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吴同志:你要我谈谈新闻的“新”字,什么叫新?如何求新?如何求到新?这是个很大的题目,也是个很重要的题目。新闻,首先是个时间上的概念,就是要写最近发生的事情。当记者的,没有时间观念,一篇稿子磨半年,磨出来已是“沉舟侧畔千帆过”了,哪里还有新闻价值。当然,在这方面目前尚有许多不能尽如人意处。报纸上的旧闻甚多,“三中全会以来”、“去年以来”、“今年以来”、“上半年以来”,……老面孔天天可以看到。“大锅饭养懒汉”,新闻界也不例外,无责任,无定额,无检查,无奖惩,干是五八,不干是四十,这是造成新闻不新、记者不抢的重要原因。其次,我们有的记者确实素质不高,缺乏“抢”的意识,更缺乏“抢”的本领。国外的同行,大概没有“社会主义”可“吃”,不象我们这样悠闲自在。  相似文献   

2.
《东南传播》2011,(2):3-I0001
新的一年,希望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观众群稳中扩大,收视率曲线向上,广告业主满意度提升……这些都是福建电视体育频道努力的目标,为此福建电视体育频道又站在2011年新赛季的起跑线上,全力以赴。在迈入2011年的N种方式中,福建电视体育频道通过两大动作让5大节目找到上榜的理由,担当好戏开年的冲锋角色。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经常有一些假冒记者出现。这些怀揣着伪造的某某通讯社、某某电视台、某某报社记者证或介绍信的“记者”,打着采访的幌子,向企业和单位及个人行骗,其目的是骗取金钱财物。这些假冒记者的出现,不仅给一些新闻单位的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危害了社会。 这些犯罪分子为什么要以“记者”身份来干违法的勾当呢?细细想来,恐怕也有我们新闻单位自身的问题。 近几年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沉渣泛起,也使我们新闻队伍中的个别人或多或少地染上了一些不正之风。有的记者、编辑利欲熏心,见钱眼开,往往利用自己的身份到处伸手索取钱财;有的记者在采访中不是  相似文献   

4.
应当说,这既是一个老题目,又是一个新题目。过去把记者叫“跑新闻”的,前些年新闻界还研讨过一阵“脚板底下出新闻”的问题,都涉及这个主题。为什么又说它是新题目呢?目前,有的记者认为新闻不用“跑”也能“泡”出来。到哪里“泡”呢?这样的记者不是“泡”会议,就是“泡”剪彩;不是“泡”宾馆,就是“泡”机关……如此浮在上面,有  相似文献   

5.
稍一留心,手头就剪辑了几则假记者的报道:假记者雷嗣建在郴州市落网,冒牌记者史明高在盐城市被抓获,假记者卫晓午在伊川落入法网……这些假记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被揭露前曾瞒过不少人的眼睛,都捞到过不少好处:或饱餐酒肉大宴,或获取大量财物,或骗得巨额现金,有的甚至高达几十万元。这不得不使我们深思:假记者事件为何屡屡发生?他们的骗局为何经常得逞? 现在,记者是个热门职业,虽说不上是什么“无冕之王”,但也处处受人尊敬。有的人崇拜记者并非都因为记者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能报道新人新事,  相似文献   

6.
作为新闻工作者,你有记者证吗?记者证有什么用处?有了记者证你就有采访资格了吗?记者的权益该如何保障……5月底在沈阳采访野蛮拆迁事件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对此类问题肯定是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7.
在一次青年记者座谈会上,有的同志发表这样一种看法:记者要增强宏观意识,就得到全国跑跑,多看一些地方。按地区或行业采访,受分工范围所限,不利于树立宏观意识。这种看法对不对呢?我觉得,有是处,也有偏颇。先要弄清楚什么叫宏观意识?宏观者,全局之谓也。宏观意识,即全局观念。记者的宏观意识,就是记者把握大局的能力,洞察事物的能力,科学预见的能力,体现在采访写作上,就是: 其一,能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判断哪些应  相似文献   

8.
据报载:有一段时间,某市的一家大医院将有名气的医生都集中在住院部或调到科室搞研究,而处在第一线的门诊部,骨干力量却相当薄弱。这样一来,门诊上对许多疑难症处理不当,时有误诊错诊的现象发生,群众意见很大,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好在他们后来做了纠正。笔者由此想到了报社的工作。有的报社的做法就和这家医院很相似。他们把很强的“笔杆子”不是放在记者站,而是放在编辑部。有的记者很能出东西,干了几年,就觉得“功德圆满”,应该“照顾”进编辑部了。有的记者写了几篇象样的东西,获了奖,于是就在职务上表示一下,很快也进了编辑大楼。如此重编轻采,自然就形成了一种时尚,一般记者便把下站作为踏进编辑部的阶梯,下去干上两三年就考虑回社问题。记者队伍老是这样轮换变动,在下面跑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初入新闻图的年轻人。磨练几年,到刚能拿出些东西的时候,又该轮换回社了。如此不良循环,势必影响报  相似文献   

