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一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  相似文献   

4.
默默地注视     
郑烨 《新读写》2013,(3):28-28
作为年轻人,我也喜欢刷微博,网络的虚幻与现庆的冲突有时会让人忘记了自己该有的责任,幸好有母亲的“心灵之窗”,虽然默默地,静静地,但温暖的光芒不仅照亮了作者迷失的方向,还因此写出一篇优秀的短文,笔尖处处充满着对母亲的感恩与爱意,让人不由感慨“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5.
世上没有什么比心灵富足更重要了。有富足心灵的人,在穷途困境中,能静观时局,不急不躁,等待机会而把握机会。就像一只在空中盘旋的苍鹰,眼睛逡巡着地面,一旦机会出现,它会俯冲而下,拥有“猎物”。有富足心灵的人,在通达顺畅时,会藏锋钝锐,善待他人,并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相似文献   

6.
年轻的心灵中应渗透这样的思想:他出生于一个人类世界,这人类世界与它周围的世界是和谐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孙圣安 《小学生》2012,(9):17-17
引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位诗人,都有诗一般的情怀,诗一般的心灵,诗一般的眼光;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着美好,充满着诗的灵性;他们愿意在自己的心灵里构建一片属于自己的诗意的美好世界。但是,很多时候孩子的构建是单一的,无序的,甚至只是一闪而过的感觉。我们老师需要引导孩子体验、构建丰富精彩的诗性世界,我认为让孩子去赏析儿童诗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在聆听中欣赏儿童诗的丰富情感儿童诗节奏轻快,故事有趣,教师让  相似文献   

8.
外来务工农民工的子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去触摸他们内心的世界:用孩子的心灵去感知现实的世界,用孩子的目光去探索他们真正关心的内容,用善良的心去温暖需要我们关心的人。  相似文献   

9.
生活节奏美利坚民族是个年轻、天真、自信,富有生气的民族。像个血气方刚的青年人,美国人生性好动,不甘寂寞。像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美国人不停地干这忙那,似乎有永远也使不完的精力。由于秉性上好动不好静,美国人给人的印象是来去匆匆,忙碌不停。城市里的人似乎永远赶着去什么地方;乡村里的人总是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建构人类精神世界的事业。就个体而言,精神世界的根基是心灵文化。所谓心灵文化,指的是人以遗传的文化基因(即荣格所说的“原始意象”、弗洛伊德所说的“种族发育根源的碎片”)为基础,所接受的社会文化与人生体验的合金。心灵文化细密地布满每个人凹凹凸凸的时间和空间,是人一切言谈、举止、认知、情感、思维、做事等的底色,抹不去,褪不掉,藏不住,赶不走,吓不跑。  相似文献   

11.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息,全篇既笼罩着喜的美,又充满着悲的美。开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那修葺前的破旧老屋,很像他那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而他于残垣败堵中崛起,想通过修一室之举来整肃自己的心灵世界,鞭策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去支撑起业已中落的大  相似文献   

12.
徐亚男 《文教资料》2007,(34):91-94
何其芳的早期诗歌创作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值得后人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着重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论证,首先论证的是何其芳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的寂寞的表象;然后指出这一寂寞的表象来源于何其芳自己独特的心灵世界——未完全成熟的心灵世界;最后论证这种独特的心灵世界的表现方式:艺术形态的古典化。经过三点的分析判断总结出何其芳的早期诗歌创作特色——艺术形态古典化下的一颗赤子之心的完美展示。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门个性极强的艺术,每个人都可对音乐艺术有独特的理解。成人常习惯于从理性的角度去感受和思考音乐,冷静但缺乏灵感;而幼儿常常用心灵去领会,所以更容易与音乐沟通。如果让幼儿用特有的童心去感悟音乐,那么,音乐的世界就会在孩子们面前打开新的窗口,展示新的内容,使孩子们的心灵得到进一步升华。  相似文献   

14.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息,全篇既笼罩着喜的美,又充满着悲的美。 开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轩的狭小、破漏与昏暗,那修葺前的破旧老屋,很像他那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而他于残垣败堵中崛起,想通过修一室之举来整肃自己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5.
海山 《教书育人》2009,(5):24-24
如何培养学校管理者,如何成为一名好校长,我认为有几点是至关重要的. 为年轻人提供锻炼的机会 人的能力有大小,才干有高低,但没有人天生就是当管理者的.学校管理者的成长必定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践,就是承担压力,就是要使年轻人把压力转化成为工作的动力.近年来,山东庄中学大胆起用了一批年轻人担任学校各级管理者.为了让这批年轻管理者尽快脱颖而出,要给他们压上合适的担子.  相似文献   

16.
尚全荣 《小读者》2012,(5):20-20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容人呢?"年轻人问。"因为有的人心太小,小到只能容下自己。"大师答。"为什么有的人常常迷失于自己的心灵呢?"  相似文献   

17.
泰格特的《窗》通过一扇心灵之窗写出了人性的美丑与冷暖,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也看到了人性的卑劣,更看到了人性的冷漠。一个利他,一个利己;一个热情,一个冷漠。这之间的距离,就是一扇心灵之窗。"窗"在高尚者的心灵中幻化出了灿烂的生命之花。在他的眼里,"窗"的世界是充满着一方光明、美丽、令人向往的净土。他是用心去看世界,用感情来描述生活,所以看到  相似文献   

18.
<正>间隔年间隔年(Gap Year)是在西方国家的年轻人中备受认可的概念: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先不直接开始下一项工作,而是留出一段空白期,去进行一次长途旅行或去体验感兴趣的社会实践活动。如今,在中国的我们也越来越频繁地开始听到"间隔年"这个词语,除了学生之外,还有一些已经工作的年轻人选择脱离"朝九晚五"的生活,开始一次迟到的间隔年。踏上间隔年的旅途并不代表你要做生活的逃兵,只是放慢脚步,试着重新感悟这个世界,这让许多年轻的心灵收获颇多。  相似文献   

19.
阳君筱  李云 《广西教育》2007,(6C):25-25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有意无意间因为个人的缺陷而犯下不少过失和错误,若不及时予以修补,会成为永远的缺憾。但只要反省自己,鼓起勇气去修补,心灵就会得到解脱和升华……  相似文献   

20.
佚名  萧沁 《高中生》2012,(34):21
人生如同一场行走,这些书便是你的旅伴。Life is like a journey.These books can be taken along with you.《在路上》这个世界上有些书你知道你早晚会去读,《在路上》就属于这种。只要看两三行介绍,你就知道你终究有一天会去找它,就像和一个人对视两秒,你就知道你们是否能心灵相通一样。这是一本"年轻人的《圣经》"。On the Road There are books you kno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