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濮人曾经是古哀牢王国的主体民族之一,在云南境内有广泛的分布,但由于政治和战争的原因,以及汉民族的迁入,哀牢濮人经历了漫长的迁徙,分化为多个少数民族。但哀牢濮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朴素的生态适应性并没有因民族衍变而消失,而是超越环境的变迁顽强地传承下来,成为我们今天调适人与自然环境,处理人地关系的很好借鉴。  相似文献   

2.
根据《华阳国志》、《汉书》等诸多史籍记载,永昌(今保山)的哀牢山的九隆神话传说,反应哀牢山是哀牢国的肇迹之地,后来到了唐南诏国时期为了纪念“南诏本哀牢后裔”在此建庙,形成了以赶庙会为主体的哀牢犁耙会,至今依然兴盛。  相似文献   

3.
考证了古哀牢国、永昌郡、永昌府所辖疆域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对《哀牢文化论》中关于哀牢附汉过程的相关观点提出置疑。认为扈栗是哀牢国的最高统治者,并非仅为哀牢王之下的一个部落首领;扈栗辖境为哀牢国全境,绝非仅“沦怒两江间”之地;汉王朝并未以扈栗之地与益州西部6县置为“益州西部属国”,益州西部都尉之地也并未包括扈栗之地。并对哀牢国两次求内属之时的人口数量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提出了较为中肯的解释和假设。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哀牢文化"的研究十分关注。关于"哀牢"的界定,名称来源、地域范围、生产力情况、族属问题、民族关系、九隆神话以及与南诏文化的关系等已有相当份量的著作问世,但从女性视角研究哀牢文化几乎是空白。切入性别视角,把女人纳入哀牢文化的研究,还历史以原貌,以弥补传统历史学由于对女性的遗忘而造成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因哀牢内属而设的哀牢县址,近现代史家说法纷纭。通过两汉背景、民族关系、地理关系等的分析探索,认为其县址应在今隆阳区古城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现、古籍资料的梳理和地方文化研究人员的努力,已初步构建了“哀牢文化”这一古代区域文化的研究框架,但对这一文化时期的教育却缺乏相应研究。拟从哀牢夷区史前文化、哀牢夷区青铜文化和秦汉时期三个阶段,对哀牢文化时期的教育进行一些积极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若从西部大开发对外宣传保山或开发旅游文化的角度考虑 ,似乎在初级阶段“哀牢文化”更具特色和吸引力。“哀牢文化”对外宣传成定势后 ,再逐渐推出“永昌文化”。但不能停止对“永昌文化”的研究(因为永昌文化的研究内涵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枢纽,哀牢区域具有很明显的开放性,哀牢各民族在传承本地文化的同时又吸收中原文化、南亚文化、西亚文化,于是哀牢文化形成了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九隆传说蕴涵了哀牢氏族特定历史时期较为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沙壹"尝捕鱼水中"体现出了哀牢氏族的物质生产(渔业)民俗;沙壹"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产子男十人……名子曰九隆"、"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则是哀牢氏族成员关于诞生、命名及婚姻的人生礼仪民俗;"诸兄以九隆能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为王"、"分置小王,往往邑聚,散在溪谷"反映了哀牢氏族血缘型、军政性和地缘型的社会组织民俗;"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是哀牢氏族的民间信仰民俗的依据;"衣皆着尾"则是对哀牢氏族物质生活民俗中的服饰民俗的生动刻画。九隆传说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既是哀牢氏族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又是其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相似文献   

11.
哀牢夷是哀牢国的主体民族,为今德昂族、布朗族、佤族的先民。从哀牢夷动物图腾崇拜、植物图腾崇拜、祖先图腾崇拜三个方面展现其多元图腾崇拜,进而从地理和政治复杂性两方面分析产生多元图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哀牢文化是形成和发展于中印两大世界古代文明邻连区的哀牢国--永昌郡地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它孕育于原始社会晚末期,兴盛于战国至西汉,汉晋而后与汉文化逐步交汇融合.它是生衍于横断山垂直环境的立体文化,是以农业为主兼事畜牧渔猎和多种手工业的复合型文化,是以濮、越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共同体.对哀牢文化的5大遗产需要深入研究,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3.
先秦至汉晋时代“哀牢夷”的族属问题,明清时代的一些史家学者、命官使臣相继进行过调查探讨,二十世纪省内外学术界多次展开热烈争论和深入研讨,所提出的族属之说多达一二十种,大都把哀牢人视为单一民族,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一二十年发现和整理的历史学、考古学、民族民俗学资料综合验证,哀牢夷应是以濮、越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体,包括了世居在滇西及其西南境外的至少八、九个当代民族的先民。  相似文献   

14.
古哀牢国的主体民族在汉文献中被称为哀牢夷。哀牢夷的族属研究从明代开始就引起足够重视。在数百年的探讨、争论过程中,原来众说纷纭的族属之说渐渐有所汇总,趋向于五种基本观点,即濮人说、越僚说、掸泰说、氐羌说、濮与昆明融合体说。在这样的族群说依据下,联系历代汉民族政权的史料及相关少数民族史料、民族传说等,通过对哀牢夷族源的考辨及历史源流的梳理,不仅使我们对云南特别是滇西民族史及民族文化有更多了解,同时也对滇西少数民族现状、跨境民族关系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作家生平经济状况的考辨可以更加贴近作家,更加隐微地了解作家情感情绪变化的蛛丝马迹,从而增加对作品把握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蒲松龄一生主要以坐馆教书为生,曾短暂地南游作幕,中年、老年分别补廪和援例出贡,还在教书之余代人写些应酬文字,因而其生平经济状况可从束脩、润笔、幕金、廩金、贡金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6.
尊龙崇龙是我国汉族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特有文化现象,九隆神话是我国西南哀牢地区广为流传的关于氏族起源的感龙神话,在汉族地区也广泛流传着各种感龙神话。本文就二者的异同及其内在的流源关系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7.
九隆神话是叙述哀牢民族由来的传说故事,相对于理性的思维来说,其所讲显得荒诞陆离,让人"迷思"。但从历史研究来看,九隆神话产生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基础,它不仅反映了哀牢夷初期的精神活动和思维特征,更传达了哀牢夷远古的历史文化演变信息,如氏族制度、经济生产方式、婚姻制度、社会风俗的发展变化,为我们了解哀牢文化的进程及其规律提供了一个最方便的透视角度。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郭璞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来郭璞研究主要是对其著作的辑录和对其诗的评价.20世纪80年代以来,郭璞研究领域逐步拓展到对其所有创作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审视,研究方法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主要体现在郭璞辞赋研究、易学研究、<尔雅>注研究、<游仙诗>写作年代研究、性质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整体情况来看,基本上是以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地区汉族接受、同化周边及外来的少数民族为主要形式进行的,这种民族融合形式直接推动了我国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繁荣共生的族群构成格局和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分布格局的形成。但是,我们同样应当对那些在不同背景下、发生在不同地区的、非主流形式的民族融合方式予以关注。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试图证明在西南边陲普洱市景东县衍化出的一种与传统民族融合形式迥异而又相反相成的新的民族融合类型,即汉族彝化。并围绕导致"汉族彝化"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根源、客观原因等作分析论证,提出了自我看法。  相似文献   

20.
人口迁移是环境、文化、经济、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人类行为。[1] 人口迁移产生了政治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2 ] 在这些效应中包含人口素质的变化 ,即本文提出的“人口素质效应”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 ,分析西部大开发所带来的人口迁移及其素质效应的必然性 ,总结了人口素质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 ,提出应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人口素质效应 ,以便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