传统以造成不可弥补的文化断裂.  相似文献   

11.
为挽救四分五裂的国家,马基雅维利写作《君主论》,提出政治善与道德善两分,使君权摆脱神学,面向真实的人性,为现代政治学诞生奠定基础。此外,马基雅维利还从法律和军队是保障、人民是君主权力后盾、加强君主自身修养、以非道德手段对待非道德现实等方面,分析其对君主统治权术的构想。以上思想都暗含马基雅维利对近代政治思想实证主义的认知方式,从而首次将政治还原于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2.
殷璠声律说之所以有很多费解之处,是因为他的声律说的内容比较复杂。他确实反对齐梁声律,认为不必严格遵守近体诗律,但又注重声律,事实上接受了近体诗律。他的声律标准,一是雅调,讲声调之雅特别是格调之雅,声律依诗的雅调兴象而随任自然;二是兼容并包,既闲新声即熟悉近体诗律,复晓古体即通晓齐梁体之前的古代声律;三是词与调合,即声律要与高雅格调相合,要随诗的内容格调而变化,根据其他具体情况处理声律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高度评价不合声律的刘虚诗声律宛态,无出其右。  相似文献   

13.
明朝中晚期,徽州底层社会动荡不安。在对失序的社会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官府通过革新诉讼制度,将国家权力再次渗透到基层社会;富于士大夫精神的行政长官励精图治,抚恤受灾百姓,推行乡约,神道设教,以儒家纲常伦理价值规范社会秩序,以民间信仰约束百姓行为;乡绅牺牲自我,提倡克己复礼,整齐风俗,凝聚地方人心,维持地方秩序。儒家传统价值在时代的变局中发挥了重要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校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传统的激励横式评析的基础上,根据高校知识型员工的特点,构建以人为本的内在激励为主、外部条件的激励为辅以及内外配合的激励模式,并把经济激励、事业激励、人文关怀、考评激励和外部条件有机结合起来。在实施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因材施“激”,因时施“激”,注意发挥高校规章制度的激励作用以及激励的公平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孔子十分重视乐教,且往往礼乐并举,视礼乐为一完整的文化生命。主张藉礼乐之教化而挺立道德人格的自我,并且以礼乐教化为其为政理想的手段。乐以治心而成德;乐以通出而友人;乐以致俭而厚德;乐以政教而化俗。在其“仁学”体系中,孔子乐教具有“内圣外王”的指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人事管理的理念和方式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当前高校人事管理存在管理理念上以事为本、管理方式上以控制为主、管理行为上以应付局面为主、管理效果上片面强调稳定等问题。高校应创新人事管理改革和建设思路,建立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严密的组织和制度体系、体现人本思想的人员调配机制、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与竞争机制,以实现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搞现代化,人是第一要素,有了现代化的人,才有现代化的经济,现代化的政治,现代化的管理.而现代化的人是靠现代化的教育培养造就的,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成教事业发展的必然.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要使教学与管理相互配合.兼职教师的管理,已成为开放教育较为突出的问题,坚持"管理育人"的观点,规范兼职教师的管理,以科学管理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科学管理,才能适应现代化成人高等教育日益发展的需要,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现代体育新闻报道随着受众的审美需求的提升融入了许多文学性元素,使体育新闻在报道事实的基础上,更兼生动性、娱乐性。文章主要对体育新闻语篇中的隐喻"迹象"进行挖掘,并根据隐喻"来源域"的不同,对隐喻介入部分做归纳,分析各"来源域"词语引用的理据,得以归纳隐喻于体育新闻报道中的特征,同时通过对各种隐喻使用不合理现象的分析,总结出使用隐喻要注意"适度""适当"原则,发挥好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 ,新时期国企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要不断地对企业进行变革管理和制度创新 ;为此 ,国企要进行全面的管理重组 ,建立起一套以人为本的科学的、严格的组织管理制度 ,重视质量、财务和成本的管理 ,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Richard Nixon's remarks upon departing the White House are revealingly banal. Confronted by what he took to he shameless leers in his moment of humiliation, he responded by portraying himself as a romantic prince who remains steadfast in the face of personal adversity. To the extent the message was met with cold scrutiny it failed to evoke an image of heroism or a mood of tragic pity. It was instead heard as a fairy tale told by an undignified sulk. The princely allusions only reminded the listener of darker monarchical impulses and confirmed the propriety of victimizing the self‐proclaimed victim with sta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