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文坛     
正●奥尔罕·帕慕克《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出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日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小说讲述钵扎小贩麦夫鲁特的人生、冒险、幻想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通过众人视角描绘了1969至2012年间伊斯坦布尔的生活画卷。麦夫鲁特就像"漫游  相似文献   

2.
首先,让我感谢帕慕克先生和他这些作品的译者,是你们的劳动,让我有整整的10天时间.精神上像贵族一样富足而充裕。用整整的10天时间,看一个人的小说,这在我平生还是第一次。这10天时间,乃至后来的多少天里,我都沉浸在从帕慕克先生开始,到伊斯坦布尔,到他的这个文学世界.再回到帕慕克先生本人这个环形的精神轨道上,像一个闲暇无事的游者,在这个环形的轨道上,走来走去,漫步风光;站站停停,凝神注目。再或者,在这个轨道上,跟着故事的脚步,同人物一样急速地呼吸,疯狂地奔跑和不停顿地喘息。  相似文献   

3.
奥尔罕·帕慕克1952年6月7日生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作为一名土耳其小说家,他的作品以探究土耳其人的身份认同及其国家历史而著称。200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4.
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花落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囊中。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帕慕克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帕慕克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1979年他的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州长和他的儿子们》得到《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并在1982年出版,1983年再度赢得奥尔罕·凯马尔小说奖。1983年他出版了第二本小说  相似文献   

5.
好书推荐     
《同学》2007,(4)
关键词:异国美梦不要醒来《我的名字叫红》[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著帕慕克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我的名字叫红》获得了法国文学奖、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和都柏林文学奖——歇洲三大文学奖项。1590年末的伊斯坦布尔,国王苏丹秘密委托制作一本伟大的书籍,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四位当朝最优秀的国家齐聚京城,分工合作,精心绘制这本旷世之作。此时离家12年的青年终于回到他的故乡——伊斯坦布尔,迎接他归来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案……  相似文献   

6.
帕慕克一生的文学创作都与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有着紧密联系。首先,伊斯坦布尔是帕慕克的故乡,帕慕克几乎一生都生活在这里。其次,帕慕克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伊斯坦布尔为背景的,帕慕克的写作生动、详尽地再现了伊斯坦布尔的建筑、人群与忧伤文化。另外,帕慕克对伊斯坦布尔的书写也是其一生艺术创作的顶峰与精华部分——"文明冲突与交织的新象征",这是学界至今仍未解决的一个批评困惑。  相似文献   

7.
正"美景之美,在其忧伤。"很多年前,我第一次看见这句诗,心跳突然加快了一点点。已然忘却了这诗的原出处,只记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一书中有过引用。帕慕克成长的时期,适逢奥斯曼帝国寿终正寝,土耳其逐渐演变为世俗化现代国家。被遗忘的传统与现代化步伐的加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的土耳其,跻身世界十大旅游国之一,越来越多的游客或许已让你很难感受到帕慕克笔下难以捉摸的"呼愁"(土耳其语的"忧伤"),但可以选择在碧蓝的地中海或者爱琴海里遨游,在建于近两千年前的古罗马遗迹中沉思,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游船上远眺伊斯坦布尔的城市轮廓。呼愁与否,皆安好!  相似文献   

8.
2006年10月12日,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获得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称他的作品"在追求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象征。"本文作者试图通过解读《新人生》、《白色城堡》和《纯真博物馆》浅析帕慕克先生在创作中的追寻主题,分析帕慕克自身的身份对于其作为东西方文学桥梁作用的影响,并试图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东方知识分子的去从。  相似文献   

9.
5月27日,来自土耳其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在与中国读者聊天时,披露了他对中国文学的偏爱,“我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上世纪40年代,我就阅读了土耳其文有关孔子的文章。60年代,我读到了鲁迅的《呐喊》。80年代初,我去了美国,在那儿我读到了英文版的《红楼梦》。”帕慕克说,《红楼梦》非常好,当然是一部经典。此次在北京,帕慕克还亲眼看到了《红楼梦》中所描写的那些场景。帕慕克透露,他最近开始读一些孔子的著作,“另外我在20世纪60年代读过鲁迅的作品,那时,鲁迅的作品已被翻成了土耳其语,实际上我自己就有一本1968年的土耳其语版的鲁迅作品,我这次会把它带到鲁迅的故居。”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创作深受苏菲神秘主义思想影响,他以"双重真理说""人主同一""纯粹之爱"为价值准则建构笔下人物的精神生活和行为规范,塑造出了理性与宗教的结合者、遁世的"自我"沉思者及出世的"恋之奴仆"等一系列的"完人"形象。在主人公超脱俗世的修行中,帕慕克实践着作为一个苏菲修道者的"文化杂合"。  相似文献   

