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是中国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在清朝建立及其前期建设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的形成及其演变,包含着皇权与贵族权利的分配及冲突。  相似文献   

2.
阐述清代甘肃地区驿站的设置、分部及管理,指出甘肃地区的驿传制度在清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完善,同时得出甘肃地区的驿传是整个清朝驿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清朝边疆的巩固、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供济东三省经费所需,清朝中央岁拨"东三省官兵俸饷",由盛京户部赴京师领解以备支用,由是形成系统的"赴京领饷"制度。清前期该制度运转有序且日臻完善,有效改善了东北地方入不抵出的财政困局。清中后期以来,因中央财力匮竭,制度渐趋废弛,东三省俸饷筹措日艰。"赴京领饷"制度的兴衰隆替与清朝财政盈缩有着密切的因应关系,其制度变迁更对清代东北地方财政运作、中央与东北地方财政关系演变,以及清朝东北边疆经略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简论清代前期的外商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清代前期的对外贸易政策一直被称为是闭关政策, 而外商政策作为对外贸易政策的一部分却体现了清朝对外商的友好与开放。从清代管理外商的机构、优待政策、具体管理等方面看, 说明清代已形成自己系统的外商管理政策。这种政策与一口通商形成互补, 有力地推动了清代前期对外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清代前期是清朝的盛世,出现了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汉初“文景之治”和唐初“贞观之治”齐名的“康乾盛世”.然而,不尽人意的是在西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人才辈出之时,清代统治者仍不顾时势,安于现状,采取了一些极其反动而又落后的政策,使中国自十七世纪开始落后于西欧各国的科技在此时几乎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大大地从世界先进行列中落伍了,形成了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悲剧时代.本文就清代前期的统治政策对科技发展造成的恶劣影响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6.
清代前期(此处特指1840年之前的清朝),统治者为了整顿吏治、巩固皇权,制定并推行了严密而庞杂的回避制度。其中,清官员任职的地方回避制度就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历史局限,对它的历史考证、理论概括和价值评价,将对前人的某些错误记录作出纠正,对今人的某些诠释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7.
清代社会保障政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清代在灾荒救济、养老抚幼、救助鳏寡孤独等社会弱者诸多方面都颁布了制度法令,同时,其社会保障事业也得到了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在国家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清代的社会保障措施较为系统全面,收到了一定实际效果,可以说,清代的社会保障政策已经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而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和西潮的冲击,清代的社会保障政策也开始出现某些近代转型的迹象。  相似文献   

8.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经历了268年的盛衰变化,在此期间,典章制度也不断变更。行政处分制度作为管理官员的典章制度之一,占有一席之地,有其存在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对有关清代行政处分制度研究的情况进行考察、总结和概述,可为清代行政处分制度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清代生息银两制度在起源上与清(后金)--朝官方贸易有关.清政府以生息银两制度为其羁縻周边民族国家的外交政策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同包括朝鲜在内的周边民族国家政治关系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朝鲜政府也仿行生息银两制度.不论在康乾盛世,还是鸦片战争后的衰弱时期,清朝的货币金融和市场商贸体系都与朝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朝几次大的通货膨胀与金融动荡也程度不同地波及朝鲜半岛.这一点也反映在朝鲜的生息银两制度运行当中.  相似文献   

10.
在清代的统治经验中,制度建设不无重要:如摊丁入亩制度、钦差大臣制度、秘密建储制度等等。奏折制度创立于康熙时期,发展于雍正时期,成型于乾隆时期,是清朝特有的一种文书制度。它的产生适应了清初政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长期的演变中形成了某些固定的流程和制度化的规则,对清代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鸦片战争时期的清代吏治和军制的腐败入手,揭示二者的腐败是鸦片战争中清朝失败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而指出落后的封建官僚政治制度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落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协饷制度是清代军饷供应的中心环节之一,对于保障军需供应,维护清朝统治作用綦重。清前期,四川属于受协省份,由户部指拨邻近省份协济军饷。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作为国家财薮的东南各省先后遭受兵燹,财政供支捉襟见肘。为了应对时局,清廷将四川视为财政搜罗的重点所在,令其协济他省军需。四川由受协省份变成承协省份,以咸同年间为关键。本文意在探讨清代四川财政地位转换的内外因素、过程及其影响,借以管窥近代协饷制度运作模式的变动与清政府统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就清代前期统治西、北地区的政策和措施,做初步探讨。 一 在我国西、北地区,居住着藏、维吾尔、蒙古等少数民族。清代前期,清王朝为加强对这些民族的统治,在中央政府中特设了理藩院机构。 理藩院,初名“蒙古衙门”,一六三八年(崇德三年)更名理藩院。最初只管理内蒙古诸部事务,一六四四年(顺治元年)清朝入关后,随着清王朝在全国统治地位的稳定,其  相似文献   

14.
试论清代前期凤阳关的管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代关税档案,对清代前期的凤阳关的管理体制、税收的征收和报告制度以及官员的管理等诸方面进行分析,以考察清代前期凤阳关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清朝统一台湾后,海禁废驰,允许海峡两岸进行经贸往来,先后在福建开辟了3个对台贸易的口岸是其中之一,在清代前期闽台贸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就蚶江口岸的设置过程及其作用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总督制是清代地方行政的重要制度之一。传统研究对于总督制度的讨论视角往往局限于乾隆朝以来所确定的“八大总督”的格局,以此为基础进行宏观、线性的梳理,未能将讨论代入到制度的关系与过程之中,因而忽略了这一制度形成过程中的有机与动态。本文所讨论的川陕总督,在清朝初期发挥着巨大功用,几乎贯穿了清前期总督定位调整变动的全部历程。在乾隆朝定格总督部署格局之后,川陕总督这一职务遭到拆分,因而通常被既往的总督研究所忽略,将其简化为四川总督和陕甘总督形成过程中的临时形态,从而忽略这一职务在清前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职务的设置、调整、变动进行还原梳理,以期深化学界对总督制度的形成过程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对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巩固与发展尤为注重,本文通过对清前期北疆蒙古、西北新疆、东北、川藏及东南沿海治边内容的梳理,简单分析清代治边方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清代湖南的常平仓不仅有着它的地方特色,也折射出清代仓储的影子。突出体现在: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高储额,备兵米,协济全国,一定程度地发挥了备荒救灾,稳定社会的作用。它的兴衰与功用与清朝的兴衰相连。  相似文献   

19.
以康熙朝为代表的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是研究清代宗藩体制变革的重要对象,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特点在于:它在继承中国封建王朝传统宗藩体制的基础上对内藩政策实行着“中国化”的变革,实行着封建王朝“天下观”下的“中国意识”的萌芽与发展。清代中前期通过强化清中央政权对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而非“一统”,加强了蒙古各部同清中央政权统治下各民族的融合。清代中前期蒙古政策的历史贡献在于:它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基本上完成了对内藩的“统一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将清朝“天下观”下的内藩、属国作了很好的“内、外”之厘定,为实行“中国”由传统儒家意识下的“天下”向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之转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且完成了对蒙古等边陲区域的统一工作。  相似文献   

20.
清代开封八旗驻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封为南北交通的孔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清朝统治者在此设立八旗满洲驻防,以监视和震慑地方.它的设立对强化清代对这一地区的控制,维护清朝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