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钩,钩的大小要根据钓鱼的大小而定。坠下钩脑线长4厘米左右;坠上钩靠近坠,但不触坠,脑线长4厘米左右。这样在拉动线时,上钩靠近地面而不入泥,鱼儿易发现钩饵。  相似文献   

2.
杨传昕 《钓鱼》2009,(7):49-49
前几年冬季垂钓时,我“发明”了一种冬钓的双钩系法及调漂法:即坠下一钩拖地,脑线长4—5厘米,坠上钩紧靠坠但不触坠,其脑线长4—5厘米:漂用七星漂三粒(空钩调漂),上边的一粒平卧水面,第二粒漂入水约一厘米,第三粒漂入水里,坠处刚刚触底状态。  相似文献   

3.
孟东方 《钓鱼》2010,(18):47-47
一、钩的系法。坠下一钩,坠上两钩,七星漂四粒;三枚钩的脑线均为5厘米;坠上两钩的脑线在主线上均能上下活动、各有两粒大号太空豆,能调整两钩在主线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竿长4.5~5.4米,硬调。主线3号,较竿长35厘米,脑线细一号,长13厘米上下。钩4号,用关东、伊豆、海夕等都行,系双钩,钩距3厘米。因开放鱼塘每日都有人钓,鱼较精滑,漂宜用反应灵敏些的1号台钓高脚瘦身细长尾漂,坠卷铅皮,便于调目加减。  相似文献   

5.
王志远 《中国钓鱼》2003,(10):12-12
一、常用的钓法 1.“人找鱼”钓法。就是不打窝,没有固定的钓位,这里甩两竿,那里甩两竿,它只适宜于初开钓的鱼塘。 此钓法,坠离钩约20厘米,漂离坠约30厘米。若鱼浮头,坠要紧靠鱼钩,漂离坠20厘米左右。若遇深水鱼塘,气温低,水中有大中小三种鱼。根据水的深浅,可钓0.5~2米深,这样深度钓上来的大多是大草鱼。 2.浮草引鱼钓法。在经常有人垂钓的鱼塘垂钓,鱼被钓滑了,变  相似文献   

6.
我的拴钩法     
拴法;用20~24毫米长的软线做脑线,两头各拴一钩,然后折叠拴扣,两钩距离为:下钩把头位于上钩底部(如图),铅坠卡于上钩2~4厘米处。漂用漂。在水桶里对漂时达到上钩立下钩卧(如图),漂位于水平线下。然后提高1~2目,调整达到上钩立下钩卧的标准。垂钓时套在主线上即可。  相似文献   

7.
王久荣 《中国钓鱼》2006,(10):14-15
1.竿。5米或6米碳素硬调手竿一支。 2.线、钩、漂。4号或5号强力线为主线,备3米、4米、5米主线各2条备用;脑线用2号或3号强力线,脑线长15厘米,拴3号或4号伊势尼单钩,坠距钩5厘米,多拴几副备用,另拴高低双钩脑线2副无水草时用;浮漂用七星散漂,调成水上2目悬坠钩触底状态。  相似文献   

8.
主饵     
张炎冰 《钓鱼》2012,(9):23
如果不是有意放一口,以坠下两钩、调4钓2为特点的"台钓"也就是一钩中鱼,而且多中上钩。然而,调底钓高或调几目就钓几目的话,鱼中上钩还是中下钩就不确定了,原因是主副饵不分,状态、味型、持钩性一样。不过同是悬坠,日本和韩国就不同了。日本钓组  相似文献   

9.
冬季在网箱附近垂钓,只要钓组合理,饵料对路,钓点选好,钓绩往往很可观。一、钓具的配备及组合软竿。要钓大鲫,钓位要深,通常网箱附近深2—4米左右,选用6米以上的软调、中软调竿。细线。冬钓用线宜用1号以下的强力线,不用脑线,独线拴钩。快钩。冬季鱼儿索饵动作较小,吞钩不深,要保证上钩率,首先要做到钩小而锐利,一旦发现钩尖略钝,应立即更换。小漂轻坠。浮漂可用星漂或小立漂。星漂4粒或配4号小立漂,细保险丝绕坠。钩组组合调灵敏。将控好钩的钓线穿上4粒星漂,每粒之间的距离1.5厘米,在距鱼钩上方3厘米处绕缠上…  相似文献   