9.
新闻工作的一个基本工作方法是点面结合的方法。而点和面的关系,往往体现在记者和编辑的关系上。记者站在点上,编辑站在面上不能说记者的工作只是研究点上的问题,也不能说编辑的工作只是研究面上的问题。但是相对而言,记者主要是站在点上,而编辑主要是站在面上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你看,记者报道的新闻事实,往往只发生在一个具体的单位,这是点的问题。虽然他也要研究面  相似文献   

10.
握别“九五”,我们已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抚今追昔,我们沈阳兰台人分享着果硕田丰的喜悦,展望未来,我们也倍感任重道远的挑战。在新的世纪,我们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五个坚持”,不断开创……  相似文献   

11.
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许多新闻媒体的记者共同参加某一个会议或某一个大型活动,所报道出来的新闻往往千差万别。有的记者写出的新闻新鲜、生动、有深度,有的写的新闻则十分肤浅,还有的记者干脆没有写出新闻来……其实,其中并非没有新闻,关键在新闻敏感上的差异。什么是新闻敏感?我认为,是指记者  相似文献   

12.
牢牢把握时代的主题中国记者1997年第10期本期专题新华社副总编辑何平世纪之交,中华民族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使我们站在了奔向新世纪的起跑线上。方向已经指明,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主副颠倒     
记者是干什么的?这本是一个尽人皆知、用不着回答的问题,然而现在却值得琢磨琢磨,甚至于研究研究。之所以会产生这个问题,显然是许多记者干了许多影响记者本职工作的事。这里,仅举三例: 记者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得在报社及自己的报纸上露面,其响当当的大名却不时在文学刊物、  相似文献   

14.
1987年12月3日,四川内江县政府会议室——“县太爷的衙门”,被一群青年农民“占领”了。这是县领导利用“农民记者沙龙”活动日召开的对话会。一个壮实的青年汉子开了头炮,他说:“我叫郭联元,是田家镇农民,中共党员。请问县委刘正喜副书记,全县人民关心的县党代会为什么一拖再拖,至今不开?……”紧接着,凤鸣乡女青年高淑辉提问:“县里某些领导和县经委分款一案,下面群众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改革中的问题,有的说是贪污、以权谋私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对话中,高  相似文献   

15.
党报如何把握大局?这是一个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地方党报事业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老话题便有了新内涵,有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记者:当前新闻报道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引起的纠纷增多,有的还引起了法庭诉讼,从来被称作是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新闻机构也出现在法庭的被告席上。有的记者说现在要花八分精力去打官司,为此而感到苦恼。请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尚鷟:这个问题,从法的角度来看,是涉及  相似文献   

17.
刊中刊     
《视听界》1993,(2)
乡镇站宣传的好坏,关键在乡镇站宣传人员。那么目前乡镇站宣传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如何呢?围绕这一主题,我们访问了13个区、市、县的30多个乡镇站的宣传人员。访问对象中,有刚跨进广播“门”的姑娘小伙,也有干了几十年的“老广播”;有的处在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平坝乡镇,也有的身在偏僻落后的边远山区。说起  相似文献   

18.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是当好记者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老传统。这个传统在新的时期还要不要坚持?在有的人头脑中,现在好像又成了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那天到食堂吃饭,碰到几个新分来的大学生,聊起采访写作,一位小伙子说,詹总,您写了那么多稿子,有些我们上学时就读过。写新闻到底有没有诀窍?如果有的话,您可不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毫不保留?我说,毫不保留嘛,当然没有问题。可惜写新闻没有诀窍。如果硬要说有,而且用一句话概括的话——我想了想,道:这句话就叫做:带着问题写新闻。此话怎讲,且容在下慢慢道来。先弄清楚两个概念。其一,记者到底是干什么的?提到记者,说法多矣,什么“无冕之王”啦,“社会的守望者”啦,“历史的记录人”啦等等。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但要我说,记者记者,…  相似文献   

20.
记者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其构造大抵相同,有眼球、眼睑、睫毛、眼外肌等。要说不同的话,也就是有的人眼睛大些,有的人眼睛小些,有的人需要戴眼镜,有的人视力好不需要戴眼镜…… 既如此,记者的眼睛叉有什么特殊之处,值得笔者为此唠叨一阵子呢? 我说非也。虽然都是记者,但记者与记者的眼睛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