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教学景物描写时,教师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了解文章表面或文字本身,而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阅读时通过作品的社会背景或作者当时的思想动向品出“景”中“情”,即领悟景物描写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能品出自己的体验。在教学景物描写时,笔者主要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去品味“景”中“情”: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最常使用“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叙事缘情”等抒情方式,将作者的感情倾向、审美意趣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出来。所有好的古诗文作品,无一例外地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意识,要把握作品中的“情”,不仅要知人论世,了解其创作背景,作者往往把自己的身世处境与个人荣辱融注于自己的作品中,常常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鉴赏古诗文,分析其情感倾向,就必须从景物人手。只有在景物所描绘的意境、意象本身蕴含的内容把握准确的基础上,才能体会出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意绪。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借景抒情,托物抒情的篇目。教师应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主观情调,捕捉其情感因素,恰当设置情景,渲染气氛,烘托环境,以调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在精心设置的情景中,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利用语言置景捕情。准确地运用汉语语音、语调,语感,能激发人的感情。因此,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准确、明白,简炼,而且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首先,教师应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讲解课文,使学生通过语言的刺激,准确掌握字词的发音,文  相似文献   

4.
船山诗论以“情与景”的结合在诗中呈现的意象形态为其立论依据;以“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叫含情”为其诗美理想;以“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而“一倍增其哀乐”为其佳效应,凡此种种,,莫不新入耳目,启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我的空中楼阁》以摇曳多姿的文笔,真挚的感情感染着读者,它象一幅淡雅的风景画,又似一首清新隽永的抒情诗。作者借对筑在山上的一间家居小屋的描写,寄托了他对独立安静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这篇散文写景抒情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把他对大自然真挚热爱之情移入对客观景物的描绘之中,使物“皆着我之色彩。”文章第一部分作者立足于小屋之外,写小屋与周围的环境。作者称小屋为自己“生活中第一件艺术品”。但作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阅读”是2008年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在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方面,将以主观题的方式进行考查。习惯于应付客观题型的广大师生.特别是不少复习备考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往往存在着惶恐心理.不知该从何处人手去提高自己阅读鉴赏方面的能力.从而适应这种“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醉翁亭记》极其生动的描绘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的政治理想和寓情山水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全将写景、叙事和抒情熔于一炉,正如前人所说“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写得情景交融,韵味隽永,含英咀华,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学科,只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只有"情感"和"智慧"相融合,才有语文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才有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一、创设情境,从感性体验入手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学科,只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只有“情感”和“智慧”相融合,才有语文教学的有效和高效,才有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随着用户阅读行为的改变,图书馆阅读空间的环境设计也要与时俱进,本文通过对图书馆室内空间环境的影响要素,绿化、色彩、光环境、材质文理质感、噪音等五个方面对人的心理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景"与"情"关系,得出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阅览空间环境设计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个很偶然的想法:如果让所有的教师都来做一道题——语文像什么?答案势必丰富多彩。如玫瑰,要有激情;如荷花,清澈明净;如柠檬,有滋有味……在当下对语文进行新的定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翻阅杂志,对它的评价讨论一浪高过一浪,但似乎仍然是浮于表层,模糊而不确定。而此刻我的答案是茉莉,品起来幽香缕缕,回味起来清香袅袅,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个好的教师应善于使师生的情  相似文献   

12.
景物描写是对自然风景、社会环境、动物、静物的描写。景物描写在不同的文体中作用不同,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更是多方面的,它可以表现人物活动的背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借景抒情、托物抒情的篇目。教师应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主观情调,捕捉其中情感因素,恰当设置情景,渲染气氛,烘托环境,以调动学  相似文献   

14.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为啥要改革?你的家庭会怎样变化?社会上的贫富差距会缩小吗——1.石博士:家长每月挣多少钱,你们了解吗?小赵同学:妈妈当公务员,月工资稳定,3300元。小钱同学:爹是农民工,挣钱靠市场,月均1100元。妈妈开电梯挣700元。  相似文献   

15.
诗词表情达意离不开景物描写.古典诗词中,通过写景来抒情是最常见的手法.由于文学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景物特征和抒情之间形成了比较稳固的关系,但同时又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情与景的结合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充分体现了自然和生活的辩证法.阅读和欣赏古诗词要从分析景物描写着手.  相似文献   

16.
写景抒情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位置,也是鉴赏的重点。熟悉常见的抒情内容和抒情方式,把握情与景的关系,是准确鉴赏诗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很庆幸自己能够亲身经历学校的“双四课”教研过程,让自己能够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磨炼中快速地成长.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四人一课”时,我们教研组三位老师同上的《泊船瓜洲》一课,让自己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8.
浅说古代诗词的情与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说明》上要求考生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从1994年至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连续五次出现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这里专门谈谈古代诗词在表达技巧方面抒情与写景的关系。清初的王夫之总结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传统时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会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斋诗话》)这种经验对于我们鉴赏古代诗词中情与景的关系时是很有启发的。从前诗人词人每逢有难言之隐,并不平白直露,总是假托自然界事物,把它隐晦曲折地说出来,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才能把握。一般说来,在…  相似文献   

19.
石翠丽 《文教资料》2012,(13):13-14
朱自清的散文以情见长,醇厚的亲情,真挚的友情,淳朴的乡情,浓郁的爱情,从笔端细细沁出,渗透在字里行间,丝丝入扣地传达给读者,他的散文堪称情感散文。他写景非但逼真,而且形神兼备,富有灵性,读者似进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那人格化的太阳,诗意盎然的秦淮水,生机勃勃的春天,令人心醉的绿,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无不令人赏心悦目,然而在那浓郁的诗情画意里,却蕴涵着作者艺术上的孤诣与苦心。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散文名家中,朱自清先生的人格,令人敬重;他独具风韵的散文也为人称道喜爱。《荷塘月色》就不愧为一篇玲珑剔透、短小精湛的名篇佳作。这一幅中国式泼墨写意的清新幽雅的月色荷塘画,倾诉了一个进步的、民主的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忧伤与烦恼,追求与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