10.
淮河流域气候比较温暖,在严冬季节,水面也很少封冻,给冬钓创造了机会。冬季钓鱼应选择村庄中的沟渠池塘水面垂钓。在这些水域,鱼的食性受节气的影响相对要小。冬季还可以钓到在盛夏也很少上钩的大鲫鱼(500克以上),民间有“冬鲫夏鲤”之说。一、钓具的组合及匹配冬季钓鱼多以钓鲫鱼为主,对钓具的要求是:软竿、细线、小漂、轻坠、快钩、调灵敏。软竿:手竿要轻而软,可用6.3米长玻璃钢或碳素软调竿。细线:线径为0.12-0.14毫米强拉力线或陶瓷线,不用脑线。小漂:在自然水域施钓,宜用散漂。用鸭毛梗剪成1厘米长小段4粒。轻坠:…  相似文献   

11.
韩卫东 《中国钓鱼》2004,(11):10-10
一般采用1.5~2.1米的硬调海竿,安装叉齿型手拨绕线轮,根据钓取鱼的大小和钓场水域的面积配备直径0.25~0.4毫米,线长50~200米的强力柔性钓线。钩为高强度且钩尖锐利的12~20号大钩。坠必须为通心,且坠在钓线上滑动流畅,视抛投的远近选择20~50克。线穿过坠直接系单钩,在距钩20~30厘米处的线上用医用胶布缠绕成结,以限制坠向钩方向滑动,但不能限制坠向线上方滑动。施钓时应使用保持钓竿水平或  相似文献   

12.
韩军 《中国钓鱼》2003,(9):12-13
一、钓组 竿,8~10米硬调手竿。线,线长5-6米。因垂钓对象多为1千克以下,故线不需太粗,主线1.5号,脑线0.8号,即使遇2-3千克以上的,竿线组合长度也尽可周旋。脑线需多备几副以防挂草。钩,伊势尼7号钩或大小相当的其他型号钩,单钩。坠比静水底钓用坠略重,在流水或风浪中可使钩稳定在水下。漂,在坠上方30-60厘米段均匀穿上十几粒长度1厘米色彩鲜艳的泡沫漂,漂浮力大于坠重力,垂钓时漂半数浮于水面。  相似文献   

13.
野塘春钓鲫     
一、钓具。用手竿,长4.5米左右,硬调。野塘鱼多没尝过钓钩滋味,比较好钓,粗线无妨;加上野塘乏食,鱼较肚饥,大钩它也要塞进嘴去。不过,用适度的钩鱼好吞咽些,伊豆7号上下或6号伊势尼就行,大小鲫都可兼顾。系双钩,主线为3号,较竿长20厘米,脑线1~2号。漂也随便,如小指头大的白色泡沫或以鹅、鸭毛梗做七星漂和廉价小筒漂都行;但若多人常去钓的野塘,鱼摄食较谨慎,用细尾长台钓漂反应灵些,便于及时捕捉鱼讯。  相似文献   

14.
野塘夏钓鳗     
一、钓具。手竿较好,用长4,50米左右的竹制竿也可,但要结实有弹性。主线7号,齐竿;脑线6号,长10厘米上下。钩为7~9号长把钩或伊势尼,系双钩,上下钩距6厘米。鳗鱼吃食较快,常把钩吞入肚,取钩麻烦,只好先剪断线,故钩要多备几副。坠用10~15克的。漂用廉价小筒漂或七星漂均可,夜钓用夜光漂。海竿用1,8~2米长的,硬调。渔轮贮线70~80米,线8号,坠40~50克的,钩采用串钩,9号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15.
(一)钓具 浮钓草鱼的钓具与平时传统钓的钓具差别不大。竿用7~8米中硬调竿,钓线用0.35~0.40毫米的齐竿线或5米左右的中长线 使用长线,一方面为的是甩得远,鱼易上钩;另一方面是在较大的草鱼上钩后,遛鱼就有了回旋余地,不容易跑鱼。鱼钩(可单钩,亦可上下相距20厘米左右的双钩)要求不严,只要稍大一些就行,一般用7~8号伊势尼或同样口门的长把大白钩都可以。浮漂用筒漂、风漂都行,只要能把挂饵的鱼钩悬垂于水中就行。 (二)钓饵 浮钓草鱼的钓饵很多,但常用的不外乎嫩苇心、鲜嫩  相似文献   