11.
每月资讯秀     
★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获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2006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在颁奖公告中,瑞典文学院称帕慕克“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帕慕克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代表作有《我的名字叫红》《伊斯坦布尔》等。★学术“四大天王”自从中央台的《百家讲坛》推出学术讲座后,易中天、纪连海、刘心武、王立群像明星一样被称为中国新一代的四大天王。这种现象说明青年人开始关注学术,但不应该无意识追捧,应该有更成熟的…  相似文献   

12.
作者:奥尔罕·帕慕克(土耳其) 译者:何佩桦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 这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尔罕·帕慕克的自传性作品。帕慕克说过:“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个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相似文献   

13.
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创作深受苏菲神秘主义思想影响,他以"双重真理说""人主同一""纯粹之爱"为价值准则建构笔下人物的精神生活和行为规范,塑造出了理性与宗教的结合者、遁世的"自我"沉思者及出世的"恋之奴仆"等一系列的"完人"形象.在主人公超脱俗世的修行中,帕慕克实践着作为一个苏菲修道者的"文化杂合".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土耳其作家,帕慕克生活于东、西方两种文化的交流、冲突、融合中,他关注土耳其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在民主自由问题上坚守自己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良知;在对待传统与现代的问题上,帕慕克重视传统文化,但又不拘泥于一味的泥古,而是主张在坚守土耳其文化灵魂的基础上积极向西方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正偶然,看到奥尔罕·帕慕克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父亲给他留下了一个充满文学梦想的手提箱,里面装满了他的手稿和笔记本。他父亲有一个很好的书房,总共有1500册书籍,这对一个作家来说绰绰有余。我幻想着那个书房,想到自己已在天国的父亲。父亲读书不多,但他也喜欢文字,哪怕一张脏兮兮的报纸,他信手展开也要读半天。在我童年时代,父亲从城里回来只给我买过一本书,是本故事书,大意是说一个县官判案离奇。现  相似文献   

16.
《我的名字叫红》是奥尔罕·帕慕克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在书中帕慕克运用多角度第一人称叙事、多叙事层、元小说和不可靠叙事等叙事策略把这部糅合了谋杀,爱情和文化思考的小说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去体会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我的名字叫红》也为文学界树立了卓越的叙事典范。  相似文献   

17.
在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以前,帕慕克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也许还十分陌生。其实此时的他已经是享誉国际的作家,被认为是欧洲当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从去年起,这位土耳其文坛巨擘的作品被陆续介绍到中国,并在国内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延续至今。以下是帕慕克获诺贝尔奖前的一篇采访记。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东西方文明给这位作家的人生及其作品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似文献   

18.
海外文坛     
正帕慕克推出新作《红发女人》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新作《红发女人》的英文译本日前在美国出版。《红发女人》情节大致如下:伊斯坦布尔男孩塞姆的父亲有一天突然不明不白地消失,为了养家糊口,塞姆成为一个叫马穆特的挖井人的学徒,在这个男子身上,塞姆投射了父亲的想象。在某次去一个临近小镇的途中,塞姆遇上了一个大他一轮的红发女子,他爱上了她,把自己的初夜献给了她。马穆特在井底作业时发生意外,塞姆  相似文献   

19.
舒坦 《文学教育(上)》2008,(11):157-157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5月22日在中国社科院从代表作《雪》谈起,以“我们究竟是谁?”为题作专题演讲,帕慕克敬重的中国作家莫言和帕慕克作品中国翻译沈志兴均来到现场。帕慕克主要探讨了小说的艺术力量,想像力对一个小说家和读者的至关重要性等问题。在帕慕克看来,“小说提供我们把自己的生命当成别人的生命,把其他人的生命当作自己的生命来书写的机会”,“小说的历史就是人类解放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秘书长霍雷斯·恩达尔向等候在演讲大厅的众多记者宣布: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诺贝尔文学奖第103位获奖者就此产生。美联社的一位记者说:“诺贝尔评选委员会再也挑不出比奥尔罕·帕慕克更具争议的文学获奖者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单里出现过泰戈尔、罗曼·罗兰、福克纳、罗素、海明威、索尔仁尼琴等大师级的人物,然而更多的是有争议的人,比如高行健,比如帕慕克。虽然争论一直在持续,但毫无疑问,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文学界的重要地位依然坚不可摧。这是文学的幸,或是不幸?文章千古事,得失存心知。这一问题,只能留待那些获奖者自己来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