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在学习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时,发现这篇纳金缀玉撼天摇地的千古绝唱,竟也掩抑着作者的失意不平之气。那么,才华横溢的王勃何以怀才不遇呢?  相似文献   

2.
王定保 《华章》2011,(10):25-25
【选文】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3.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屹,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亿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役矣。及以纸笔巡让臆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逸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先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选自《唐摭言》注释屹不之信:即“不信之”,不信任他。亿意属:心里打算。役宿构:早有准备。臆巡让:逐一邀请。逸伺:守候、观察、窥探。南昌…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初唐四杰的代表王勃短暂而坎坷的生命历程、才华横溢的诗文创作及其代表作《滕王阁序》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进行了简明而精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王勃,初唐著名诗人,在初唐文坛上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了王勃的《滕王阁序》创作的过程,特点及对骈文的发展,最后论述了《滕王阁序》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6.
南昌是前朝的豫章郡,洪州有当代的都督府。天星分野,上应翼宿轸宿;地势形胜,接连衡山庐山。襟带三江五湖,控制荆楚瓯越。物有精华,天生珍宝,龙泉剑的光芒直射牛斗二星之所;人有俊杰,地出灵秀.徐孺子的高名能下陈蕃待客之榻。雄伟的州城,广袤像大雾弥漫;英俊的人才,纷飞如流星闪耀。城池台阁,正靠荆楚扬州交接之处;嘉宾贤主,都是东南地区俊美之人。享有高雅声望的阎都督,带着棨戟仪仗自远莅临;具备美好风范的字文刺史,乘着帷幔车驾暂作停留。恰逢旬日休  相似文献   

7.
8.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四单元选用了王勃的《滕王阁序》,又在卷首画页中刊载了文征明《书王勃咏滕王阁诗》,一序一诗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9岁即能指出颜师古注《汉书》之瑕疵,不到20岁便已应举及第。但他才高命蹇,数次遭难被贬。唐上元元年欲去交趾探望父亲,从山西家乡出发,入赣江至南昌,泊舟于滕王阁前,于是便有了一序一诗之事。  相似文献   

9.
《滕王阁序》以其辞采华美、诗情画意、生动感人而传诵千古。我们读此文往往会因太注意辞藻,而忽略作者的情感。在文章第4自然段中作者写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兴尽悲来”便是全文情感的主脉。纵观全文,作者先“兴”后“悲”,脉络清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播史上,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堪称成功传播的典范。首先,序文文本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以及烘托出的强烈现场感,征服了第一传播场的受众;其次,作家在使用语言符号向受众提供语义信息的同时,还成功地将由物体语言符号提供的图像信息,纳入了信息源之中,构成了传播中的双重信息源,不仅有助于人文景观的形成和保护,而且提供了一个固定的传播场;再次,由文本和景观提供的双重信息源,给予接受者充分想象的空间和自由阐释的权力,《滕王阁序》接受史因此呈现出多元化解码的现象,不断出现的意义增长点,使文本与景观获得了永恒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勃的《滕王阁序》是骈文发展史上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其语言优美,句式多变,善于用典。其典故来源广,用法灵活多变,用典贴切。通过赏析《滕王阁序》用典艺术,理解文章的主旨,提高文本鉴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句诗是我在小时候常听父亲呤咏的诗作之一 ,虽然当初并不明白其意 ,但由于耳熟能详 ,在心里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今天再来欣赏王勃的《滕王阁序》对它又有了许多新的见解。“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才华早露 ,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 ,一生虽然短暂 ,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他的诗今存八十多首 ,最为著名的“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意境开阔 ,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王勃的赋、序、表、碑文 ,今存九十多篇 ,其中《滕王阁序》被认为“当垂不朽”的“天才”之作。《旧唐书·文苑传》引崔融…  相似文献   

13.
王勃《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为千古传诵之美文佳作。然对王勃作此文时的年龄,历来颇多争议。  相似文献   

14.
笔下无典,其文必浅,言之无文,传之不远。《滕王阁序》生动感人,千古传诵,这与文章成功地使用大量典故不无关系。使用典故,也即用典,是“用较少的词语拈举特指的古事或古语以表达较多的含意。”(张中行《文言津逮》)使用典故,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之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可以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滕王阁序》用了大量的典故来叙事抒情,既有历史故事,也有前人文句。运用的手法既有明用,也有暗用;既有正用,也有反用。大量典故的成功运用,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具体说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援用明典,…  相似文献   

15.
王勃是初唐文坛上颇为活跃并颇具影响的文学家,在其短短的人生历程中留下了多篇脍炙人口的华章。传诵千古的《滕王阁序》既体现了其超凡的才华,也让我们从中体味到在“入世”与“出世”两难痛苦之中徘徊的诗人,虽历经坎坷,感慨命途,但仍顽强进取的复杂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但凡接触《滕王阁序》,我们都要先被告知《唐摭言》中的一个故事:王勃不顾推让的基本礼仪,抓过纸笔来写这个宴饮序。主人阎公气得拂袖而去,让一个仆人向他汇报写作进程,想看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伙子如何大出洋相。当仆人汇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公蘧然而起日:“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  相似文献   

17.
王勃的《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为千古传诵之美文佳作。然王勃作此文时年龄多大,历来争议颇多。  相似文献   

18.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第二段紧扣题目中的"秋日"和"登滕王阁"。其一写路趋明楼赏沿途之景:色彩浓淡相映,视角上下仰俯,视野远近结合;其二写临阁登楼赏山下之景:自然与人文呼应,雨晴变幻展示,画面虚实叠加……全段动静声色全方位展示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  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教学重点】  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预习,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文化知识。  2.教学可分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学生,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  相似文献   

20.
[原诗]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赏析] 作者家住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却长期客居巴蜀,强烈的故园情结酿成了这篇精炼的思乡曲。开篇以移情之法将“我”之情愫注射给江水,于是长江也因滞留而悲伤——渴望回归万里之外的故园。所谓“水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