16.
移动悬钩,即在传统钓法的基础上,在主线坠的上方穿两粒太空豆,然后用细于主线的单丝尼龙线,一端拴钩,另一端拴紧在主线太空豆的上方,但用力可以捋动,脑线长7~8厘米,再在主线上穿上漂座。太空豆是防止钓到较大鱼时悬钩下滑。 使用移动悬钩有以下几点好处:①一般情况下将移动悬钩移到坠上5厘米处,配合底钩钓底。②根据鱼情变化,需要钓浮时,不用更换浮漂或调整铅坠,只需将太空豆和悬钩一起向上推到适当位置即可。③由于钓浮时坠和底钩落底,可避免风吹浮漂而钩饵离窝。④在水的底层和中层或上层都有鱼时,可底浮钓兼顾。 在垂…  相似文献   

17.
一、钓组配置要合理 根据库塘水域大小选用4.5~7.2米粗健结实碳素竿,配用5号以上的强力线做主线,4号以上优质线做脑线。主线与竿等长或略短,脑线长10~14厘米,配8~10号伊势尼钩,粗条醒目的3~4号长尾大立漂和相应可加减的铅皮坠,使钓组配置灵敏,并根据季节适当调整线、钩的粗度。  相似文献   

18.
在野钓中时常见的一种竿线齐长、单钩直漂的钓法,是淡水手竿底钓(传统钓法)的一种,其基本组件一般为直径3毫米长200毫米直漂、直径0.20毫米钓线、钓鲫小钩、脑线长4厘米、铅皮卷线为坠。多数人将其钩坠漂调配为钩坠在水中的重力等于水对浮源的浮力,即钩坠未触底时漂的顶端正好与水面齐平。以粉饵作窝、面食作饵为例:垂钓时钩饵触底时漂顶微露于水平面,鱼儿吸钩抬头时浮漂上送。本人平时也较多使用这种钓法,效果尚可,在浮漂上送时起竿,中鱼率不错。然而,在长期使用中,也时有一些现象(浮漂反应)让人疑惑不解,其中之一就是有时…  相似文献   

19.
夏钓江鲩     
一、钓具准备。江河鲩鱼没有开放鱼塘的鱼那样"精滑",比较好钓,钓具要求不十分高,粗线大钩都行。手竿用4~5米的自制竹竿或碳素竿均可,中硬调。线用6~7号,脑线略细,长13厘米。钩为8~10号常用的鲤钩,系双钩。漂用筒漂或者3号细尾长漂,也可无漂钓。用10~15克通心坠。海竿用2米长的中、低档竿也行,只要不过分硬拉,曳力器松紧得当,一般不会断。线  相似文献   

20.
鱼竿应使用7米左右的中调竿;1.5号超强线(陶瓷线可选1号),长度略比竿短;钩用锋利的日产6号伊势尼钩;浮漂用立漂;铅坠用保险丝敲扁卷在线上即可。钓具在组合时,应使用坠上钩拴法,坠在线尾,在距坠20厘米处的主线上用10厘米长脑线等距拴3只钩,鱼钩间的距离以互不搭钩为宜。 钓鱼前应先找鱼路,鳊鱼喜欢按照风向和水的流向活动,选择钓位可选在水面的开阔处,凸出岸的前方,水草边以及下风处。也可多打几个窝子,以寻找它们的踪迹,以求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